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上、止、正,老祖宗三种大智慧[103]

  • 管理健康最好的方式:放下破事[113]

  • 中国十二时辰,诠释了我们的一[124]

  • 渡人是一种格局,渡己是一种智[182]

  • 学会给自己“刹车”[132]

  • 8个心灵成长与自我疗愈法则:我[104]

  • 接纳,是生命最好的温柔[148]

  • 禅宗的起源及其在印度的流传[145]

  • 作为一个修行人,你是否做对了[126]

  • 白话《梁高僧传》丨昙无谶②[110]

  • 去靠近滋养你的人[159]

  • 人性的错误,就是赢了利益,输[146]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万魔不退菩提心
     
    [ 作者: 宣化上人   来自:网络   已阅:1388   时间:2021-11-25   录入:wangwencui


    2021年11月25日  佛学研究网

        "要学好,冤孽找;要成佛,先受魔。"若不想学好,则冤孽不会来找;愈想学好,冤孽愈来找,欲把债务算清。因为从无量劫以来,生生世世所造的善恶业夹杂不清,因此一旦想要修道,所有的债主都来讨债。好像你本来是个普通人,借了很多钱,没有还清楚。在你未发财前,这些债主知道你没钱,所以不会来找。但当你一发财了,这些债主便登门来讨债。为什么?因为你有钱了。若不向你要,就没有其他的时间要回。所以在修道中遇到逆境,应该更向前勇猛精进,而不退失菩提心。所有的债主来讨时,还他们。就是将自己所得的功德,回向给冤亲债主们,令他们得到功德,而离苦得乐,了生脱死。我们不能扛债不还。

        无量劫来,由各种不同的因缘,生生世世不知做错了多少事。就是今生仔细想想,我们杀了多少生?做了多少不公平的事?对于其他众生来说,你或许没有杀大的生命(如狮象马羊牛鸡犬等),但可能杀小的生命(如青蛙、蚊虫、蚂蚁、苍蝇等),也可能你心里有杀念存在。好像在小时候,因为无知,杀了很多小动物、小昆虫,这是无知罪。一旦你将众生的生命夺取伤害了,若你想修道,它们都会来讨债,这种债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无以数计,生生世世日积月累,这种债说也说不完。所以我们不能不讲公道,说我修行了,而不认所有的冤业债。你如果有这种思想,则永远不会成道,因为你心里不公平。心里若公平就要认帐,还债就没事了。故说:"要学好,冤孽找。"你好像一个暴发户,故所有穷朋友都登门来找了,都想得些利益。

        "要成佛,先受魔。"佛是魔帮助成道的,若没有魔就没有佛。魔是来考验你,令你更进一步。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也是来看看你的火候够否?若够,则千魔不改,万魔不退,不退失菩提心。愈在难处愈精进,一切横逆交加皆处之泰然。不觉不公平,不怨天,不尤人,能逆来顺受,修忍辱波罗蜜,要有这种功夫。所有魔障来了,不与魔起对敌,自己吃一点苦不要紧,自己发愿度魔,使其皈依三宝,发菩提心。对谁都不生怨仇心,如此可化干戈为玉帛,化仇恨为祥和。应在反面寻找好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不要为自己作辩护律师,无论什么事:"真认自己错,莫论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体名大悲。"同体亦包括魔,魔也是自性的一部分。若自性有魔,就会引进外边的魔。若自性无魔,外魔就不会进来。什么是自性魔?就是贪嗔痴。"若无猫食碗,则不招苍蝇。"魔因觉得你有点油水,他可以浑水摸鱼得些好处,故来捣乱你,显他的魔通。所以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老老实实。言必忠信,行必笃敬,不打妄语。如果怕认自己错,尽是覆讳过失,此非修道的行为。必须要开诚布公,很坦白慷慨的做事,本照义理道德良心去行事。若与道德良心有不合之处,则绝不去做。

        凡是修道人必须具足真正智慧。真正智慧,就是不会自赞毁他,说:"你看我,我最第一、最清高,而他们却都那么贱。"凡是自赞的人,已经是没有前途的。虽然活著,但其实是已死了,因为他违背良心道德,看不起他人,只知有自己,这是诸佛菩萨所最不欢喜的人。若想得诸佛菩萨的欢喜与保护,则要言行一致,"言顾行,行顾言",互相不矛盾。不要常夸自己如何好,但一做事就坏了。修道人不要有自私心、自利心,要利益他人,不要尽损人利己,或看不起他人,每个人都应回光返照,照照过去的事、现在的事,再照将来。能念兹在兹,时刻不忘良心道德,时间一久,善根自然会增长,菩提心将发大,而且会行菩萨道,利益众生,这是有连带的关系。

        人不要怕魔,而退失菩提心,魔障是考验。好像学生刚开始读书,觉得课程很难,可是时间久,读得入门了,就又不觉得困难。从开始读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皆有这种情形发生。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在修行时,不要尽想出风头。出家后,还求名求利,是最要不得的事。我们出家之后,一定要认真脚踏实地修行,栽培修植福慧。修福就要利益人,修慧就要多研究经典。常做利益人的事,就会生出福德。有人问要如何利益人?是否要用钱去做功德?不需要,只要你心里没有杀心、盗心、邪淫心、打妄语心、不饮酒了,这都是培福的地方。所谓:"慈悲口,方便舌,有钱无钱都做德。"你在口头上不骂人,不说粗言暴语伤害他人,这也都是功德。我们处处要惜福,处处不舍福,处处修福修慧。修福慧非一朝一夕所成,而是时时刻刻、朝朝夕夕、年年月月,都要继续做下去。不能"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你若是这样子,永远不会有进步。所以我们要认定宗旨,勇猛精进,不要向后退,这是每个修道人应该具有的条件。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观众生苦 发菩提心[593]

  • 嘿,可以把你的微笑布施给我吗?[764]

  • 用念佛来耕耘菩提心[723]

  • 学佛与做人 真正学佛是要学习佛菩萨的行为[1330]

  • 我们想解脱、成佛,必须要过三个关![1664]

  • 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1565]

  • 认识什么是魔力,看文殊菩萨如何降伏魔王波旬[3472]

  • 为众生发菩提心,修成的是“自己佛”[2362]

  • 母亲节特辑‖修菩提心,从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开始[1932]

  • 如何才能不忘失菩提心、大悲心?[2124]

  • 修来的是福,贪来的是祸,一定要切记![1985]

  • 一位新时代年轻僧人的学术思考:为什么要进行“心的管理”?[1880]

  • 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2303]

  • 发菩提心义诀[2021]

  • 达真堪布:菩提心的分类[2543]

  • 四种恶法能够令菩萨忘失菩提心[2535]

  • 遇到逆境就退失菩提心该怎么办 ![2060]

  • 十信十住十行,华严无量,如何回向?[2052]

  • 佛法就是解决“心”的问题![3261]

  • 用这八种方法,激发、巩固自己的菩提心![200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