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10]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26]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38]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51]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43]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165]

  • 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闻法,答案[147]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94]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211]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217]

  • 十问时间[191]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213]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三寸,三尺,三丈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882   时间:2022-3-27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3月27日  佛学研究网

        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菜根谭》有言:“人品做到极处,只是恰好。”

        做人,要掌握一个度,那就是“恰到好处”的分寸:说话留三寸,遇事让三尺,待人远三丈。

        01 说话留三寸

        《增广贤文》有言:“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说话要讲究分寸,通达世故的人,逢人只说三寸话:一寸在人,二寸在时,三寸在地。

        一寸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人若不对,话不该说;二寸是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时机不对,话不能说;三寸是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场合不对,话不当说。

        曾国藩年轻时口无遮拦,得罪过很多人。

        参加寿宴时,对好友郑小珊夸夸其谈,气得对方拂袖而去。

        曾国藩事后自省,给自己定下“戒多言”的规矩。

        他还通过写日记,记录自己言谈话语方面的过失。

        该说的话,三思而后说;不该说的话,闭口不谈。

        正如《菜根谭》里讲:“口乃心之门,守口不密,泄尽真机。”

        嘴巴好比是内心的大门,如果不能守口如瓶,必然会泄露心中的秘密。

        话说得太满,就无法保证每一句话都说得滴水不漏。

        逢人话三分,交浅勿言深,给自己留点余地。

        02 遇事让三尺

        《菜根源》有言:“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

        当你做事一帆风顺时,让三分好处给别人,是为后世子孙积德。

        清朝首辅张英,收到桐城老家来信。

        信上说,家中拟扩建院宅。

        只为多占三尺地皮,跟邻居起了争执。

        张英看完家书,回诗一首: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见诗,主动将院墙让出三尺;邻家见状,也依样让出三尺。

        两家宅邸之间,让出了六尺宽的一条小巷。

        这条“六尺巷”至今仍是桐城一景,被世人传为佳话美谈。

        遇事让三尺,是一种心胸、一种风度。

        下棋时让两子,是高手之举;打球时让一分,是大将风范。

        走路让同伴先行,吃饭让客人上坐,乘车也给老人小孩儿让个座。

        生活中的许多矛盾、纷争,只因没能掌握让的艺术。

        让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修养。

        03 待人远三丈

        《围炉夜话》有言:“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人与人走得太近,是一场灾难。

        最舒服的关系,是保持一种“边界感”,让距离产生美。

        亲人之间,保持一碗汤的距离。

        不因为太烫而伤了自己,也不因为太冷而寒了人心。

        朋友之间,保持一杯水的距离。

        君子之交淡如水,看似平淡无味,却能解渴润喉。

        守好自己的分寸,不相干的事儿不要管,掺和太多,反而帮倒忙。

        事情成了,没人记得你的功劳;事情砸了,你却成为第一个被指责的对象。

        别把想法强加于别人,别窥探别人的隐私,别打扰别人的生活。

        常听人说,这世上只有两种事:关你屁事!关我屁事?

        话说多了,没人爱听。事管多了,招惹麻烦。

        知边界,懂分寸,让自己高兴,让别人舒服。

        这样与人相处,才能长长久久。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260]

  • “生性凉薄”的人,请深交一辈子[244]

  • 高情商的人,都有这7种说话习惯[296]

  • 让一个人死心,这3句话就够了![341]

  • 后半生最舒服的生活模式,看懂了就顺了![434]

  • 弱者互杠,强者互让[319]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479]

  • 有一种人:待人友善,却总是独来独往![479]

  • ​说话的最高境界[548]

  • 5个因果等式,道出人生的真谛[1342]

  • 这样说话既有涵养,又让人舒服![644]

  • 无论和谁相处,记住这12条忠告[652]

  • 好的关系里,都有一个会说话的人[629]

  • 和这三种人深交:养生、养心、养身[819]

  • 这四个字背后蕴含的智慧,足以让人避祸趋福[812]

  • 人与人最舒服的关系:适当服软、合理装傻、永远清醒[759]

  • 把话说好了,人生就顺了[1015]

  • 三七定律,原来是最舒服的关系[870]

  • 既然豆腐心,何必刀子嘴![769]

  • 人人生而不同,不要试图去改变别人[93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