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0日 佛学研究网
虚云老和尚说:这个境界在没开悟之前必须经过
今天已经是打七的第四天了,通过四支香的问话,了解到这个七打的还是比较精进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在这个短短的三四天时间,大家在这个话头上面摸索,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收获,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果啊!
宗门下这一法是心地功夫,你不用心念在上面摸索,就得不到真实的体会。古人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个水究竟是热的还是冷的?你自己喝了才知道,用功办道这件事也是如此。
但是还有少数人对这一句话头,理解的不那么深,在用功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同的感受,自己不知道如何处置,这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念佛是谁”这一句话头,重点在“谁”字上面。你把谁字一提,当下这一念觉照就是啊!不要去推测揣度是不是这样子、是不是那样子,那就是打妄想了。
话头话头,一句话未说之前叫头,说出来就是尾了。念一句佛号,没念出来之前、准备念了就是头,就要观察是谁在念。
这一反观,当下其他的妄念就被你截住了,截住了以后,你以全副精力盯着这一念,不要被妄想、昏沉、无记把这一念打失,这就叫照顾话头。
有人认为,盯着这一念时间长了,是不是还要再提一下子,不提又怕一念不在了,这是初用功的顾虑。只要带有疑念的这一念在,就不需要再提了。如果再提,那就是头上安头,也就是妄想了。
这一念在的时候,你就照顾这一念,全副精力盯着它,刚上来才用功夫的时候,是比较粗的。时间一长,就渐渐细了。一到细的时候,你的妄念就渐渐收拢了,心也静下来了,对这个不明白的意思就加重了。
这时候就叫参话头了,参是参看,带有疑念的意思在才能称得上参。到了参的时候,带有不明白意思的这一念觉照,就如冷火抽烟很细,但是不断、一线绵延。
我们心静下来以后,微细的、浓浓的观察这一念,时间长了,坐在那里就是这一念,通身上下,外没有世界,内没有身心,住到这个境界当中只要二十分钟,你就会感觉到你的身体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如果在后半支香出现这种境界,一会儿就开静了。开静以后,你的身心无比轻安、自在,头脑异常清醒。开静以后跑香,你的腿比平常不知道轻多少,没人挡着你,你就跑的像飞一样。
这个境界只要你碰到几回,金刚种子就种下去了,金刚种子就是成佛的正因。但是,我们就是保持时间不长,如果时间长,昼夜六时都是这个境界,那你说不定碰上什么因缘,一下子桶底脱落,开悟了。
这一法门只要你能用得上,把这一念摆到功夫上去,有这个决心和长远心,你到了功夫得力的时候,像挑千斤担子一样,想摆脱也摆脱不了。
经典上讲:“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
就这“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八个字不容易啊,动中和静中都是一样的不移动;忆是我们白天记得事情,忘是晚上睡着就忘记了,功夫到了纯熟的时候,睡着了也一样,就是忆忘如一。
“当住此处。入三摩提。如明目人。处大幽暗。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就是我们的色阴还没破。
虚老在的时候,我们问他老人家:“动静不移,忆忘如一。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您老人家在没开悟之前是不是这个境界呢?”
他说:“这个境界在没开悟之前必须经过。”那就是功夫落堂,没有一个妄念,几天几夜不睡觉没有一点瞌睡。
他那时在高旻寺打七,晚上开过静以后,他在房间里打坐,夜里一点多钟时看到香灯师隔着五六道墙,在墙拐角那儿小解。第二天他问香灯师,你昨天晚上怎么在墙拐角那里小解啊?
香灯师说:“你怎么知道的啊?那时候都下半夜了。”老和尚不作声。也就是说到这个时候,墙是挡不住他的视线的,五、六道墙他都看得清清楚楚的。
他在高旻寺禅堂坐香,一百多里外三汊河上行的船看得清清楚楚。所以说,定境到了一定程度,这一切的障碍都不存在了。
“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名色阴尽。”色阴尽就破本参了。
所以,老和尚有一首开悟偈说:“烫著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语难开。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 山河大地没有一处不是佛,这个境界是刚破本参。
宗门下这一法是最上乘的法,上乘在什么地方?到了这一功夫超出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所以,我们对参禅这一法,要发起一个真实不渝的信心,加上长远心。今年不悟下一年,下一年不悟,再下一年。
过去祖师讲:今生不悟来生悟,来生不悟再来生。沩山祖师讲:“三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你要是三世就这一句话头一直追下去,不退、不转、不离,佛阶决定可期,就是你决定能破本参、开悟。
佛法传到中国,在隋唐时期比较兴盛。尤其是唐朝的时候,禅宗这一法大大的兴起。唐宋以后,出现了一千七百个公案。那就是一千七百个祖师啊。翻开高僧传,过去的祖师十有八九都是宗门下的人。
达摩祖师在没来中土之前,就以法眼观察到:震旦有大乘气象。震旦就是中国,大乘众生在我们国家降生了,所以他航海到中国来传这一最上乘法门。到六祖大师一花开五叶,僧才大兴啊!
我们在二祖道场行这个法门、想得到这个法门的真实利益,我们来了解一下二祖一生的行持。二祖受的苦难最多,从古至今,没听说有谁为求法而砍手臂。
他为了求法,断臂表示他的决心。二祖把手臂斩断了,达摩祖师看到后心生慈悲,就帮二祖改了名字叫慧可。但是二祖疼啊,讲不疼也是说假话。
疼的心不安,二祖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达摩祖师说:“将心来,与汝安。”想了半天,二祖说:“觅心了不可得。”找这个心找不到,也就是我们现在看的话头。
这个话头和二祖的“觅心了不可得”是一个意思。达摩祖师说:“我与汝安心竟。”二祖顿悟。了不可得,当下就是。
后来,后周周武王听信道士和宰相的话,要灭佛。知道二祖接了达摩祖师的法,点名要拿他,所以他吓得跑到这里来避难。
司空山上有副对联:“跃过三湖七泽中,两肩担月上司空。禅衣破处裁云补,冷腹饥时嚼雪充。” 逃跑的路上白天还不敢行,因为他一只手,怕人认出来把他抓去送官。
少林寺到这里一千多里路,可想而知跑这么远过来吃了好多苦,后面还有人追呀。他到这里后住在洞里面,那个洞现在还在二祖殿里面,以前没有殿。在司空山待了十四年,吃野菜野果,渴了就喝泉水、雪化水。
我们在这里举行这个最上乘的法会,是我们过去生栽培的果报,我们应该感到庆幸。我们参这一句话头,如果把妄想都能收拢了。
七天七夜没有一个妄想、不起二念,你就有可能开悟,悟了以后,和二祖的“觅心了不可得”是一个意思啊!就是下手方法和他不一样。我们不讲砍你的胳膊,就是要你在这里住上三、五年,都很难找到这个人啦。
所以,我们之所以不能悟道,就是没有决心和长远心,若是有二祖那种决心和长远心的百分之一、十分之一,我们今生决定能够悟道。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