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2日 佛学研究网
人死并非如灯灭,并不像流星般刹那划过就消失不见,死亡只是脱掉了肉身的色壳,换了件衣服。人的神识,可以转世投胎,可以超越轮回,成佛、做菩萨,也可以继续轮转六道,随业力沉浮。
一个生命从投胎开始,就有了角色设定,就像一只狗很难从狗的意识里跳出来,它一直认为:我就是狗!
人亦如是,我们投胎做人之后,就会坚定现有的生命属性,然后,围绕世俗的生活,打造并极力地维护着,所谓“人”的虚荣和尊严,这就是一个人人格的设定。
我们很难从特有的角色里跳出来,甚至还要把它加固,用财富、地位、学识等标签,来维持这种人格的设定:去证明我是一个成功的人。
因为有了金钱、美貌、名利、地位的支撑,才会让我们在轮回面前,在生老病死和未知的恐惧前,有少许的安全感。
当有一天觉悟了,我们会主动自我拆除人设的堡垒, 甚至弱化生命的性别属性,从我是一个男性、我是一个女性,到唯一皈依佛性。
觉悟的生命会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的肉身,渺小如一粒微尘,在世间停留的几十个春秋,就像投放在炽热沙漠中的一滴水瞬间便会干涸不见。
但人死并非如灯灭,并不像流星般刹那划过就消失不见,死亡只是脱掉了肉身的色壳,换了件衣服。人的神识,可以转世投胎,可以超越轮回,成佛、做菩萨,也可以继续轮转六道,随业力沉浮。
如果我们能认知到本有的佛性,生命将会发生质的改变,我们将从外在的物质的三维空间、四维空间,升华到内心的空间、心灵的世界,然后心灵世界跟佛圆满的世界还能对接。
有了信仰,有了佛教智慧的生命观,不管剧情多么错综复杂,最终都会有一个喜剧的结尾。一个没有来世观念的人,生命本身就拥有极大的缺陷,这种知见本身,就是生命的黑洞,不管怎样去拼搏、挣扎,甚至心有不甘,最后都是徒劳一场。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