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中秋,致我最牵挂的人[101]

  • 让你快速获得宇宙能量的修行秘[114]

  • 中国最狠的33个潜规则,醍醐灌[107]

  • 邂逅秋,邂逅美好[101]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慧亮[116]

  • 南北朝唱导与佛教的中国化[123]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22]

  •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154]

  • 学会沉默,懂得取舍![157]

  • 最高级的养生:童心,蚁食,龟[122]

  • 七个方法,让自己安静专注[164]

  • “四书五经”开篇第一句,句句[142]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快快自查一下!有这些表现说明你被“八风”吹动了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2879   时间:2021-9-12   录入:chengshangyun

     

    2021年9月12日  佛学研究网

        瑜伽焰口是佛教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佛事活动,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偈颂:“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八风”是什么意思呢?

        所谓的“八风”,亦叫八法,是指世间所爱所憎的能煽动人心的八种事,也就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坚信因果,命自我立,安住正法,不被世间的利害爱憎煽动,这就是八风吹不动。要想彻底超脱三界六道轮回,只有严持戒律,认真学习出世间法。修解脱行能否成功,这八风的作用非常重要:

        一、利者,利益;

        一切有益于我们身心的人和事,都叫作利。《佛地经》上说:“得可意曰利,是也”。如果内心没有依靠,头脑中信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利己主义,做起事来不顾因果,可知“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盲目地追求利益,怎能给这场人生一个交代呢?

        二、衰者,衰减;

        凡是对我们日常生活条件有衰减的事情。经上说:“失可意事曰衰,是也”。比如我们的身体生病了,要吃药、打针;或者高考落榜了;或者出去办事遇到了违缘等等。“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逢打头风”道出了这种不幸。试想我们作为一个修行人,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不如意的事,也就是遇到“衰”这股风,是随波逐流,还是应激流勇进呢?八正道中,“正见”第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弟子应“众生有苦我代受,我有福报让众生”。

        三、毁者,毁坏;

        比如说一个人讨厌另一个人,背后对他制造谣言,诬蔑他,诋毁他。譬如我们生活中受到不白之冤,是抗争,还是听之任之呢?《善恶业报经》上说:“蛇不乱咬,虎不乱伤”,三世因果规律告诉我们,今生凡遇到不如意的事,都肯定是自己今生或前世曾经伤害过对方,现在所受的恶报应是别人来讨债来了。刚才别人诬蔑我,一定是自己过去曾经诬蔑过他,所以我应该听之任之。四川有句土话:“人整人,整不着,天整人,躲不脱”。别人毁坏我,我应该逆来顺受,决不能旧业未偿清,再造新罪秧。

        四、誉者,赞誉;

        誉者,赞誉;经上说:“阴为赞美曰誉,是也”。如果听到表扬就沾沾自喜,自我清高,认为别人比不上我,修行上开始松懈,就会一落千丈,最后一事无成。

        五、称者,利益;

        称即称道,当面赞美名为“称”,即是称赞。当你做了一件好事,有人当场称赞你,你感觉到洋洋得意,或自感安慰,都是被“称”风吹动了。

        六、讥者,诽也;

        因为讨厌一个人,本无其事,妄为实有,对众明说。当面毁谤名为“讥”,即是讥讽。如果有人在你面前对你用尖酸刻薄的话冷嘲热讽,甚至于大庭广众前,当场给你讥评、讽刺、难堪;你有涵养的话,大概不致以牙还牙,但你若已感到倒楣冤枉而气愤填膺,便是被“讥”风所动了。

        七、苦者,逼迫之义;

        谓遇恶缘恶境,身心受其逼迫。“逼恼身心曰苦,是也”。这就是说,在生活中我们遇到了违缘,身心受到痛、饿、冷、热、燥、急、气愤等不快乐之事。社会上普通的人,本性是“趋乐避苦”,但我们学佛的修行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采用社会上一般人“趋乐避苦”的方式,躲闪畏缩,逃避不了就举手投降,这样做,你今生修行绝对不能成功。中国自古有句俗语:“是祸躲不脱,躲脱不是祸”。唯识学上讲“苦空无常”,“吃苦了苦,苦尽乐来”,所以我们修行人一定要敢于吃苦,苦风吹来,激流勇进,“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只要我们衣、食、住、行多吃点苦,必然能消除一切恶业。所以应强调,只有“敢于吃苦,勇于吃亏”,才是真修行。

        八、乐者,欢悦之义;

        遇好缘好境,身心皆得欢悦。“适悦身心乐,是也”。对于快乐的事情,许多人都梦寐以求,欲界众生,“趋乐避苦”是其本性。人人都盼望天天都能吃好,穿好,玩好,贪图眼前快乐,“今朝有酒今朝醉”但你想过没有,万般将不无去,唯有业随身,“乐极必生悲”。春秋时《淮南子》上讲一个寓言,中心意义是“塞翁失马,安知非福?”为利他人,个人的世间名利虽然失去,但是出世间的福德资粮却增加了。只有我们持戒修行,超脱六道轮回,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才是真正最彻底、最完美的快乐。所以说我们不应贪恋世俗的快乐,贪图“财色名食睡”的世间快乐,可知“享乐消福,乐尽祸来”,据善恶报应,因果轮回,现在贪图享受若造恶业,来生堕入三途受无量苦!

        这“八风”也叫做顺逆增上缘,四顺风就是其中的“利、誉、称、乐”,四逆风就是“衰、毁、讥、苦”。

        我们佛弟子在日常生活中,当四顺风吹来时,要能平静对待,千万别贪恋,更不能舍本逐末去追求,这么做就不会丢失道心。我们应时刻牢记“熄灭贪瞋痴,勤修戒定慧”。释迦牟尼佛涅槃时告诫弟子:“我灭度后,你们要以戒为师。”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原净饭王的理发师优波离,出家以后就是以“持戒第一”留传于世,最后,他证得阿罗汉果位。

        我们佛弟子必须严持戒律,戒为无上菩提本。要知道,世间的一切都是缘起性空。生活中吹来四顺风,我们办事暂时一帆风顺,现在万事如意,绝不永久,更不是凭空掉下来的福报。这些福报,都是往昔善业在因缘成熟之后而结成的果。生活是个万花筒,“祸福相互转化”,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论语》上也说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所以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处于顺境时,要广积善根,让福报增大延长,培福惜福才有福,“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定!如果出现这些“症状”,说明你被“八风”吹动了[697]

  • 一百顶高帽子[1646]

  • “心平”二字 谈何容易?[2212]

  • “禅定”是端坐不动、什么都不想的放空自我吗?[2536]

  • 八风吹不动 智慧在心中[2574]

  • 网络骂人,讽刺别人也会有因果吗?[1965]

  • 佛陀的教诲:人和禽兽的根本差别在哪里?[3589]

  • 八风烦恼具体说 [明一法师][2260]

  • 八风[5945]

  • 修行人应经得起八风考验 [昌臻法师][537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