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余生最好的活法:苦而不言,喜[134]

  • 生活是一部难念的经,不懂它的[16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道亮[121]

  • 中国禅学思想史|印度禅及其初传[113]

  • 活明白了,就不会惯着任何人[167]

  • 忏悔,是修行人人生必要的修行[114]

  • 佛学基础:有情之身心[105]

  • 你今生的22个灵魂课题[185]

  • 一个人走上坡路的迹象:藏[158]

  • 秋天可以耕种什么?种福田![144]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愍[155]

  • “道场”略考——以佛教典籍为[110]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2佛教文学 >> [专题]d2佛教文学 >> 正文


    做一个善忘的人,与不愉快和解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862   时间:2021-4-28   录入:chengshangyun

     

    2021年4月28日  佛学研究网

        多一些宽容,让一些琐碎和怨恨远离我们,我们的心胸会更加开阔。

        01 知忘是非,心之适也

        “忘足,履之适也;忘腰,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这句话来自《庄子·天地》。

        说的是,忘掉外界无谓的是非纠纷,忘掉无伤大雅的小吵小闹,让心及时释放重负。

        著名作家木心曾分享一个故事:

        有一次他乘坐长途车,跟他同车的一位男青年,穿着朴素,面容清秀,却望着窗外的雨黯然神伤。

        忽然这位男青年扑在前座的椅背上啜泣,还不时地长叹,摇头。

        下车时,木心特地留意着男青年:只见他缓缓地走向渡江码头,边走边旋转着伞,挥转成一个个圆圈,还应和着伞的旋转吹口哨,头也跟着有节奏地晃动。

        这前后完全不同的心情,让木心明白:总以为人是一个容器,盛着快乐和悲哀。其实人是导管,快乐流过,悲伤流过。

        做一个善忘的人,与不愉快和解。

        02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庄子在《人间世》中说到:“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面对无可奈何的事,与其愁眉苦脸,不如认为它是命中注定,安然地接受。

        随遇而安,不是消极懈怠,也不是行尸走肉,更不是自甘堕落,而是先让自己心静下来,再慢慢找出方法,走出困境。

        坎坎坷坷人生路,坦坦然然随遇行。

        03 盛极必衰,乐极生悲

        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人生最忌讳的,就是求圆满。

        事情一旦走到顶端,就会朝相反的方向发展。

        曾国藩给自己的书房取名求阙斋,意思就是居安思危,持满戒溢。

        凡事不能太满,花未全开,月未全圆,才是人生最美好的境界。

        04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人生在世,生活中有着许多的不如意,这一切都是因为人内心膨胀的贪欲所造成的。

        倘若觊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便会惹得一身黑。

        我们要学会放手,学会知足,学会制止贪欲。不向不该伸手的地方触碰,自然会一身清爽。

        陈忠实在《白鹿原》中说过:“自信平生无愧事,死后方敢对青天。”

        人生多歧路,但若是我们自身就正直,没有做过不该做的事情,那歧路也会变成通途。

        05 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

        凡事没有对比就没有对错之分。

        人生处处有比较,关键是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

        只有把自己放到人群中才能看到自身的问题,否则就会陷入盲目之中。

        当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便可以在对比中不断寻求进步。

        并且只有懂得换位思考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学会以积极的心态进行比较,接受他人观点,才能让自己的心如一片汪洋大海不会轻易就起波澜。

        06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长短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很多外行人根本看不出什么道道,只能拾人牙慧,人云亦云。

        以讹传讹,很多事情,就是这样传来传去,最后变得面目全非。

        就像矮子在台下看戏,哪里看得到台上在演些什么呢?只不过跟随别人说好就好,说坏就坏。

        做人说话办事,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主见,不能跟风盲从,人云亦云。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42]

  • 人生,往前看,别回头[237]

  • 生活需要松弛感,太用力的人走不远[409]

  • 生活于趣味之中才有价值[572]

  • 独处,是一个人最昂贵的自由[921]

  • “不反弹”,一个人的人生就自然地顺了。[635]

  • 与自己和解,是一生的修行[610]

  • 成年人的放下:一半是理解,一半是算了[1191]

  • 养心四宝:善忘、少怨、不比、寡思[727]

  • 到了一定年纪,不会管理自己,所有养生都是徒劳[934]

  • 不必讨好这个世界,只需要跟自己和解[910]

  • 人,不能让心情生病[1040]

  • 人到中年,最好的养生是“善忘”[1107]

  • 酒瓮里的真相[1467]

  • 放下心中千斤重担![2199]

  • 一行禅师:与自己最好的和解,是陪那个内心的小孩长大[2408]

  • 接受平凡,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2381]

  • 禅悟:人生三忘,忘年,忘言,忘烦[1727]

  • 修行:唯有适度,方能无悔[2707]

  • 世界正在偷偷奖励善良的人[250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