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105]

  • 太虚大师: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佛[104]

  • 时间看人品,小事见人心![121]

  • 福报从哪里来?高僧们这样回答[119]

  • 人生如水,修行为境![123]

  • 深种善根,用心经营[144]

  • 从虚云老和尚的“持戒”日常,[106]

  • 阿罗汉内心的境界[12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道安(4)[179]

  • 找寻年轻人“挤爆”寺院的答案[154]

  • “生性凉薄”的人,请深交一辈[137]

  • 中国人8大忌讳:​大喜易[118]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4大德专辑 >> [专题]a4大德专辑 >> 正文


    梦参老和尚:这个“舍”真的很不容易
     
    [ 作者: 梦参老和尚   来自:网络   已阅:1761   时间:2022-4-8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4月8日  佛学研究网

        我们经常说“慈、悲、喜、舍”,“慈”就是想办法让别人快乐,想办法让别人离苦,想办法让别人欢喜。

        你对别人慈悲,照样是对自己慈悲。首先,你不烦恼。我们大家知道,你经常笑脸迎人,对谁都不烦恼,谁惹你了你也不烦恼,总是欢喜心,如果你看到一位向你瞪眼睛的人,你的心情如何呢?你看到人家恭恭敬敬地、欢欢喜喜地对你,你的心情又如何呢?

        “喜”就是欢喜,就是你对人内心永远保持欢喜。这就很难了。任何的忧愁事,任何的烦恼事,你知道这都是假的、是现象,会损害你的慈悲心、损害你的智慧心。这就要观照了。当你观照的时候,自己就能看得破,看一切事物是无常的,能够忍受,不去争,不去计较,能看破这个就不容易了。

        看破了、明白了,还得放下,不要去执著,这样才能生起欢喜心。如果你看破了、放下了,你才能舍。佛教我们的方法——“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你要尽量地发挥这个心,受用会是无穷无尽的。

        我们一听到“舍”字,大家可能说给别人几个钱,舍一点衣物。这是最基本的舍。我说的“舍”并不是这个,而是舍去你的知见。当你看问题的时候,不要以为自己说的都是对的,听听别人的声音,这也叫“舍”。

        舍掉自己财物的时候,你得量力而为——有些人舍完了,就生烦恼了,这就是自不量力。不要过分了,因为你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甚至于舍身,舍自己的家庭,舍自己的眷属,就更不容易了。

        就拿我们出家人来说,哪位师父未出家之前不是男众女众?单是这第一步的“舍”,就很不容易了。大家想想看,“舍”容不容易?当你落发的时候,最初落发的那一念,就很不容易了,但是这个“舍”就够了。

        我们和尚跟在家人差不多,烦恼照样在、照样增,照样贪名、贪利,这个“舍”没有全舍,只是换个环境,换个跑道,不在原来的跑道上跑。虽然是走上方便道,还是走得不够好。如果真能舍掉一切,不贪着,是很不容易的。大家可以试着做,特别是跟人家争执的时候,能够放弃己见不生气,是很难的。

        跟人家发脾气,你不要看成是小事。在我们学佛的人来讲,“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一百万个障门都开了,因为这一念瞋恨心,一发脾气,丢身家性命的多得很。你要舍呀!

        为什么把“慈、悲、喜、舍”的“舍”字放到最后呢?就是因为“舍”不容易,特别是舍我们的身体、舍自己的看法,我们的主观意见通常是很深的,以为自己都是对的。

        我说这话是不是说看到别人不对也不争?不是这个意思。你得看因缘,你得有方便善巧、方便智慧,帮助人得适当帮助,让别人能接受。不适当的帮助,更增加他的烦恼,还不如不帮。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7种比喻,道尽人生[277]

  • 百岁高僧讲修行心得,颠覆90%的修行人![363]

  • 许多事情,看似容易,做起来却很难[284]

  • 后半生最舒服的生活模式,看懂了就顺了![378]

  • 慈悲的力量[339]

  • 一切修行,归根结底都是“修心”[491]

  • 南怀瑾:说到底还是女性最伟大![531]

  • 慈悲心重的人,才有福报和福相[651]

  • 南怀瑾:佛菩萨才是多情人[641]

  • 蒋勋:舍得,舍不得[545]

  • 爱别人之前,请先学会爱自己[603]

  • 你的慈悲善良,蕴藏着你的大福报![628]

  • “观世音”以耳根圆通著称,为什么不叫“听世音”?[956]

  • 佛说:这五种人是“非人”必须远离……[811]

  • 善待自己,从不生气开始[775]

  • 没有智慧的“慈悲”只是善良的傻瓜[748]

  • 人贵三得:忍得,容得,舍得[678]

  • 用慈悲和利他,成就一份正业[768]

  • 醒醒吧!没有智慧的“慈悲”只是善良的傻瓜[1308]

  • 文殊菩萨的考验[118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