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上、止、正,老祖宗三种大智慧[102]

  • 管理健康最好的方式:放下破事[113]

  • 中国十二时辰,诠释了我们的一[123]

  • 渡人是一种格局,渡己是一种智[182]

  • 学会给自己“刹车”[132]

  • 8个心灵成长与自我疗愈法则:我[104]

  • 接纳,是生命最好的温柔[147]

  • 禅宗的起源及其在印度的流传[143]

  • 作为一个修行人,你是否做对了[126]

  • 白话《梁高僧传》丨昙无谶②[110]

  • 去靠近滋养你的人[158]

  • 人性的错误,就是赢了利益,输[146]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C3菩萨信仰 >> [专题]c3菩萨信仰 >> 正文


    从释迦牟尼看“佛”字的内涵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694   时间:2022-3-13   录入:wangwencui


    2022年3月13日    佛学研究网

        现代不少人一听到“佛”这个字,或者一听到某人是信佛的,就马上与“迷信”二字联系在一起,认为“佛”是虚幻的,不过是人们想像的产物。其实,是因为这些人不了解“佛”的真意。

        还是先讲一个故事。二千多年前的古印度,迦毗罗卫国降生了一个叫悉达多的王子。据经典记载,当他降生的时候,宇宙为光辉所笼罩,盲人因为渴想看到他未来的光荣而恢复了视觉,聋哑者在狂喜中谈论着将来的事,驼子的背直了,跛子健步如飞,囚犯获得了自由,地狱的火焰熄灭了,连野兽也噤若寒蝉,不敢作恶;因为全世界沐浴在一种和平的气氛里。只有魔王波旬,不曾鼓舞欢庆。

        但是成人后的王子却深感人生之苦痛与无常,遂出家修行,并证悟了其所在层次的佛法。悉达多开悟后,为令众生解脱苦难,遂广传佛法,世人尊其为“Buddha(佛陀)”,并称其为“释迦牟尼”,“释迦”是族姓,意为能仁,“牟尼”是印度古代对于圣者通用的尊称,意为寂默。

        释迦牟尼晚年时,其佛法震撼了整个印度,连帝王们也要向其躬身稽首。许多人跑去问他:“您究竟是谁啊?”“您是神吗?”

        “不是”,释迦牟尼回答道。

        “一个天使?”“不是。”

        “一位圣人?”“不是。”

        “那么您是什么呢?”
     
        “我是觉者。”释迦牟尼如此答道。

        为什么释迦牟尼要这样说呢?梵语中,Buddha是由字根budh和ta构成的,dh遇到t后变成了ddh。字根budh有“醒”和“知”的意思,Buddha的意思就是“已经觉悟了的人”,“犹如觉醒的人”。

        佛教传入中国时,对于Buddha有不同的翻译,如“佛陀”、“浮屠”、“浮陀”,中国人传来传去,就省略了“陀”字,称为“佛”了。因此,“佛”的真意就是觉者,通过修炼觉悟了的人。这又怎么能说是迷信呢?

        释迦牟尼传法时,也曾有弟子问他“何为佛”,释迦牟尼的回答是:“佛见过去世,如是见未来,亦见现在世,一切行起灭。明智所了知,所应修已修,应断悉已断,是故名为佛。”

        印度早期佛经中的“佛”,主要指释迦牟尼。后来,随着佛教的传播,“佛”一词广泛用来尊称所有修行圆满的觉者。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禅的本质与内涵[841]

  • 观音心咒的内涵及殊胜功德[2638]

  • “心”的佛教之最终成熟--从释迦牟尼到马祖道[1752]

  • 禅宗的内涵及其实践[3000]

  • 佛字的内涵,你懂得吗?[1797]

  • 佛法是师道,释迦牟尼佛的教育方法是怎样的?[1893]

  • 汉传佛教“祖庭”的渊源、内涵及文化意义[2298]

  • 佛教到底是什么?是哲学?是科学?是迷信?还是……[3941]

  • 教师节:以佛为师,致敬我们伟大的三界导师释迦牟尼佛[3668]

  • 什么是佛?信佛,究竟信什么?[2847]

  • 讲经并非让人“高不可攀” !看那些高僧大德如何另类弘法[3497]

  • 释迦牟尼佛传:迦毗罗卫城的悲运[3600]

  • 人人都知道《心经》,但你真的读懂了么?[3177]

  • 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老师:释迦牟尼佛![2774]

  • 构建健康宗教关系的内涵与路径[2134]

  • 赵朴初“人间佛教”思想的内涵与意义[3878]

  • 因果的内涵[3935]

  • “慈风普扇”的文化内涵 [传喜法师][3743]

  • 藏族人名的佛教文化内涵[3188]

  • 禅究竟是什么[348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