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上、止、正,老祖宗三种大智慧[103]

  • 管理健康最好的方式:放下破事[113]

  • 中国十二时辰,诠释了我们的一[124]

  • 渡人是一种格局,渡己是一种智[182]

  • 学会给自己“刹车”[132]

  • 8个心灵成长与自我疗愈法则:我[104]

  • 接纳,是生命最好的温柔[148]

  • 禅宗的起源及其在印度的流传[145]

  • 作为一个修行人,你是否做对了[126]

  • 白话《梁高僧传》丨昙无谶②[110]

  • 去靠近滋养你的人[159]

  • 人性的错误,就是赢了利益,输[146]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4大德专辑 >> [专题]a4大德专辑 >> 正文


    9位高僧的念佛诀窍,学起来!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2284   时间:2021-3-17   录入:wangwencui


    2021年3月17日    佛学研究网

        1、善导大师:长跪念佛

        《佛祖统纪》中谈到唐代善导大师精进念佛的记载如下:

        唐代善导大师,莲宗二祖也。因见道绰禅师净土九品道场,喜曰:“此真入佛津要,修余行业,迂僻难成,唯此法门,速超生死。”于是,精勤礼念。旋至京师(今西安),激发四众。

        每入室长跪念佛,非力竭不休。虽寒冬亦须流汗,以表至诚。常念佛一声,有一光明从其口出,十至百千,光亦如之,人皆能见。出则演说净土法门,无暂时不为利生事。三十余年,未尝睡眠,除沐浴外,从不脱衣,护持戒品,纤毫不犯,绝意名利,离诸戏笑。每自独行,不与人共,恐谈世事,妨修道业。
     
        三衣瓶钵,躬自持洗,好食供众,粗恶自奉,乳酪醍醐,皆不饮啖。所有衬施,用写阿弥陀经十余万卷,画西方圣境三百余壁,修营塔寺,然灯续明,终岁不绝。道俗从化者众,有诵弥陀经十万至五十万遍,日课佛名一万至十万者,其间得三昧,生净土者,不可胜纪。
       
        (预知时至)忽谓人曰:“此身可厌,吾将西归。”乃登寺前柳树,向西祝曰:“愿佛接我,菩萨助我,令我不失正念,得生安养。”端身立化。

        2、怀感法师:暗室厉声念佛

        怀感法师,初习“法相宗”,后遇善导大师,教以虔诚念佛,三年便证念佛三昧。著《净土决疑论》,教人暗室念佛,闭了光源,厉声大念。

        他认为:修行的人,要断绝视听,心舍俗缘,擒住乱心,注想于佛,易得三昧。
     
        3、道绰大师:豆儿念佛

        唐代的道绰大师,14岁出家,初习经论,事瓒禅师学禅。后见昙鸾师碑,读毕大生向往,从此崇净业。坐常向西,六时礼敬,口称佛名,日以七万为度。当用麻豆而为数量,一称名,便度一粒。

        天天如此,积数百万斛。

        各地望风成习,后世效法的人,不可胜数。

        4、正诚大师:高声念佛,至通身流汗

        《净土圣贤录》三编中记载的近代正诚大师的念佛事迹如下:

        近代正诚大师,姓朱,江西弋阳人。家贫,常念佛求生西方,俟奉养无依外亲丧葬毕,已68岁,始克携子出家,修持益力,在山13年,从不倒单。凡念佛必高声,常念至通身流汗而后止。

        人嫌其噪,每呵之。同戒常劝小声,免讨人厌,(他)虽念笑称是(答应),至念时依然高声而不自觉。常在寺旁松下念佛,或对山静坐,每见佛像立山顶,呼人看,则(他人)不能见也。忽自知时至,说偈,端坐念佛而化。

        5、中峰明本禅师:“三时系念”

        元朝中峰明本禅师,禅净双修。尝言:禅者,净上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有净土诗一〇八首行于世。他认为,末世众生,性多荒怠,喜简畏繁,而倡导“三时系念”。那就是:晨朝、日中、日没三时,令行者不生苦感。隐含“有、空、中”三教义。系念一处,想于西方。

        6、宗本法师:“三字资粮”念佛

        明代释宗本禅师,年十五出家,彻悟性宗,专修净土。撰《归元直指》一书,说“欲生净土,须办净土资粮——信、愿、行三字”。

        有偈言:

        从是西方进,迢迢十万程

        资粮若具足,何愁去不成

        至于念佛规则,主张不受拘束。或高声念、低声念、流水念、顶礼念、摄心念、参究念、观想念、轮珠念、行道念、住立念、静坐念、默念、明念,千念万念,皆同一念。

        7、憨山大师:“以毒攻毒”念佛法

        明代德清大师,晚号憨山老人,是禅净相融的大德。

        他认为:

        参禅要离想,念佛专在想。以众生久沉妄想中,离之实难。若将染患而变净想,是以毒攻毒,转换方法。故,参究难悟,念佛易成。若果为生死心切,移参究心而念佛,何患一生不了生死!二六时中,单将一声阿弥陀佛横在胸中,念念不忘,心心不昧,把一切世事,都不思想。若遇逆顺喜怒烦恼境界,心不安时,就将这一声佛,提起一逼,即见烦恼当下消灭。若念佛消得烦恼,便可了得生死。

        8、紫柏大师:梦中不断念佛

        明代的紫柏大师,认为:

        真心念佛人,于欢喜烦恼中,必然念佛不间断。是以烦恼、欢喜,都动他不得。今人合眼睡时便忘了,如此念佛,念数十年也没有用。直须睡梦中念佛不断,方有出苦分。若睡梦中不能念佛,一开眼时,直奔佛前,痛哭流涕(进行忏悔)。如此做数十次,自然大昏睡中,佛声即不断了。人生如觉,人死如梦。梦中念佛的人,临死自然不乱。

        9、妙善禅师:“谁念阿弥陀佛”

        民国时期的妙善禅师(人称“金山活佛”),行、住、坐、卧,只有一句佛号。他经常彻夜在山上高声唱佛……他念的佛号,与人不同。

        古今专修净土的人,都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或“阿弥陀佛”,活佛他却别致,他念佛是念“谁念南无阿弥陀佛”八个字。而且,他念这句佛号,还有一种腔调,有节拍、有音韵,并不是普通人念佛,口有喃喃。

        说明白一点,他是(高声)唱佛。他唱的那个调门,既不像梵呗,又不像寺庙丛林里拜愿的腔调,他是独创一格。

        他的唱法是:“谁……念……南……无……阿……弥……陀……佛……”若用木鱼、引磬合起来,是一锤木鱼,两锤引磬,恰恰是两眼一板。

        这是他领众拜佛的明堂,拜一拜,就这样唱一句。若是问人家念佛,就只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不过念的句子,还是有抑扬高低的声音,假设他一个人唱佛,那就要带上一大节尾巴:“谁……念……南……无……阿……弥……陀……佛……如……来……世尊……是活佛。”

        他这样的唱佛,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算得是禅师的“不二法门”。

        他唱的佛号,好听极了!嗓子像洪钟一样响亮,每一个字唱出,都有旋律,其音幽雅,有如溪声流水一般,余韵不尽,使人听了尘念顿消,身心轻快。

        禅师的这一句“谁念南无阿弥陀佛”,带给我们许多的启示。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佛在念我,不是我在念佛[366]

  • 我们念佛为什么不能感应?[354]

  • 念佛的正功夫和助功夫[506]

  • 一心念佛,具足六度[542]

  • 念佛与修菩萨行[496]

  • 念佛的时候,你有没有做这样的观想[598]

  • 有关念佛的三个困惑,你是否也有呢?[607]

  • 我们为什么念佛?[734]

  • 念佛的时候,你有没有做这样的观想[789]

  • 用念佛来耕耘菩提心[723]

  • 念佛好还是参禅好,在于个人是否相应[749]

  • 念佛的时候,你有没有做这样的观想[681]

  • 每日念佛多少比较好[1182]

  • 当以至诚念佛为事,勿存见佛见境界之心[1641]

  • 念佛须知了生死[1801]

  • 念佛的心态——感恩心、快乐心与信心[1316]

  • 念佛人的生活“主心骨”[1430]

  • 念佛好,还是念观音好[1720]

  • 时时微笑念佛,每一念都改造命运[2085]

  • 念佛与修行漫议[1849]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