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值得去坚持的能力[107]

  • 余生最好的活法:苦而不言,喜[156]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101]

  • 布施不是花钱买功,而是舍弃贪[104]

  • 生活是一部难念的经,不懂它的[179]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道亮[141]

  • 老实“吃茶去”[100]

  • 中国禅学思想史|印度禅及其初传[121]

  • 活明白了,就不会惯着任何人[172]

  • 忏悔,是修行人人生必要的修行[122]

  • 佛学基础:有情之身心[115]

  • 你今生的22个灵魂课题[191]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用好这四招,把困难转为成长的契机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2142   时间:2021-10-8   录入:chengshangyun

     

    2021年10月8日  佛学研究网

        No.1 直面困难

        当困难来了,不必慌张或恐惧,负面情绪无法解决问题,只会让人乱了阵脚。首先,要有承担的勇气。在承担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累积智慧经验和福德因缘。如果困难来了,一味地推脱责任,那就无法成事。相反,如果勇于承担,这不仅可以增加自己面对困难的力量,也可以给周围人增添信心。

        其次,要有忍耐的功夫。忍耐是力量。正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无论遇到多大的难关,需记得有为法都是因缘生灭,一切总会随着时间过去。

        第三,要有不挫的毅力。面对困难,千万不要灰心丧志。逃避不是解脱,而是一事无成。在正确的路上坚持下去,度过重重难关,最终就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

        No.2 反思己过

        在处理完一件件难事后,不妨静下心来观察困难的来由。佛教讲因果,世间不论什么事情,都有其缘由。不顺的原因有许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尤其是一些不良习惯,往往因此误事而不自知。比如,家庭关系不好,可能是因为恶口的坏习惯;说话不被人信任,可能是因为妄语的坏习惯;不被周围人尊重,可能是因为傲慢的坏习惯……

        当困难临头时,有些人只知道畏惧、抱怨,却不知应该在因地下功夫。智者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谨慎,培植好因缘,破除坏习惯。广做十善业,忏悔十恶业,如此便可以给自己制造顺利的条件。

        No.3 避免懊恼

        反思可以帮助我们改过,但请避免陷入懊恼。“哎,我当时为什么不这么做……”这样的想法不能改变过去,只能徒增烦恼。

        如何避免懊恼?我们应该在因上努力,而不是在果上执着。比如,说出口的话,泼出去的水。因此,我们在说话时应当谨慎。如果不改变说话不过脑的习惯,那就会反复陷入在懊悔中。

        改过不是指改变过去,而是展望未来,决心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嗯,我以后应该这样做。”改正陋习,未来就可以避免相似的困难。

        No.4 广结善缘

        遇到困难除了靠自己解决,求助于他人有时是更有效的方式。有人在困顿时,有许多朋友义无反顾地帮忙;而有人在困难时,看着满屏的通讯录,却不知道要打给谁。这需要靠平时善缘的积累。

        广结善缘其实并不难。在身、口、意三方面下手,可以先从生活小事做起。比如,看到需要帮助的人时,不吝惜自己的财物,不图回报地慷慨解囊;看到失意的人时,少说一句嘲笑,多说一句安慰;平时应当多观察自己的念头,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快乐上,以利他为乐。

        在广结善缘的同时,请避免执着于马上获得回报。如果带着功利心做善事,很多事就会变了味。更重要的是,种善因得善果,做好事不怕没善报,但是具体时间长短难以预料。为他人解决一点困难,对他人说一句好话,这就是种下了善因,待因缘成熟,在你遇到困难时,自然会有人愿意出手相助。

        人生在世,不免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遇到困难后,不必慌张或恐惧,直面困难,反思己过;避免懊恼,广结善缘。摈除负面情绪,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各类挑战,即使身在困厄,也可学文殊菩萨发善愿:若在厄难,当愿众生;随意自在,所行无碍。如果可以这样发愿,即是和法界众生结下善缘。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爱不足则多情,精不足则多食,识不足则多虑![425]

  • 从容的人生 在于平衡快与慢[430]

  • 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一个人强大的开始[438]

  • 卸下你的累[519]

  • 修行16字精髓,道破天机![691]

  • 人越来越沉默,原因不是心寒,不是无奈,而是……[727]

  • 当你有这几种征兆的时候,说明你开始快速成长![1027]

  • 8个心灵成长与自我疗愈法则:我们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成为真正的自己[786]

  • 每一个你讨厌的人,都是你不愿看到的自己[705]

  • 众生为镜,助我照见生命的无限可能[940]

  • 被疫情颠覆的认知,现在知道还不晚[1056]

  • 谁都有雨天没伞的时候[723]

  • 随缘不随便,智者不攀缘![893]

  • 接纳自己,生命成长的12步骤[917]

  • 这就是爱的利息[960]

  • 一个人成长的捷径,是提升内在心智[1035]

  • 善缘与恶缘[1002]

  •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这样去发心[943]

  • 8个心灵成长法则:活出自己的天赋使命,这些你需要做到[1082]

  • 修行九重境界,看看修到哪[171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