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认知不足,智慧不够,生活就难[114]

  • 生命中没有巧合!你经历了什么[106]

  • 抱怨,会错过你的善法因缘[111]

  • 六祖惠能与曹溪禅[115]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②[141]

  • 礼佛的这几个方式,你选择哪一[113]

  • 人生需要五面镜子![162]

  • 当你有这几种征兆的时候,说明[152]

  • 成年人的放下:一半是理解,一[164]

  • 欲为苍鹰,勿与鸟鸣[171]

  • 做人的最高境界:“四不尽”[160]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196]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三观不合,永远不会是一路人!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423   时间:2022-4-4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4月4日  佛学研究网

        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

        1 三观不合,不相为友

        《易经》:「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人能成为朋友,靠的是相同的志趣,也就是看待事物的立场与观点接近。

        真正的朋友应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乃至理想追求,或者说,朋友应该是同道。

        相反的情况,古人称之为「道不同,不相为谋」,用现在的话来说,叫做「三观不合,不相为友」,三观就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三观」不合的人是不太可能做朋友的,勉强不来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三观,才是人和人之间最大的障碍!

        三观不合的人,所说的话难有交集,更谈不上碰出火花,寒暄片刻尚可,相处时间稍长,便如鸡同鸭讲,彼此都觉得索然无味,甚至有可能互相伤害。

        有一则寓言说,青蛙和老鼠成了好友,想时时刻刻都在一起。于是,它们把脚绑在了一起。

        刚开始,它们在地面上行走正常,还能吃到谷子。

        当它们来到池塘边时,青蛙一下就跳进了水里,把老鼠也拖下了水。

        青蛙在水里玩得高兴,而可怜的老鼠不会游泳,淹死了。

        最后,老鼠的尸体浮上水面,它的脚仍然和青蛙绑在一起。

        一只老鹰发现了老鼠,便冲向水面,抓起老鼠,而青蛙也跟着被提出水面,成了老鹰的美食。

        三观不同的人密切来往,就像寓言中的青蛙和老鼠,只会给双方带来伤害。

        摸不透的心就算了,不必费力去揣摩;看不清的人就远躲,不必劳神去猜测,人生短暂,精力有限,我们应该将所有倾注于所爱的人、相处愉快的人,对于那些志不同道不合的朋友,我们大可以选择悄悄离开,毕竟,谁的生活里也不会缺了一个人就不行。

        所谓打交道,交在其次,重要的是有相同的道,也就是「三观」要合。

        2 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并不容易,观念差异大的人则更难。

        贪婪的人怎么也无法理解有些人视钱财如浮云,势利的人怎么也不会相信有些人对待别人可以做到一视同仁。

        人都容易以自己内心所想的为标准,以此来分析和判断他人。

        如果有人的言行跟自己内心的标准不一致,则认为他人是装腔作势,虚伪透顶,这实在是自以为是!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是看你不顺眼的,没关系,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相安无事便好,朋友,没有必要强求,意气相投就真心相处,看不惯的就拂袖而去,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若他们走进不了你内心,就只会把你的生活搅扰得一地鸡毛。

        生活无需过多陪衬,三观不和的朋友多了,越热闹反而越让人感到冷清。

        3 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人是群居动物,怎么可能离开群居而独自生存?这是圈子存在的必要性。

        对我们平常百姓来说,处世方式相近,三观较为一致的,自然就在同一个圈子,相互帮助,同进同退。

        如果我们一路同行,那便风雨同舟;如果我们只是彼此的过客,那便淡淡一笑,无需多言,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断则伤;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

        朋友不在多,而在是否能同道,是否能知心,同道则能共行,知心则能互信。

        当然,志同道合指的并不是完全一样,而是求同存异,互相包容。

        人生就像一列行驶的列车,中途陆陆续续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

        你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人只是擦肩而过,有人会短暂停留,也有人陪你一直到终点。

        当有人要下车的时候,你可以目送他的背影逐渐消失,但是不必追。

        因为,分别,不会让你们渐行渐远;而三观,才是你们之间最遥远的距离。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短短五句话,把人生说透了![85]

  • 欲为苍鹰,勿与鸟鸣[171]

  • 人生要自在,四在四不在![180]

  • 人生所有的遇见,都是遇见你自己[355]

  • 认知不同,不必争辩,三观不合,不必同行[455]

  • 2023年,一定要和靠谱的人在一起![421]

  • 朋友是“无用”的,有用的是圈子[482]

  • 很多朋友都是从此绝交的,故事很短,却说穿了人性![641]

  • 性价比最高的活法,是守好这“三个圈”[664]

  • 生命的最高境界,那么,境界究竟为何物?[723]

  • 最怕你不甘平庸,又不愿行动[682]

  • 你的情绪,暴露了你的三观[977]

  • 人生有三错,一步踏错,一生错![861]

  • 人生五大幸事,得一足矣[795]

  • 真正的幸福:身上没病,心里没事![927]

  • 什么是朋友?[1091]

  • 遇大事要静,遇难事要变,遇烂事要离,遇顺事要敛[1447]

  • 如何把“空假中”三观运用于日常生活中[1601]

  • 不是一路人,何必同路去?[1570]

  • 三观不合,到底是哪三观?[1519]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