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日 佛学研究网
把别人看在眼里
现在很多学佛人都有这个毛病。
比如说,今天是殊胜日,一个没有学佛的人看到别人吃肉,或者没有过午不食,没有任何想法。但你吃素很多年,尤其是今天是殊胜日,你今天受了八关斋戒,而他学佛二三十年,可是今天吃肉了,也没有做到过午不食,你对他就有看法。你今天的修行全部变成了衡量他人的标准,要求别人达到这样的标准。这样还不如不学佛。
学佛学到的一切都要对准自己,不是用佛法来观察别人。六祖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修行非常好的人,一举一动、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不离开觉知,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但我们有些人,对自己没有觉知。自己的习气是什么样的,自己对别人怎样说话,态度是什么样的,自己的姿势是什么样的,都毫无觉知;用所学的东西观察别人,却特别敏锐。这样的人学佛,没有幸福感,所看到的都是别人没有达到他的标准,他眼里没有一个好的佛弟子。
学会照镜子
学佛就像照镜子一样,你照镜子,是看自己的样子。佛说的道理、佛说的例子,佛说修行方法,就是镜子。对照自己的身口意,对照自己的修行心态,跟佛所说的有多大差别。另外,佛还告诉我们,我们的本心也是一面镜子,本心是清净的,用这面镜子观照自己的颠倒、妄想、分别、执着。在镜子面前看看自己的皮肤怎么样,才去比较一下别人的皮肤。这样,别人也可以当做借镜。目的,还是回到观照自己身上。而不是更多地发现别人的习气和缺点,却不观照自己。
归根结底,学佛是教育自己、纠正自己、调伏自心、觉醒自心。我们应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佛法。别人怎么做,我们管不了,如果我们有菩提心,可以通过念佛、通过佛法回向给他,希望他好。
总之,在生活中修行,首先是接受佛法的教育越多越好。第二是自己调伏自己,有自知之明,认识自己的不足、缺点、不好的习气,才容易控制住自己,才会接受他人对你的批评。
佛法的最终目的是降伏自己的我执,如果他人帮助你降伏我执,应该感到欢喜。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