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你的心念:宇宙唯一的创造法则[117]

  • 活着,让自己高兴;做人,让别[112]

  • 性价比最高的养生方式[103]

  • 中秋,致我最牵挂的人[146]

  • 让你快速获得宇宙能量的修行秘[174]

  • 中国最狠的33个潜规则,醍醐灌[165]

  • 人品好的人,自带光芒[145]

  • 永远不要指望别人替你撑伞[128]

  • 邂逅秋,邂逅美好[132]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慧亮[151]

  • 有一种风雅,是茶名[113]

  • 南北朝唱导与佛教的中国化[150]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轮回有没有给众生提个醒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2818   时间:2021-7-12   录入:chengshangyun

     

    2021年7月12日  佛学研究网

        《圆觉经》里说:“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只要有恩爱贪欲,就逃不出轮回。轮回,是生与死不断循环的过程,印度人认为处于轮回中的生命是不完美的,因为生灵要接受永恒的轮回,在世间遭受每一期生命的痛苦也就是无限的,在佛教看来,长生、永生、不死,仍然在痛苦的轮回之中,唯有无生,才能从生命的煎熬痛苦之中超拔出来,才是究竟常乐的清净生命。

        有人提出,之前已种下恶业,如何解脱。对于过去已然造下的种种恶业,可以藉由福德智慧的广增来转化,福德从行善来,智慧由修道得,所以《优婆塞戒经》云:“善心智慧因缘力故,恶果定者亦可转轻。”即使是造了五逆十恶的人,若能于临命终时,至心称念阿弥陀佛,令声不绝而具足十念者,便可带业往生极乐世界下品下生的莲华之中。此外,礼忏诵经也是佛教特有的修持法门。

        轮回的意义

        那么轮回的存在对我们的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呢?对生命有什么意义呢?

        似乎总能听到这样一句话:“如果有来生,我一定会……”从这句简单的话可以看出人是相信轮回的,而生命的轮回给人以希望。人的生命不止只有短暂的几十年,这一期的生命结束了,下一期又开始了,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绵延不绝,希望无限。“好比燃烧薪木,一根木柴燃尽了,再加上一根,一根一根地添加,虽然木材各不相同,但是火焰能够不停地延续下去,薪尽火传。”

        生命的轮回,给人的心盖上一座房子,约束净化人的心灵。当有情众生“确信业报由各自负责”才不会像赌徒那样,不计后果押注,恣意挥霍自己的人生,也不会受到外界的种种诱惑,种下恶业。善恶自造,苦乐自招心不敢如野马,任性而行。

        生命的轮回,给人精神上的寄托,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在轮回面前,即便是天上的“神”也不能脱离“业”,这样人才能真正的达到平等的境界。不管你是俯看众生的达官贵人也好,还是跪坐街头以行乞为生的乞丐也好,都不可能避免的进入六道轮回中。而在轮回中,神无权主宰人的下一世生命,而是由人自己的业力所决定,根据人自做的业力,而产生千差万别的苦乐果报。从乞求神灵赐福予我们不要降祸的神权控制中超脱出来,主宰我们的是自身的业力,神不能给我们幸福,也不能剥夺我们快乐的人生,自己才是起惑造业,轮转生死的掌权者。

        有了轮回,现世的生活才有意义,短暂的尘世生命才有了着落。“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会让现世的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会更加谨慎。有了因果轮回,这个世界就会少了许多恶,肆无忌惮的贪官污吏就会少很多,盗贼诈骗就会少很多,就会少了尔虞我诈、争名夺利,多了行善积德,现世就会变得美好一些。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99%靠千刀万剐[197]

  • 轮回的世界里,我们都是演员![436]

  • 在路上,别忘了“旅行的意义”[420]

  • “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866]

  • 为自己打伞,才不会被雨淋湿[754]

  • 因明学在佛教教育及社会学科中的应用价值与意义[1314]

  •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总结的十二法则[1016]

  • 《法华经》对汉传佛教的六层意义[1072]

  • 禅在精神生活上的意义[1328]

  • 在自己的节奏里,过好这一生[1087]

  • 积德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1151]

  • 为什么要放生?放生的意义在哪里?[1575]

  • 伤口总要愈合,生活总要继续[1297]

  • 师父给你三个忠告:轮回的世界里,不要跟人抢道具![1470]

  • 戒律的现代价值与意义[1577]

  • 《西游记》《红楼梦》《封神演义》都是天书,读懂的人寥寥无几[1518]

  • 黑夜明灯 苦海慈航──皈依的意义、皈依的仪式与功德[2190]

  • 最积德的四件事,哪怕做过一件,也会功德无量![2022]

  • 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特殊意义[2319]

  • 阿底峡尊者在中孟两国佛教文化交流中的影响及意义[181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