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101]

  • 人生要自在,四在四不在![114]

  • 你的情绪,就是你的能量![113]

  • 当你经历后才明白的6个道理[104]

  • “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104]

  • 《柱间史》中的五台山信仰——[122]

  • 菩提达摩所传的禅学和在中国的[129]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①[121]

  •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三候:海棠[142]

  • 格局大了,你就顺了[130]

  • 如果事与愿违,等一等也没关系[123]

  • 思维的宽度,决定人生的高度![13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2佛教文学 >> [专题]d2佛教文学 >> 正文


    最透彻的人生感悟,就一个字!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989   时间:2021-5-10   录入:chengshangyun

     

    2021年5月10日  佛学研究网

        人这一生,被人懂,是幸运;有人懂,是幸福。

        最透彻的人生感悟,就一个字——懂!

        1 懂尊重

        懂得尊重别人,是一种不由自主的高贵人格的自然流露。

        懂得尊重的人,总是让人舒适温暖,如闻淡淡幽兰,如睹春日青山。

        懂得尊重朋友的隐私,不嘲笑,不散布。

        懂得尊重亲人的关爱,不厌烦,不逃避。

        懂得尊重孩子的思想,不强势,不打击。

        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即使是家人也要表示感谢。

        懂得尊重别人的选择,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我们无权干涉。

        懂得尊重别人的习惯,喜好不尽相同,才有个性差异特色。

        懂得尊重不同价值观念,对错涵盖不了世界,不评论,多理解。

        懂得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不尊重别人的人,永远也得不到尊重。

        尊重不是客套,不是礼仪,更不是虚伪。

        懂得尊重是一种温暖的距离,没有伤害,只有感动。

        懂得尊重是一种平等,不俯望不仰望,不卑也不亢。

        懂得尊重是一种修养,知性而优雅,将人格魅力升华,大爱无声挥洒。

        2 懂让步

        让步,不是懦弱,而是和蔼可亲的性格!

        让步,不是退缩,而是为人处事的原则!

        世间的理争不完,争赢了孤家寡人;情义的事道不尽,懂让步便得人心!

        朋友之间,如果你懂让步:不会因为利益,而丢掉信任;不会因为矛盾,而各奔东西。

        正因为彼此懂得,朋友的手才越握越紧!

        亲人之间,如果你懂让步:对父母不会顶撞,会顺着来;对手足不会冷漠,会去关爱。

        那血浓于水的情,永远根连根,心连心!

        感情之间,如果你懂让步:看穿一个人心事,是因为太了解;

        原谅一个人犯错,是因为舍不得;包容一个人性格,是因为情太深。

        无论何种感情:因为懂得让步,所以慈悲;因为懂得让步,所以宽容;因为懂得让步,所以收获感情。

        3 懂付出

        在人生的赛场上,如果你想得到什么,必须先有所付出。

        遗憾的是,许多人在生活的火炉前不知廉耻地说,“火炉啊,给我一些热量吧,我会给你增加木柴的。”

        农夫在地里许愿:“佛啊,如果今年你给我一粒粮食,我保证明年会播下种子,辛苦耕耘。”

        但是佛祖并不遵循这样的规律。

        只有春种一粒粟,才能秋收万颗子。

        农夫只有在春天播下种子,秋天才会有丰收;在庄稼丰收之前,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

        如果你想生活赐予你什么,首先你必须得先付出。

        如果你在剩下的人生之路上牢牢遵循这个规律的话,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当你付出之后,这个世界将告诉你,你会物有所值,你会收获到更多。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有意义。

        4 懂珍惜

        这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已经失去的东西,而是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有一个诗人,才华横溢且家境富裕,妻子美丽温柔,儿子聪明伶俐,但他怎么也感觉不到快乐。

        他请上帝帮他找回幸福,上帝先夺去了他的财产,再带走他的妻儿,最后拿走了他的才华,诗人痛不欲生。

        过了一个月,上帝把这些又重新还给了他,诗人搂着妻儿,长久地跪在上帝脚下,深深地致谢,感谢上帝赐予他幸福。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上帝做的唯一的一件事,就是让诗人看到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幸福其实很简单,只要尽情的享受现在拥有的一切。

        只是我们拥有的时候,要懂得珍惜。

        做一个懂得珍惜的人吧,珍惜才能感知幸福,惜福方能留住幸福。

        5 懂选择

        一个鸡蛋,非常天真的和石头在一起了,磕磕碰碰,弄的自己身上伤痕累累,但鸡蛋一直坚持着,终于有一天鸡蛋受不了了,离开石头。

        后来鸡蛋遇到了棉花,棉花对鸡蛋的每一个拥抱都是那么的温暖,鸡蛋的心暖暖的,鸡蛋才明白:不是所有努力坚持和忍耐就能换来温暖的。

        要懂得选择,选择对了,就会变的很轻松很幸福。

        再优秀,也得选择识货的人。

        再付出,也得选择感恩的人。

        再真诚,也得选择有心的人。

        再谦让,也得选择珍惜的人。

        6 懂人情

        所谓人情,就是感情上有来有往。

        如果每次都是你朋友在盛情邀请,而你自始至终表现得不冷不热,你朋友见状也会熄灭满腔的热情。

        如果你朋友事事惦记着你,与你有福同享,但你遇到任何事总是把他晾在一边,你朋友心里的滋味必然不好受。

        在不计较得失与付出前提下,人情是双方都乐意为此付出。

        “我相信友谊,并且愿意首先表示出我的友谊。”在《教父》中,第一任教父对来寻求帮助的商人如此说道。

        我们一生中会遇到无数人,许多都是擦肩而过,但总有那么几个驻足对我们示以善意。

        如果我们想让这份相识相交延续下去,也不要忘了表达自己的善意。

        人情就是,我赠你三月春光,你予我四月桃花,世间真情能长存莫不因此。

        世间无论什么关系,是工作伙伴、是知心朋友还是互许终生的情侣,想要长长久久地维持下去,都离不开以人情换人情。

        懂得人情。彼此的世界,才会因为对方的路过,草长莺飞,春暖花开。

        一个“懂”字,说起来非常简单,做起来其实很难。

        一个“懂”字:包含了多少理解与沟通,包含了多少妥协与忍让,包含了多少关心与惦记,包含了多少灵犀与共鸣!

        大千世界,被人懂,是幸运;有人懂,是幸福。

        懂尊重,才有尊敬;
        懂让步,才有天空;
        懂付出,才能得到;
        懂珍惜,才配拥有;
        懂选择,才得人心;
        懂人情,才会做人。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成年人的放下:一半是理解,一半是算了[76]

  • 有一种缘分叫:明明相爱,却彼此伤害[435]

  • 幸福源于善欲,因缘决定命运[308]

  • 欣赏自己,就是幸福的开始[334]

  • 人生幸福的奥秘,不要一味索取,而是学会布施[516]

  • 心灵的换位![522]

  • 够得着的幸福,才是你的[542]

  • 人际交往,四个万能法则,很实用[596]

  • 活好今天,别让幸福过期[664]

  • 人生没有不幸福,只有不知足[576]

  • 人生需要这三个知己![643]

  • 对自己慈悲是很重要的修行[1076]

  • 人生的三苦三累,熬过方有福[762]

  • 世界名著最动人的10句话,说尽人生况味[821]

  • 无事心不空,有事心不乱,大事心不畏[1109]

  • 保持幸福的6个小习惯,胜过无数大道理[2296]

  • 真正的幸福:身上没病,心里没事![922]

  • 幸福的底线![928]

  • 经一事长一智,遇一人懂一人[952]

  • 降低幸福的门槛[109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