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143]

  •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102]

  • 过好每一个当下[158]

  • 负起100%的责任,你就自由了[111]

  • 有关人生真相的8句话,哪个戳中[138]

  • 成年人相处最舒服的五种状态[116]

  • 焦虑了吗?这份焦虑拯救指南,[185]

  • 所谓的善恶,都不是本来面目[218]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65]

  • 人这一生,只欠自己[166]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146]

  •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149]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僧人起名也排“辈”,你知道这些宗派怎么排的吗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3176   时间:2021-9-29   录入:wangwencui


    2021年9月29日    佛学研究网

        一般的家族用以撰修家谱来确定辈分的划定,以达到“辨尊卑、序长幼”的目的,同时,防止冒宗。在佛教里僧人取名也排辈分,字辈同样具有这样的功能,你知道吗?

        字辈也叫字派,是中国人的礼制、姓氏文化中的一部分。字辈命名起源于唐、宋,创于明,鼎盛于清,辈分的排行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寓意。有的为修身,治国,平天下;有的则是对前辈的歌颂,对后辈的期望。譬如,当年宋太祖赵匡胤,为其后代规定了十三个字辈,同自己的匡字一共十四个字,构成一幅对联“匡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这也是人们见到的较早的正式字辈。

        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结合逐渐紧密,吸收了中国文化中字辈的使用。地处嵩山的禅宗祖庭少林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宗法世系清晰严密。据寺内立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的《敕赐祖庭少林释氏源流五家宗派世谱之碑》记载,元代雪庭福裕禅师立曹洞根本一宗,并预先排定70字作为字辈,以供后来僧人按顺序取法名,定法裔辈数高下。这70字依次为:“祖慧智子觉,了本圆可悟,周洪普广宗,道庆同玄祖,清静真如海,湛寂淳贞素,德行永延恒,妙体常坚固,心朗照幽深,性明鉴宗祚,表正善喜祥,谨悫原齐度,雪庭为导师,引汝归铉路”。现任少林寺方丈永信禅师为第33代永字辈,前任方丈行正禅师为32代行字辈,前任名誉方丈德禅禅师为31代德字辈。

        作为一名僧人,是有法号与法名的二种称呼的。法名,是师父根据你所入的宗派辈分而赐予的,这个名字也是教界里认可的身份。而法号则分为二种:

        一、是自己在修持的过程中,根据个人喜好自取的。

        二、是剃度师赐予的。在禅宗里,每个宗派都有法号字辈,别的宗派也有。而每个人的法名与法号,都会呈现在戒牒上。至于自己取的法号,则不能填进戒牒,只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以少林寺为例,便是按七十字诗法裔辈分,以命法名,在文章开篇已有介绍,那么其他宗派字辈又是如何定义的呢?

        沩仰宗的僧谱:

        词德宣衍道大兴  戒鼎馨遍五分新

        慧焰弥布周沙界  香云普荫灿古今

        慈悲济世愿无尽  光昭日月朗太清
     
        振启拈花宏沩上  圆相心灯永昌明
     
        云门宗的僧谱:

        深演妙明耀乾坤  湛寂虚怀海印容

        清净觉圆悬智镜 慧鉴精真道德融

        慈悲喜舍昌普化  宏开拈花续传灯

        继振云门关一旨  惠泽苍生法雨隆

        临济宗僧谱:

        智慧清静  道德圆明

        真如性海  寂照普通

        心源广续  本觉昌隆

        能仁圣果  常演宽宏

        惟传法印  正悟会融

        坚持戒定  永继祖宗

        曹洞宗僧谱:

        广崇妙善  宏胜禧(后改为永)昌
     
        继祖续宗  慧正维方

        圆明净智  德行福祥

        澄清觉海  了悟真常

        法眼宗的僧谱:

        慧维妙真恒  心空悟上乘

        续宗宏法远  万古耀莲灯

        字辈可以细数世间家族的源流,撰述佛门各宗的法脉,前者也带着入世的期盼,后者则为祖师大德对后学给予的觉悟之道,读罢更知佛门处处生菩提,无处不慈悲,南无阿弥陀佛!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寺院出现之前,僧人住在哪里?[299]

  • 僧人为什么要结夏安居?[1698]

  • 一个僧人的自在与泰然[3062]

  • 僧人的衣食住行[3001]

  • 说说《清明上河图》里的僧人[2176]

  • 僧人的一天——闻钟而起,闻鼓而眠[2117]

  • 僧人为什么姓释?[2530]

  • 明朝如何管理僧人[4166]

  • 一位僧人的中秋家书,催人泪下[3115]

  • 为什么我们供养了僧人,还得感谢僧人?[2426]

  • 为什么寺院僧人每天要做早晚课?[4015]

  • 僧人的样子,修行的样子![3005]

  • 看了佛教僧人的人生规划,你才知道自己被甩了多远[2836]

  • 僧人诵经时为何要敲木鱼?[2545]

  • 禅茶一味:僧人的茶生活[2949]

  • 从印度到中国:佛教僧人是如何彻底摆脱肉食的?[3847]

  • 僧人一天的生活[2394]

  • 隋唐时期的僧人书法家 [洪丕谟][3188]

  • 我的春节这样过——一位出家僧人的春节记忆[3755]

  • 哥伦比亚大学首位僧人毕业[2929]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