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9日 佛学研究网
假如说大乘佛法如同盛开的百花,菩提心就像蜜蜂采集的花蜜。
花蜜是百花的精髓,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精髓。
要想实实在在得到这个精髓,应该从哪里开始修持?
要从“知母”开始。
如何才是“知母”?
我们知道母亲的名字、生日、身高和体重,是不是就算“知母”了呢?
这并不足够!
“知母”的真正含义就是深刻感受到母亲的恩德。
道理何在呢?
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想依靠对我们无恩无缘的生命而生起菩提心,这是相当困难的。
如果从自己的恩人开始观修,菩提心则容易生起。
那么,这个世界上,谁对我们的恩德最大?
莫过于自己的母亲!
就像一首动人的歌曲所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其中“只有”两个字非常贴切,点明了母亲对我们的恩德超过世上的所有人。
具体来说,母亲有哪些恩德呢?
住胎时
我们可以从住胎时开始回想——自己所拥有的人身,不是从地里生长出来的,也不是从天上飘落下来的,每个人的生命都从母胎诞生。
当我们还是一个未具人形的胎儿时,母亲对我们就有巨大的恩德——我们赖以生长的一切营养,全部来自母亲。
母亲因为怀着我们,会有很多难受的妊娠反应,比如经常呕吐、腰酸腿痛、行动不便等。
为了避免伤害我们,母亲会舍弃平常爱吃的各种美食,让自己的生活受到各种限制。
当我们出生时,母亲忍受了难以想象的剧烈疼痛。医学上说,生育的疼痛是人类能够忍受的疼痛极限。
出生后
从我们出生以后,发育、成长全都依赖母亲。
母亲为我们付出了千辛万苦:
为我们做饭,然后一口一口喂我们吃;
为我们穿衣、洗澡,把我们的大便、小便擦拭得干干净净;
晚上哄我们睡觉,夜里起来为我们盖被子;
生病了抱我们去医院;
教我们走路、说话;
教我们做人的道理,纠正我们的不良行为,还要随时随地保护我们不受伤害。
在这个世界上,最辛苦的工作就是做一位母亲。
如果没有母亲的呵护,幼小的我们恐怕一天也无法生存。
世间最大的恩情莫过于救命之恩,而母亲正是我们千次万次的救命恩人,这样看来,谁的恩德能超过母亲呢?
恩德重大
母亲不仅在生活上给予我们帮助,更赐予我们修学佛法的机会。
譬如说,现在社会上堕胎的现象非常普遍,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胎儿被残忍地剥夺生命。
如果当初母亲把我们堕掉了,我们连做人的机会都没有,更不用说听闻佛法了。
单从这个角度想,母亲的恩德就无与伦比,我们的暇满人身是母亲给予的。
之后,又依赖母亲的养育长大成人,有机会听闻、修持佛法,走上解脱大道。可以说,这一切都是母亲赐予的。
感念恩德
深深感念母亲的恩德,只靠断断续续的潦草回忆是达不到的,要反反复复地观修。
观修得越细致、越持久,感恩之情越深切、真挚,对菩提心的体证才能越真实。
修持菩提心必须要结合日常生活。
现在很多修行人非常希望发起菩提心,但总是难见成效,就是因为他们的修行脱离了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修持菩提心的机会数不胜数,成效也事半功倍。
我们的母亲就是一个最好的对境。
如果把母亲的付出全然忘却,对母亲的恩德无动于衷,所谓的慈悲心都是虚伪的。
正如顶果钦哲仁波切在《心灵之歌》中所写:
我最亲爱的父母,我致上最高的敬意!
您们给了我生命,赐给我珍贵的暇满人身,
从婴孩到现在,您们一直用爱来照顾我,
为我引见真实的上师,
感谢您们的慈悲,我才能够接触解脱之道。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