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108]

  • 太虚大师: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佛[107]

  • 时间看人品,小事见人心![123]

  • 福报从哪里来?高僧们这样回答[121]

  • 直线做事,曲线做人,读懂受益[100]

  • 人生如水,修行为境![125]

  • 深种善根,用心经营[145]

  • 从虚云老和尚的“持戒”日常,[108]

  • 阿罗汉内心的境界[128]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道安(4)[179]

  • 找寻年轻人“挤爆”寺院的答案[155]

  • “生性凉薄”的人,请深交一辈[137]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让你的生命活的像个生命
     
    [ 作者: 本性法师   来自:网络   已阅:1779   时间:2021-5-25   录入:wangwencui


    2021年5月25日    佛学研究网

        在我眼里,生命,是人生的眼珠。在我心里,生命,是人生的心脏。有许多人,活着,生命却死了。有很多人,死了,生命却还活着。

        从小以来,闻惯了生,见惯了死。似乎,于日常中,对生命的形象与印记,有了点麻木。但我知道,这不是一个宗教界人士应有的情怀。

        在这世界上,活着的生命有多少?无人可知。我们,一不小心,多少生命丧生于我们脚下。一场战争,一场海啸,一场地震,一场火灾,一场政治劫难……谁能知道,又有多少生命丧失。生命,在这,基本生存权都无法保障。即便,得以生存,那么,自然、社会、生命之间、生命本身,对生命的逼迫,也无时无处不在。这些,佛陀喻之:火宅。于火宅中,生命,被焦烤煎熬着,生、老、病、死、苦、空,既不得自在,更没有了尊严。

        虽然,我们的生命,活的不像生命。但是,我们是一条活生生的生命。佛性,孕在我身。佛芽,终将长出。佛果,终将结成。我们,没有理由不让生命活的像个生命。

        让生命,活的像个生命。

        怎样才能让生命活的像个生命呢?

        我想,起码要有如下三大因缘——

        一、先求佛

        作为凡夫,我们无需怀疑这世界有超人间的力量存在,也无需质疑这人间有圣者存在。虽为凡夫的世界,但真理总是存在的,人间的道德标准也总是存在的。相信或坚信,并不妨碍我们什么,却为我们建造起了一道堕落与沉沦的最后防线。

        怎么求佛?无秘诀,但有虔诚、止恶、发愿的心与行就好。

        二、次求人

        这世界,因缘的,互相联系的,大家是命运共同体。别以为离开了别人自己也行,那是不可能的。自己的成就,要靠别人成就,别人的成就,也要靠我们共襄盛举。我自出生以来,我不敢想象,如没有了别人,我今天会在哪里!会怎样!因此,帮助别人是件很义务的事,很应该的事,没什么了不起,其实质——也是在帮助自己。而求人,也不是件多么可怜、可耻或可怕的事,谁不求人,你没求人指个路、让个路吗?你没求人砌块砖、盖块瓦吗?

        怎样求人?也无秘诀,但能做到广结善缘、为善最乐、坦荡宽容、慈悲宽恕则可矣。

        三、再求己

        都靠佛,都靠别人,那我们自己干什么呢?因此,除了求佛求人外,佛教强调,要发掘自己的内在心源之力,也叫内力吧。没有内力,如何与佛力、他人之力相辅相成而相应呢?那么,我们有无内力?答案是:我们既有佛性,这便是内力的无穷之源。

        怎样求己?更无秘诀,但自精进,但自忏悔,但自清净,则必超越自我,而成大我矣,如此而已。

        我常想,生命是多维的。

        因此,之于生命,我们的权利与权益,也是多重的;而我们的责任与义务,也是多面的。我们的希望与欢乐,也是多方的;而我们的失望与沮丧,也必是多层的。宇宙的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就是这样一个万花筒、多棱镜,体现与折射着大千世界的千姿百态。但,无论如何,自己的生命只有一个,何以能够自我轻蔑、自我轻视、自我不关心、自我不爱惜……

        那么,就让我们,把生命活成生命!

        就让我们,把生命活的是个生命!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佛法世法之界别[166]

  • 生命就是一件最好的作品[240]

  • 什么是外道?[256]

  • 静波法师:禅宗并非鼓励人们空谈佛法|2023黄梅禅文化论坛[371]

  • 生命中没有巧合!你经历了什么,代表你的能量频率在哪里共振[490]

  • 人与人之间,有“因”必有“缘”[443]

  • 接纳,是生命最好的温柔[455]

  • 植树节|佛教与树,原来有这样的因缘[565]

  • 幸福源于善欲,因缘决定命运[485]

  • 佛悟道悟了什么[553]

  • 佛大战“六师外道”[629]

  • 云淡风轻看结果,全力以赴求因缘[504]

  • 人与人间的相处,有“因”必有“缘”[531]

  • 性格背后有因缘,缺点背后是苦难![609]

  •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当下改变[680]

  • 生命如海,心静才能领略大海的宁静[686]

  • 恐惧因缘生,恐惧因缘灭,解除恐惧最有效的办法[666]

  • 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868]

  • 佛法是怎样看待“人性”的?[721]

  • 祸福由因,改变在缘[72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