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学佛之人如何修学念佛,才不走[133]

  • 人与人之间,有“因”必有“缘[123]

  • 失而不怒、得而不骄、静而不争[114]

  • 佛菩萨只用了这九句话,就破解[170]

  • 做人,不能太飘[114]

  • 禅门公案:从心流出[106]

  • 你怎么穿鞋,就怎么做人[187]

  • 影响命运的"种子法则",竟如此[174]

  • 学会哄自己开心[154]

  • 李泽厚:“闲愁最苦”与“何时[172]

  • 千万别低估,一个独来独往的人[171]

  • 上、止、正,老祖宗三种大智慧[194]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4大德专辑 >> [专题]a4大德专辑 >> 正文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 作者: 明海法师   来自:网络   已阅:2875   时间:2021-9-27   录入:wangwencui


    2021年9月27日    佛学研究网

        大家看了这个题目以后,一定会觉得明海太耸人听闻了。其实吃饭也不容易。《大珠慧海禅师语录》中有这样一段对话,有学人问:“禅师,你还修行吗?”大珠说:“我修行。”又问:“怎么修呀?”他说:“饥来吃饭困来眠。”这个人觉得很奇怪,说:“一切人都是这样,饿了吃饭,困了睡觉,为什么别人不是修行,而你是在修行呢?”禅师讲:“这是因为他们吃饭的时候千般计较,睡觉的时候万般思索。”所以,会不会吃饭,关键就在于此。

        我们是怎么吃饭的呢?来反照一下,当你在吃饭的时候,你真的是在吃饭吗?你说你在吃饭,应该说你的身体在吃饭,你的心也在吃饭吗?我们吃饭的时候,没有能够保持正念,我们的心流失了,流失在过去,流失在未来,或者流失于对当前外境的分别上了。吃饭就是吃饭,要保持正念,以正念来吃饭,过去的一切事情,未来要发生的事情,以及饭菜的好坏,你都把它彻底地放下,无所挂碍。这个时候,说你在吃饭都是多余的,因为此时你的整个生命是心境交融的。境是饭,心是心态。你吃得很专注,很专心,所有其他的事你都不想;同时你吃得很明了,你对你当前的生命状态很清楚,就像有一盏明灯照耀着一样。这是你的心在观照,所以说专注就是定,明了就是慧。你专注地吃,明了地吃,就是定慧等持地吃饭。

        我讲赵州禅师的一个故事。赵州禅师活了120岁,年岁一大,牙齿就掉了。有一个徒弟是地方长官,他问:“师父,您还有几颗牙齿?”禅师说:“只有一颗了。”“那您怎么吃饭?”禅师说:“下下咬着。”他老人家只有一颗牙齿,每咬一下都不会空过,都能下下咬着。这个对答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禅师在吃饭的时候,他的心这样专注、这样明了,他的心一下也没从他当下所做的事情上跑出去,一下也没有开小差,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

        也许有人会说,我吃饭没有去想别的,我边吃饭边想着我要去打坐,我要去念经,我要去度众生,这好不好呢?我的体会是:如果你能以正念来吃饭,你就是在打坐、在念经;如果你能以正念来吃饭,你就是在度众生。在广大无边的法界里,吃饭看起来是一件小事,是一件孤立的事情,但是我要说,当你吃饭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在你的这个事件之中,所以只要你能专注明了地吃饭,你就是在度众生,就是在供养诸佛。 我们早晨、中午吃饭之前要供养三宝,佛会不会来吃我们的饭呢?佛会来吃,不过佛会说:“你好好吃吧,你吃就是我吃。”如果我们以全部的身心来吃饭,那我们就是在替诸佛菩萨吃这顿饭。这顿饭里有整个法界,所有的因缘,包括我们生命觉醒的因缘,以及所有众生的关系,都在这顿饭里面。如果我们要仔细分析的话,那简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怎么说也说不完了。

        经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看起来并不一定会吃饭,并不是每一顿饭都能吃好。吃饭是这样,那么生活中其他的每一件事情,我们又是怎样呢?我要说,我们不会吃饭,同样地,我们不会走路,不会睡觉,不会看,不会听,不会说……

        实际上,生活中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件小事,我们的生命所表现出来的都是分裂、牵挂、混乱与执著,因此我们的人生就有种种苦恼。我们生活在幻象里面,生活在执著的假相里面。那么,怎么才能够体会到禅的喜悦,使我们生活得真实,生活得美好呢?我的师父净慧禅师经常这样指导我们:“安住当下。”安住当下,把握当下,我们要学会让我们的心安住在当下,让我们的生命成为一个统一体。

        “当下”这个概念,是超越时空的。它既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更不是现在。《金刚经》上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个“现在心”,是指对现前外境所产生的分别心与执著心,而“当下”是超越这一切的。当你的心离开了当下,流失到别处去了,那你的生命就流转了,轮回了,你就是众生。当你的心能够安住于当下,你的心能够专注、集中、明了、统一,那你就是觉醒,那你在这一刻就是佛,就超越了生命的局限。把握当下的意义,就是要让你的生命永远是这一刻,使你的心凝聚起来,统一起来。

        所以,吃饭就是吃饭,你就安住在吃饭之中;走路就是走路,你就安住在走路之中;睡觉就是睡觉,你就安住在睡觉之中;做事就是做事,你就安住在你的责任与义务之中。成佛就是从你的生活开始的,从你自己所处的因缘、从你的位置开始,安住于此,你就能成佛。正如太虚大师说的那样:“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佛菩萨只用了这九句话,就破解了天下所有难题![170]

  • 不懂爱就是伤害,真正的爱不是约束、占有和控制[239]

  • 减少精神内耗的7件小事[267]

  • 真正的宽恕,是化解不同层次的人生剧本[484]

  •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当下改变[495]

  • 你信仰什么,生命就走向什么[510]

  • 真正拖垮一个人的是:只认死理的“理性”[637]

  • 善与人交的秘密:善运心理投射,人缘越来越好[676]

  • 8个心灵成长法则:活出自己的天赋使命,这些你需要做到[665]

  • 想明白这3个道理,你就不那么心累了[657]

  • 北大老教授把学佛几十年的亲身体会浓缩成了“三句话”[883]

  • 牢记3句话,学佛路上会越走越顺![975]

  • 越努力,越焦虑,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1149]

  • 很多人分不清儒学和佛学[1303]

  • 正念:就是打掉妄念,让心在当下[1830]

  • 一个人痛苦的真正原因,看完醒悟了![1422]

  • 笑看风云淡,坐看云起时[2129]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当下[1946]

  • 一行禅师:生死只是概念,当下就是奇迹[1978]

  • 静待生命结束三年,95岁一行禅师在越南圆寂[223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