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人生需要五面镜子![112]

  • 当你有这几种征兆的时候,说明[106]

  • 成年人的放下:一半是理解,一[117]

  • 欲为苍鹰,勿与鸟鸣[140]

  • 做人的最高境界:“四不尽”[127]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170]

  • 人生要自在,四在四不在![164]

  • 你的情绪,就是你的能量![172]

  • 当你经历后才明白的6个道理[175]

  • 熟悉又陌生的“禅”:禅之四义[130]

  • “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184]

  • 《柱间史》中的五台山信仰——[165]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4大德专辑 >> [专题]a4大德专辑 >> 正文


    佛学的本质是什么,看完恍然大悟
     
    [ 作者: 太虚大师   来自:网络   已阅:2238   时间:2021-5-19   录入:wangwencui


    2021年5月19日    佛学研究网

        佛学的本质,就是佛陀所说明的宇宙事事物物之真相。约分四段:

        一、有情无始缘起事。有情者,即有生命的生物。唯物论以生命之原始为物质的,神造说者以生命之原始为神造的,其实不然。假使问,物质谁造的?神是谁造的?均仍不能解答,则仍必归之于无始。故佛学直从有情生命而曰无始。然显现其生命者须有藉乎缘,缘即是合乎生命显现的关系条件。

        二、诸法唯识变现事。佛学以万事万物之事理曰法,但这一切事理,悉是唯识所变现。唯识变即是事,唯识现即是理。这识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八种,以阿赖耶识为根本。万法约分二端,即各别事与共通理。常人知识上,只有错或不错之共通理,至于个别事,非佛学的现量智不能证明。

        三、人生无我所显真理。由前明白了有情无始缘起,在佛学上即名人生无我,谓人生之现起,由多缘会合而组织成功的。如化学谓十五种元素,生理学谓生理机关及细胞组成,佛学则谓五蕴四大三十六物合会而成。且成人时亦刹那变化,念念生灭,如旋火轮连续不断。知生时已早灭,未生在未来,此中无有我可言,故云无我。如化学谓十五元素或细胞等,因呼吸之间已转变无量,在此呼吸相通的元素中,觅我了不可得。若元素是我,则元素遍宇宙,全宇宙皆是我,不是,则全宇宙皆不是我。那么我究竟是什么呢?就是前说的无始缘起。明白他是缘起的无始无终的,这就是所显真理。

        四、宇宙无实所显真理。实有自体曰实,宇宙诸法在事实上皆唯识变现。而实事不是平常人所知得到的,不是思想言说可以表现的,一落思想言语,即合于伦理的范围。如曰杯子,则全世界所有之杯皆包其内,只是人心上共同之理。全宇宙的事是唯识变,识变则无实体存在。往往有一般人追求他的第一因,终不得结果。今明白是众缘而成,即众缘亦不可追,上上推之无始,下下追之无终,即当下一刹那,明他是依众缘起,即是所显的真理,即成无障碍的法界。一微尘遍全宇宙,全宇宙摄一微尘,若觉悟到此,即证得大自由大平等的大安乐。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中国人的四大天规和九大定律,违反必有灾![306]

  • 有心世道之人,咸皆提倡佛学[503]

  • 禅的本质与内涵[891]

  • 很多人分不清儒学和佛学[1308]

  • 佛学的人生道德[1265]

  • 佛学是内学 学佛是内求[1201]

  • 浅谈譬喻在佛学中的运用[1970]

  • 佛学与美学[2409]

  • 科学、哲学与佛学的时间、空间、物质观[2967]

  • 佛学和学佛要分清楚[2294]

  • 浅谈魏晋时期玄学对佛学的影响[2180]

  • 佛学与人生修养[2647]

  • 朱熹与佛学[2090]

  • 梁漱溟的佛学思想[2104]

  • 佛学的基本理解[2242]

  • 论康有为、谭嗣同对佛学的共同关注[1961]

  • 中国佛教禅观的本质与特色[2260]

  • 关公文化与佛学[2373]

  • 王阳明对佛学的批判[3157]

  • 心理学视角的佛学世界[3159]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