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8日 佛学研究网
惠能所讲的禅法,由弟子法海等人记录、整理为《六祖坛经》。
太虚大师说,禅宗之所以能代表整个的佛法,“实有赖于六祖于禅宗的颖悟和弘传”。
很多难解的问题在六祖这里都找到了明确的答案。
佛法就是入世还是出世?
《坛经》: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佛法就存在于世间,寻求佛法便不能离开世间;如果为求菩提之道而远离尘世,那么就像是企图在兔子的脑袋上找犄角一样不可得。
平等心有多么重要?无量罪从这里开始
《坛经》:欲求无上菩提,不可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
有一位法达比丘,他七岁就出家当和尚,每一天勤诵《妙法莲华经》,达三千部,当他去参见惠能大师的时候,礼拜时头不点地。他为什么这么傲慢呢?因为他想六祖未必也诵了三千部《法华经》。
六祖对他说,“礼本折慢幢,头奚不着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
意思是说他去参拜、去顶礼的时候,还有我慢,我执的存在,这样的话,即使诵了一万部的《妙法莲华经》还是没有功德。因为我慢一起,罪障即随之而生。
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
万法:世间万事万物。什么才能称作远离恶趣,做清净的法身佛呢?世间人的自性如佛性般本来就是清净的,世间万事万物的各种法相都是从自性中产生的。
佛法有人天乘、小乘、中乘、大乘之四乘吗?
《坛经》: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
佛法并没有四乘的分法,只是在人的心中有着各自的差异。能够诵读经典的为小乘;能以自我的智慧领悟佛法含义者为中乘;能够依照佛法的要求来修行的为大乘。
怎样才是真皈依?
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归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归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
自己通过修行而觉悟,以此来证得自性功德,这才是真正的归依。人的身躯只是肉身而已,而肉身只不过是在世间短暂停留的房舍,所以不能说是归依肉身。
只要能够觉悟自性中的法身、报身和化身,就能够认识自己身上的佛性。
千里拜善知识为的什么?
师言:“善知识!总须诵取,依此修行,言下见性,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
大师对众人说:“善知识!大家若能在说法当下即悟自性,即是我远在千里,也好像我在你们身边一样。
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珍重,好去。一众闻法,靡不开悟,欢喜奉行。
如果我的说法不能为你们证悟,就是在我对面也像是隔着千万里,那样的话,还何必那么辛苦远道而来?
大家就此珍重,回去好好修持。大家听完,没有不开悟的,都赞叹欢喜信受而去。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