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中秋,致我最牵挂的人[101]

  • 让你快速获得宇宙能量的修行秘[114]

  • 中国最狠的33个潜规则,醍醐灌[107]

  • 邂逅秋,邂逅美好[101]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慧亮[116]

  • 南北朝唱导与佛教的中国化[123]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22]

  •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154]

  • 学会沉默,懂得取舍![157]

  • 最高级的养生:童心,蚁食,龟[123]

  • 七个方法,让自己安静专注[165]

  • “四书五经”开篇第一句,句句[142]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4大德专辑 >> [专题]a4大德专辑 >> 正文


    圣严法师:有聚有散才能成长
     
    [ 作者: 圣严法师   来自:网络   已阅:1849   时间:2022-3-30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3月30日  佛学研究网

        有聚有散才能成长

        俗话说:“天若有情天亦老”,可见爱情、友情、亲情虽然能带给我们很多的温暖,却也充满痛苦的催折,尤其是生离死别时,更是让人痛苦。因此有人以为,只要将情感斩断,就再也不会痛苦了!然而如同佛所说,众生都是“有情”,就是因为众生有爱的缘故。

        众生最爱的是自己的生命,其次则是和自己生命相关的人、事、物。亲情由第一代传到第二代,象征了生命的延续。爱情也是一样,因为有了男女的结合,才有后代的出现,因此这个结合也和自己生命的延续有关。至于友情,虽然和生命的延续并没有那么直接的关系,但是人活在世界上,一定需要养分,除了饮食的养分之外,还必须从精神上获得滋养,而友情就是最好的精神滋养,所以友情和生命还是有关系的。

        既然情爱和生命息息相关,无论是否定它,或者是硬生生地把它切断,都不合乎世间的法则,也不合乎人情的道理。从佛法的立场来看,无论是亲情、爱情或友情,都是因缘所生,有因有缘才使得大家生活、聚集在一起,也才能够彼此互相合作。但是我们要明白,因缘聚散是天经地义的,就如我们常常听人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或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可见生、死、聚、散都是正常的事。

        既然聚散是必然的事实,那就没有什么好痛苦的了。佛法常常教人要用平常心来看待所有一切发生的事,这样在相聚时,就不会太过兴奋,而分离时,也不会那么忧苦。而且,人生在世,就是要有聚有散才能成长、有生有灭才能进步,如果没有生灭变幻,我们就会老是停留在同一个现象之中,不但觉得很无聊,也不能够成长。例如,今天和这两个人在一起,明天又和另外两个人在一起,这样就能把原本的人际网络扩大了,人际网络一旦扩大,生命的层面就会扩大,而层次也将提高。

        所以,聚散的过程其实是让我们成长的一种力量,因为层次和层面的提高、扩大,使我们的生命过程更充实、更饱满,也更加多彩多姿,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吗?

        更何况,离别既然也在生灭变异之中,所以它也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一时的分离并不表示永远都不能再见面了。而且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可以随时随地透过网路联络,即使相隔遥远,也能立刻与对方面对面谈话。而人是高等动物,本来就着重精神的交流,就算身体没有在一起,仍然可以随时随地互通有无、互通讯息,离别也就不再显得那么痛苦了。

        其实,离别之所以让人感到痛苦,问题的关键仍在于大家难免都希望自己喜欢、执着的,能永远留在自己身旁,这才是使情爱变得痛苦的真正原因。所以,只要转变自己的心境和看法,以平常心来看待离别,并且掌握聚散离合所带来的成长契机,就不会再为离别而担心苦恼了。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佛学基础:有情之身心[179]

  • 爱不足则多情,精不足则多食,识不足则多虑![447]

  • 从容的人生 在于平衡快与慢[459]

  • 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一个人强大的开始[458]

  • 卸下你的累[541]

  • 修行16字精髓,道破天机![720]

  • 人越来越沉默,原因不是心寒,不是无奈,而是……[750]

  • 当你有这几种征兆的时候,说明你开始快速成长![1049]

  • 8个心灵成长与自我疗愈法则:我们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成为真正的自己[821]

  • 每一个你讨厌的人,都是你不愿看到的自己[726]

  • 众生为镜,助我照见生命的无限可能[959]

  • 被疫情颠覆的认知,现在知道还不晚[1077]

  • 公案:我不会佛法[1089]

  • 随缘不随便,智者不攀缘![911]

  • 接纳自己,生命成长的12步骤[939]

  • 这就是爱的利息[975]

  • 一个人成长的捷径,是提升内在心智[1047]

  • 8个心灵成长法则:活出自己的天赋使命,这些你需要做到[1103]

  • “机锋”、“有情”这些俗语在佛教中是啥意思?带您一次厘清![1336]

  • 修行九重境界,看看修到哪[174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