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2日 佛学研究网
相处不愉快?因为改变习气太难。
你要扭转一种心态,你要先了解它的相貌,你不可能说你不了解,刚好运气让你碰到,你把它转变了,不可能!
每个人的内心三个层次:我们简单解释一下。我们内心的状态,详细的分析有三个层次: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第七意识(我执识)跟第八识。
这个居于中间的第七意识,它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第一个、它向内干扰第八识。
第八识它的功能是收集业力、变现果报。我们就会问:它为什么会不断的在收集业力的时候,这个业力又会变成果报呢?
就是说这个生命的水流,它为什么会不断的流动呢?
为什么我们死掉以后,很自然的这个业力,又会从这样的种子、这种潜伏的功能,变现一个果报呢?这个时候跟第七意识有关。
就是这个第七意识的无明,它有「润生」的功能,滋润生死的功能。我们应该要了解生死是由业力所招感;但是没有无明的滋润,这个业力不能得果报。所以阿赖耶识身为一个生命的水流,它之所以能够不停止的流动下去,跟第七意识有密切的关系。假设第七意识不执我,这个阿赖耶识马上转成大圆镜智,它不再流动了。
所以第八识会不断的创造这种生灭相,跟第七意识有关的,因为第八识不能控制自己,它也不能作主的。
这个「恒审思量我相随」,第七意识老是跟第八识在一起,「内扰第八而成赖耶」,把这第八意识转成阿赖耶识了。
第七意识的影响,不只是润生而已,它还发业,发动有漏的业力。就是前六识在造业的时候,前六识主要是第六意识,它是主,它带动前五识造业的时候,非常不幸的是,第六意识以第七意识为根。
身为第六识的根--染污末那,它就不断的给第六意识一个错误的讯息,就是「恒审思量我相随」,它一直告诉第六意识:你的内心深处,有一个真实的自我。使令第六意识所造的业力,通通变成有漏的业力,都是跟私心、欲望相应有所得的有漏业力。
所以说这个第七意识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它发动了有漏的业力,再把这个业力,加以滋润而得果报,所以我们就不得不了解它了。就是在整个转凡成圣的过程当中,第七意识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这就是我们必须要建立它的理由。
所有的佛法都不是碰运气的,你要扭转一种心态,你要先了解它的相貌,你不可能说你不了解,刚好运气让你碰到,你把它转变了,不可能!
一定是有正确的观照力,才有正确的行动力,所以了解第七意识的相貌,在我们的修行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六转呼为染净依」,所有染净的根源。
这个地方是讲到心、意、识的「意」,第七意识的一个存在的情况。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