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芒种:心是一亩田,苦乐自己种[144]

  • 疗愈自己的6种方式,迷茫时看一[106]

  •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142]

  • 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134]

  • 这是禅师,为你洒下的一片月光[107]

  • 清茶饮语[120]

  • 《心经》与宋代文人创作[121]

  • 琴与禅的“无言”之美[128]

  • 对松悟禅[142]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59]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70]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76]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2著作学者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何为“自心净土”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3617   时间:2021-10-1   录入:chengshangyun

     

    2021年10月1日  佛学研究网

        自 心 净 土

        所谓自心净土:即是说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不论凡圣,本具佛性,也就从来未曾离开过佛国净土。昨天谈到深心,众生的心既与佛心相同,众生所处世界便与佛国无异。不过众生的心尚有烦恼覆障,无法见到清净不动的本心,也就无法体会到生活于佛国的净土。若能穿透烦恼尘网,往心的深处看去,就会发现佛心即是自心,此界即同佛国。因为心若清净,所见世界就是净土;心若不清净,生活的环境就是无边的苦海。

        《华严经》的“华藏世界”;《梵网经》的“菩萨心地法门”;《法华经》的“灵山净土”;《维摩经》的“真心”、“深心”是“菩萨净土”,又说“随其心净则国土净”等,都是指的自心净土。

        到了中国宋代的天台家大学者知礼及元照,元代的惟则等诸师,都主张唯心净土的思想,倡导“唯心净土,本性弥陀”之说,而谓:“十方微尘国土者,唯吾心中之土也。”又云:“极乐独非唯心净土乎?”明末的蕅益大师也主张“是心是佛,自心作佛”以念佛三昧而竖出三界者,便见唯心净土,以他力方便而横出三界者,则生西方净土。此则与禅宗《六祖坛经》所云“迷人念生彼国,悟者自净其心”相近。

        如何自净其心?一般人不易体会到,当然也做不到。若修念佛法门者,正在念佛时,将心中所有一切杂念放下,只管专心念佛号,此心即与佛相应,那时的心中,便没有恐惧、怀疑、贪、瞋、骄傲等的杂念起伏。若能更进一步,一时之间,全部杂念离你而去,此时便与佛的净土相应。一念相应一念见净土,二念相应二念是净土,念念相应念念住净土。

        虽在凡夫阶段,不可能念念与佛相应,不可能念念住于净土;但你如果念念念佛,念念基于信心、深心、至诚心、回向发愿心,就会渐入佳境。天下本无事,妄想从何起,念念都把念头贴在佛号上,持之以恒,时间稍久,就可修成念佛三昧,自心净土,历历展现。功浅者可见感应的西方净土,功深者则见方便土及实报土,至于常寂光净土,唯佛与佛能游能见。

        我有一位弟子在深山中修行,白天都很好,晚上打坐时就听到很多众生在附近搬家、开会、吵架,打开门察看究竟,却什么也没有发现,当他再度坐下,则又听到了。他心想:“现在我是心随境转,应该是境随心转才对。”于是他观想这些骚扰他的声音,都是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都在念佛、念法、念僧,听到众多的声音,就像自己身处西方的极乐世界。如此观想,过不多久,什么声音都听不到了。

        以此可见,若能不受环境所动,自心之中便是净土;自心净土虽不在心外,外在的环境也会随你的心转。这是很有用的,不妨试做做看。

        念佛便见佛,心净国土净。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太虚大师: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佛诞?[218]

  • 人生如水,修行为境![233]

  • 青年学佛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282]

  • 灵润、神泰和义荣的佛性论辩[513]

  • 佛在你那儿睡着了[809]

  • 佛印禅师:世间谁是无事人?[1090]

  • 月溪法师谈佛性[1299]

  • 看不见的人体磁场,如何影响我们的人生[1744]

  • 如何转化烦恼?正在烦恼的你需要看看![1422]

  • 夜夜伴佛眠,朝朝还共起[1797]

  • 不喜不忧,善调自心至清凉[1350]

  • 你就是佛啊![1854]

  • 真如本在自心,佛性即在自心[1918]

  • 让你少走弯路的修学指南[1608]

  • 为什么我没有佛性[1953]

  • 学佛人有两件事要守口如瓶,否则容易招惹麻烦[1973]

  • 信佛不依佛之教法,则佛性不能发挥出来[2164]

  • 漫谈净土与禅[3753]

  • 念佛当“深信”:信自心——披毛从此得,作佛也由它[2301]

  • 观音法门与念佛求生净土[252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