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26]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124]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156]

  • 十问时间[137]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137]

  • 世界上最便宜的长寿药,就一个[149]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175]

  • 佛教与外道的区别[108]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64]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55]

  • 胡适和他的禅宗史研究[148]

  • 30秒灭抑郁——用《心经》解读[177]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4大德专辑 >> [专题]a4大德专辑 >> 正文


    弘一大师:“四大皆空”不是啥都没有 而是样样都有
     
    [ 作者: 弘一大师   来自:网络   已阅:1681   时间:2022-4-6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4月6日  佛学研究网

        佛门的道理很深,有的人不明白深义,只懂得表面文章,随便听了几个名词,就这么讲、那么说,结果不合佛教本来的意思。

        最普遍的如“人生是苦”“出世间”“一切皆空”等名词,这些当然是佛说的,而且是佛教重要的理论,但一般人很少能正确了解它。

        文/弘一大师

        人生是苦

        尊者指示我们,这个人生是苦的。不明白其中真义的人就生起错误的观念,觉得我们这个人生毫无意思,因而引起消极悲观,对于人生应该怎样努力向上就缺乏力量,这是一种被误解得最普遍的,社会一般每拿这消极悲观的名词来批评佛教,而信仰佛教的也每陷于消极悲观的错误,其实“人生是苦”这句话绝不是那样的意思。

        凡是一种境界,我们接触的时候,生起一种不合自己意趣的感受,引起苦痛忧虑,如以这个意思来说苦,说人都是苦的,是不够的,为什么呢?因为人生也有很多快乐事情,听到不悦耳的声音固然讨厌,可是听了美妙的音调不就是欢喜吗!身体有病,家境困苦,亲人别离,当然是痛苦;然而身体健康,经济富裕,合家团圆,不是很快乐吗!无论什么事,苦乐都是相对的,假如遇到不如意的事就说人生是苦,岂非偏见了?

        那么,佛说人生是苦,这苦是什么意义呢?经上说:“无常故苦。”一切都无常,都会变化,佛就以无常变化的意思说人生都是苦的。譬如身体健康并不永久,会慢慢衰老病死;有钱的也不能永远保有,有时候也会变穷;权位势力也不会持久,最后还是会失掉。

        以变化无常的情形看来,虽有喜乐,但不永久,没有彻底,当变化时,苦痛就来了。所以佛说人生是苦,苦是有缺陷、不永久、没有彻底的意思。

        学佛的人如不了解真义,以为人生既不圆满彻底,就引起消极悲观的态度,这是不对的。真正懂得佛教的,看法就完全不同,要知道佛说人生是苦这句话,是要我们知道现在这人生是不彻底、不永久的,知道以后可以造就一个永久圆满的人生。等于病人必须先知道有病,才肯请医生诊治,病才会除去,身体就恢复健康一样。

        为什么人生不彻底不永久而有苦痛呢?一定有苦痛的原因存在,知道了苦的原因,就会尽力把苦因消除,然后才可得到彻底圆满的安乐。所以佛不单单说人生是苦,还说苦有苦因,把苦因除了就可得到究竟安乐。学佛的应照佛所指示的方法去修学,把这不彻底不圆满的人生改变过来,成为一个究竟圆满的人生。这个境界,佛法叫做常乐我净。

        常是永久,乐是安乐,我是自由自在,净是纯洁清净。四个字合起来,就是永久的安乐、永久的自由、永久的纯洁。佛教最大的目标,不单说破人生是苦,而是主要的在于将这苦的人生改变过来,造成为永久安乐自由自在纯洁清净的人生。指示我们苦的原因在那里,怎样向这目标努力去修持。常乐我净的境地,即是绝对的最有希望的理想境界,是我们人人都可达到的,这样怎能说佛教是消极悲观呢?

        虽然,学佛的不一定能够人人都得到这顶点的境界,但知道了这个道理真是好处无边。如一般人在困苦的时候,还知努力为善,等到富有起来,一切都忘记,只顾自己享福,糊糊涂涂走向错路。学佛的不只在困苦时知道努力向上,就是享乐时也随时留心,因为快乐不是永久可靠,不好好向善努力很快会堕落失败。人生是苦,可以警觉我们不至于专门研究享受而走向错误的路,这也是佛说人生是苦的一项重要意义。

        出世

        佛说有世间出世间,可是很多人误会了,以为世间就是我们住的那个世界,出世间就是到另外什么地方去,这是错了。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就是出了家也在这个世界。得道的阿罗汉、菩萨、佛都是出世间的圣人,但都是在这个世界救度我们,可见出世间的意思,并不是跑到另外一个地方去。

        那么,佛教所说的世间与出世间是什么意思呢?依中国向来所说,“世”有时间性的意思,如三十年为一世,西洋也有这个意思,叫一百年为一世纪。所以世的意思就是有时间性的,从过去到现在,现在到未来,在这一时间之内的叫“世间”。佛教也如此,可变化的叫世,在时间之中,从过去到现在,现在到未来,有到没有,好到坏,都是一直变化,变化中的一切都叫世间;还有,世是蒙蔽的意思,一般人不明过去、现在、未来,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要怎样做人,死了要到哪里去,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宇宙的本性,糊糊涂涂在这三世中,这就叫做“世间”。

        怎样才叫出世呢?出是超过或胜过的意思,能修行佛法,有智慧,通达宇宙人生的真理,心里清净,没有烦恼,体验永恒真理,就叫“出世”。佛菩萨都是在这个世界,但他们都是以无比智慧通达真理、心里清净,不像普通人一样。所以出世间这个名辞,是要我们修学的进一步能做到人上之人,从凡夫做到圣人,并不是叫我们跑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不了解出世的意义的人,误会佛教是逃避现实,因而引起不正当的批评。

        四大皆空

        佛说四大皆空,有些人误会了,以为这样也空、那样也空,什么都空,什么都没有,横竖是没有,无意义,这才坏事干、好事也不做,糊糊涂涂地看破一点,生活下去就好了。其实佛教之中空的意义是有着最高的哲理,诸佛菩萨就是悟到空的真理者。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反而是样样都有,世界是世界,人生是人生,苦是苦,乐是乐,一切都是现成的,佛教之中明显的说到有邪有正、有善有恶,要弃邪归正、离恶向善,修行成佛。

        如果说什么都没有,那我们何必要学佛呢?既然善恶、凡夫圣人样样都有,佛为什么说一切皆空?空是什么意义呢?因缘和合而成,没有实在的不变体,叫空。邪正善恶人生,这一切都不是一成不变实在的东西,皆是依因缘的关系才有,因为是从因缘而产生,所以依因缘的转化而转化,没有实体,所以叫空。

        举一个事实来说吧,譬如一个人对着一面镜子,就会有一个影子在镜里,怎会有那个影子呢?有镜,有人,还要借太阳或灯光,才能看出影子,缺少一样便不成,所以影子是种种条件产生的,这不是一件实在的物体。虽然不是实体,但所看到的影子是清清楚楚并非没有。一切皆空,就是依这个因缘所生的意义而说,所以佛说一切皆空。

        学佛的要从离恶行善、转迷启悟的学程中去证得空性,即空即有,二谛圆融:一般人以为佛教说空,等于什么都没有,是消极是悲观,这都是由于不了解佛教所引起的误会,非彻底纠正过来不可。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一切修行,归根结底都是“修心”[504]

  • 喜欢自己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光明![411]

  • 你的情绪,就是你的能量![569]

  • 熟悉又陌生的“禅”:禅之四义、生活中的禅[407]

  • 慈悲心重的人,才有福报和福相[688]

  • 寂静法师谈七大天律,一切都在天道中[709]

  • 佛教里的“空”是啥也不干吗?隆相法师:该干嘛干嘛去[590]

  • 一行禅师:佛陀开悟那一天发生了什么?[816]

  • 每个人自带能量:让自己拥有强大能量场的五大秘密[1084]

  • 因为一句“一切皆空”就认为佛教是消极的?弘一法师:切莫误解佛教![1155]

  • 停止评判,是让能量自然提升的绝佳方式[778]

  • 如何改变自个的气运和磁场![790]

  • 东西太多的空间,会消耗人的能量![780]

  • 世上所有的福气,都是你积累的人品和善良[788]

  • 科学家研究:付出与回报之间有深度的能量转换[810]

  • 假期和家人一起追剧,16部补充心灵能量的高分电影,一次看过瘾[1365]

  • 起心动念,力透宇宙!愿力才是我们生命的原动力[921]

  • 现代人的症结:燃烧得太快,每天都在漏失能量(精气神)[848]

  • 凡是你所抗拒的,都暗藏“礼物”[905]

  • 我心即宇宙:万物由心生,万法由心造[109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