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9日 佛学研究网
“觉醒的心”是行者修定、修慧的结晶。初学坐禅,想要在生活中把持自己,必须努力于“密护根门”的修持。
什么叫“密护根门”?就是《遗教经》所说的制伏五根及制心。吾人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前五根是能引生见色、闻声、嗅香、尝味、觉触等认识作用的;意根是能认知一切法相的,为六根中之最主要。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外乎见色、闻声──认识法。当认识作用产生时,必须要严密的守护,譬如守门人,见到鸡犬乱闯,小偷等进来,就主动作适当处理──拒绝或驱逐。一般人,在见色,闻声时,总是执取境相。合意的,就取相而引生贪欲等;不合意的,就取相而引生瞋恨等。不能控制自心,为情绪、烦恼所转,而迷惑、造业。就像牛的乱闯,踏坏苗稼。所以,在见色、闻声等时,要密护根门。能严密的守护根门,才能止恶,能渐伏恶法,则禅定功德日增。
此外,致力于密护根门修持时,并不是不见色、不闻声‧‧‧等,而是在见了闻了时,能不随烦恼转。譬如见美色而不起淫意,见钱财而不作非分想等。所以需要“正知”、“正念”的辅助才得。若无正知、正念,当外境现前时,心容易随境转;好比小偷进门,大箱小笼搬了走,还呼呼熟睡,没有发觉,那就无法致密护根门之功。
什么叫“正知”、“正念?”就是对于外来的境界,或内心想的事情,能正确认识是好是坏,叫正知。对于“正知”的这一念定心,能时时警觉、留意,就叫正念。习禅之人,在生活上“依正知而住”非常重要。
修行人在一般生活中,任何的去来往返;不论是无意的睹见,或有意的瞻视;手臂支节的屈或伸;饮食、行、住、坐、卧、觉寤,语默动静等,都要保持正知。在每一生活动作中,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应该做或不应该做;适当做或不适当做;做得好或不好等,都应该清清楚楚、了了分明。
总之,在这些事情中,能事事专注,念念分明,就不会迷失,而堕落错误过失之中。行者须耐烦勤修“数息”、“随息”、或“念佛”法门,假以时日,日久功深,自然能开发出正知、正念的功能。
“觉醒的心”是行者修定、修慧的结晶。初学坐禅,想要在生活中把持自己,必须努力于“密护根门”的修持。
什么叫“密护根门”?就是《遗教经》所说的制伏五根及制心。吾人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前五根是能引生见色、闻声、嗅香、尝味、觉触等认识作用的;意根是能认知一切法相的,为六根中之最主要。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外乎见色、闻声──认识法。当认识作用产生时,必须要严密的守护,譬如守门人,见到鸡犬乱闯,小偷等进来,就主动作适当处理──拒绝或驱逐。一般人,在见色,闻声时,总是执取境相。合意的,就取相而引生贪欲等;不合意的,就取相而引生瞋恨等。不能控制自心,为情绪、烦恼所转,而迷惑、造业。就像牛的乱闯,踏坏苗稼。所以,在见色、闻声‧‧‧等时,要密护根门。能严密的守护根门,才能止恶,能渐伏恶法,则禅定功德日增。
此外,致力于密护根门修持时,并不是不见色、不闻声‧‧‧等,而是在见了闻了时,能不随烦恼转。譬如见美色而不起淫意,见钱财而不作非分想等。所以需要“正知”、“正念”的辅助才得。若无正知、正念,当外境现前时,心容易随境转;好比小偷进门,大箱小笼搬了走,还呼呼熟睡,没有发觉,那就无法致密护根门之功。
什么叫“正知”、“正念?”就是对于外来的境界,或内心想的事情,能正确认识是好是坏,叫正知。对于“正知”的这一念定心,能时时警觉、留意,就叫正念。习禅之人,在生活上“依正知而住”非常重要。
修行人在一般生活中,任何的去来往返;不论是无意的睹见,或有意的瞻视;手臂支节的屈或伸;饮食、行、住、坐、卧、觉寤,语默动静等,都要保持正知。在每一生活动作中,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应该做或不应该做;适当做或不适当做;做得好或不好等,都应该清清楚楚、了了分明。
总之,在这些事情中,能事事专注,念念分明,就不会迷失,而堕落错误过失之中。行者须耐烦勤修“数息”、“随息”、或“念佛”法门,假以时日,日久功深,自然能开发出正知、正念的功能。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