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余生最好的活法:苦而不言,喜[134]

  • 生活是一部难念的经,不懂它的[16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道亮[121]

  • 中国禅学思想史|印度禅及其初传[113]

  • 活明白了,就不会惯着任何人[167]

  • 忏悔,是修行人人生必要的修行[114]

  • 佛学基础:有情之身心[105]

  • 你今生的22个灵魂课题[185]

  • 一个人走上坡路的迹象:藏[158]

  • 秋天可以耕种什么?种福田![144]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愍[155]

  • “道场”略考——以佛教典籍为[110]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4佛教历史 >> [专题]b4佛教历史 >> 正文


    大愿法师——走出时间的误区
     
    [ 作者: 大愿法师   来自:网络   已阅:2803   时间:2021-3-14   录入:chengshangyun

     

    2021年3月14日  佛学研究网

        没有开悟以前,我们的心一直在妄想,不是试图延长过去,就是企图招引未来。

        事实上,活在当下就是具足一切,具足三世。

        对于凡夫众生来说,当下才是最实在的,离开当下,无论怎样努力都是不切实际,徒劳无功罢了。

        如何理解?我们来看马祖道一禅师启发白丈怀海开悟的公案。

        百丈怀海没有开悟之前,是马祖道一的侍者。

        有一天,吃过晚饭,师徒两人在山上经行。刚好有一只野鸭子飞过来,马祖道一禅师就问百丈海:“那是什么?”

        百丈怀海回答:“那是野鸭子。”

        马祖道一禅师又问:“它到哪里去了?”

        百丈怀海回答:“飞过去了。”

        话音刚落,马祖道一禅师就抓住百丈怀海的鼻子,死劲儿一拧,百丈怀海痛得失声大叫起来。

        马祖道一禅师趁机启发他说:“何曾飞过去了?”

        这样一说,百丈怀海就醒悟了。

        大家不要认为开悟很难,一定要经过百千万劫难,经过苦苦的修行才能开悟,其实如果我们准备好了,当下就可以开悟。

        百丈怀海悟到了什么?悟到了真心本体。野鸭子飞过去了,外在的境界虽然在变化,但是我们能够觉知的心,它不生不灭,没有来去之相,就在一切时空里面,只要开启它就好了。

        百丈怀海说这只野鸭子飞过去了,就是把外在的事物累积在记忆里面成为一种知识、一种印象,就是过去心,就是一种障碍。

        道一禅师拧他的鼻子,让他在这个痛彻心髓的感受之中清醒过来,把他的心由过去拉到当下来。当下怎么样?

        当下他很痛,他能够觉知到自己很痛,他的身心就统一了。

        这时,马祖道一禅师再指点一下,对他说“何曾飞过去了”, 其实就是让他在一切境界里能够作主,反省一下自己的真心是不是飞过去了。因为他用的是妄心,所以他的心就跟着野鸭子飞过去,落到印象里面去了。

        鸭子是否飞过去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是否也随着鸭子飞过去了。生活中发生的每件事都会在我们心里留下印象,倘若执著于印象,就会生过去心,而生起过去心就会失去当下心。

        马祖道一禅师之所以要教化、提醒百丈怀海,一是阻断他的过去心,让他马上回到当下;二是让他在剧痛中感受当下最真切的身心状态。

        参禅下手的方法就是不追忆过去,不攀缘未来,也不执著于现在。

        从宗门下来说,过去心根本就不存在,有的只是现在心在回忆,所以过去心是法尘;未来心根本也不存在,有的只是现在心在攀缘,在妄想,所以也是法尘;唯有现在心,虽然也不实在,但是却是我们修行唯一的下手之处。

        所以,宗门下修行的方法是有条件地接受现在心,其余的过去心、未来心都是龟毛兔角,都是妄尘,必须完全否定它们。

        这是讲走出时间的误区。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为什么说地藏菩萨与我们最有缘?[182]

  • 凡事提前五分钟[164]

  • 人生最贵的是什么 ?[238]

  • 心烦的时候,请牢记这三句话[451]

  • 我问人生![585]

  • 十问时间[620]

  • 时间看人品,小事见人心![704]

  • 世界上最昂贵的一种药,仅两个字,治愈无数世人![677]

  • 一语惊醒梦中人!净慧法师谈开悟[1046]

  • 诵经十二步骤都要懂,就能诵到开悟[1173]

  • 2023:别爱太满,别睡太晚,别管太多[805]

  • 被香板打得开悟的老和尚临济禅师[1461]

  • 开悟,就是一个不断内在“清零”的过程![851]

  • 时间比眼睛更会看人[1001]

  • 开悟前“我在活着”,开悟后“我看着我在活着”[1577]

  • 记住这四句话,立即把自己带回真相![1110]

  • 明海大和尚:开悟的体验[1891]

  • 开悟,其实是变得平凡[1356]

  • 打坐,不要被时间空间的观念困住![1233]

  • 眼睛识人面,时间验人心[130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