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中秋,致我最牵挂的人[101]

  • 让你快速获得宇宙能量的修行秘[114]

  • 中国最狠的33个潜规则,醍醐灌[107]

  • 邂逅秋,邂逅美好[102]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慧亮[116]

  • 南北朝唱导与佛教的中国化[123]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22]

  •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154]

  • 学会沉默,懂得取舍![157]

  • 最高级的养生:童心,蚁食,龟[123]

  • 七个方法,让自己安静专注[165]

  • “四书五经”开篇第一句,句句[142]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如何见佛?
     
    [ 作者: 刘先和   来自:网络   已阅:3593   时间:2021-8-9   录入:wangwencui


    2021年8月9日    佛学研究网

        学佛人都想见佛,这恐怕是无数学佛人的心愿。有的人还跟我说过,他自己就见过佛,见过菩萨。接着他还会告诉我,他是如何如何见的,尽其所能来描述当时见佛、见菩萨的种种情境。不光是居家学佛人如是说,甚至有的僧人也这样说。

      更为离谱的是,佛教界有一些人也未悟法,特别是一些教内刊物,将此说法广为流传。倘若是不明理,还情有可原;若是哗众取宠,可是罪业。学佛人当中出现这种状况,实在令人悲悯。

      学佛人能见到佛,那是大大的好事,大大的佛缘,我为什么还要如此叹息,心生悲悯呢?因为这不是见佛,一切佛不可能如是见。如是见佛就将自己定在佛之外。有一个佛,有一个自己,这岂不是二了吗!诸不知,佛法是不二法门,有二即是偏知偏见。因为如上所说的见佛是妄念,只是虚幻。

      故而我怕过多地如此宣传,会促使学佛人走向歧途。特别是在当世,一则学佛人之多,史上罕见 ;二则当世人知障特重,妄想颇多,贪欲增长,自我膨胀。故而佛学、佛教的一切宣传,皆应十分谨慎。否则,我们便会自毀其身,染污了佛法。就此,我每每心生忧虑,想起虚云大师那张脸。那是一张忧法忧民的脸,一张慈悯众生的脸。一切稍稍有点悟性的学佛人,不妨仔细思量:如果说这些学佛人见佛、见菩萨是真,那《金刚经》所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岂不白说、空说?在此,我不妨大胆说一句:若是对佛以见、以相为实,皆是虚妄。既存一见,已经露了马脚,如此心必是向外。一切向外所求,何以见如来,又何以见佛?

      再则,既存相,便有来有去,有影有形,又何以是佛?这不是大大的虚妄,又还能是什么?若这也是见佛、见菩萨,《金刚经》又何必要说“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呢?

      佛是什么?辞典中都将佛释为觉者。真正学佛的人,应该只是把它看作一个名词概念的诠释,千万不要让自己的知见落在这个名相上。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真正的佛,无法用语言文字加以说明。在语言文字无法表述的情况下,又只能用它来说明。因为要继承,要延续,总得有一个说法,于是只好如此来解说。真正学佛的人,不能被这些语言文字所迷惑,所牵引。一切语言文字只是路碑,然而路碑本身并不是路。手指指月,千万不要只见指不见月。否则“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六祖坛经》)。

      那么到底什么是佛,佛又在哪里,又如何能真正见佛呢?

      这里有两个问题,我们分开来说。

      先说什么是佛。学佛人都知道,佛教主张“众生平等”,我实话告诉大家,那个平等的东西就是佛。也因为众生都有那个东西,所以众生才平等,否则,平等从何谈起?那个东西不好说,不好叫,经书上时而将此叫为自性,时而将此叫为本性,时而叫心,又时而叫如来,等等。叫法不同,但实质上都是那个平等的东西。那个东西本自清净,无垢无染,人人具足。那个东西不生不灭,不增不减,能生万法。换句话说,那个东西就是本性佛,除此之外,别无他佛。所以,文前所说那些见到佛、菩萨的学佛人,他们所见到的,又怎能称之为佛,怎能称之为菩萨?

      再说第二个问题,如何能真正见到佛。在说见佛这个问题之前,需要说明的是,我这里所说的见,是借用人们的习惯用语。这里所指的见,是亲证、体悟的意思。与我们常说的用肉眼去看东西,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佛是清净的,故而有念就见不到,有念本性就不净,就被堵了道。不管是善念还是恶念,都一样。这就好比城市中堵车一样,不管是好车还是破车,只要堵在路当中,都是堵车,效果一样。又因为佛是清净的,故而有相就见不到。人一旦住在相上,相就遮住了本性,必然失去心智,无法见到本性的光明。不管是好相还是坏相,只要是相都如此。这就好比人照镜子一样,镜子前不管是挡着一堆金子,还是挡着一堆沙土,都无法照镜。我这里已经很清楚地表明,要亲证佛法实相,要体悟佛,有念不行,有相也不行。禅宗立无念,无相、无住为修持要旨,这是十分有道理的。《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又说“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这是为什么?这就是佛理,这就是真谛。佛在这里把最根本的东西都告诉了我们,我们却轻易将其放过,未曾用心。

      要如何才能做到无念、无相呢?这是个学佛人的修持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有的人或许会以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不然。我以为,无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有一项基础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必须深解佛理。只有深解佛理,使佛理融为自己的认知,能自觉地用佛理来认识世界、认识生命、认识人生,以及认识世间一切现象,才有可能做到无念、无相。只有做到这一步,我们才能抛弃世间之见,才能于相离相,也才可能于念离念,真正做到无念、无相。

      而通悟佛理最好的途径就是读佛经。佛经是佛陀的言教,一切佛理都在经里面。作为一个真正的学佛人,一个有心要见佛的人,读佛经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将经读透了,将经中之理悟透了,当下见佛。这绝非戏言。

      我学佛多年,深感佛理透彻世界,透彻生命;深感佛理蕴藏无限智慧,无限光明。故而我天天跏趺坐,日日心诵经,不敢懈怠。我不敢说我见到了佛,但我坚信:自性是佛,本心就是佛。一切学佛人,若是没有这点自信,学佛免谈。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什么才是真正的“随缘”[680]

  • 惊人的宇宙法则:所有发生,都不是偶然[923]

  • 宗性法师:讲一个“不说话”的神奇故事[861]

  • 不识相!这三个字说到根儿上了[1012]

  • 你从什么地方来?[1041]

  • 你不必活成别人喜欢的样子[1094]

  • 南怀瑾:《金刚经》里的三大智慧,让你人生通达[1222]

  • 久念功深 必定见佛[939]

  • 一行禅师:痛苦的根源是什么?[1459]

  • 虚云老和尚:见佛、闻法、遇善知识之难[1471]

  • 师说:如何开启自性心地上的智慧?[2315]

  • 一切不离自性,自己的心就是真佛[5218]

  • “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有什么区别?[2280]

  • 自性、空性、法性是什么关系?[2599]

  • 自己有没有修行?问问这几个问题[2036]

  • 是什么让生死轮回相续不断?[2649]

  • 你要顿悟自性,这几本书你要看![3819]

  • 何谓攀缘?[3115]

  • 何为佛教说的真俗二谛[2358]

  • 惠能没伎俩 不断百思想:记圆妙法师的悟处[2899]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