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你的心念:宇宙唯一的创造法则[117]

  • 活着,让自己高兴;做人,让别[112]

  • 性价比最高的养生方式[103]

  • 中秋,致我最牵挂的人[146]

  • 让你快速获得宇宙能量的修行秘[174]

  • 中国最狠的33个潜规则,醍醐灌[165]

  • 人品好的人,自带光芒[145]

  • 永远不要指望别人替你撑伞[128]

  • 邂逅秋,邂逅美好[132]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慧亮[151]

  • 有一种风雅,是茶名[113]

  • 南北朝唱导与佛教的中国化[150]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网络学佛有风险:稍不留神就成魔子魔孙!如何预防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2268   时间:2021-2-6   录入:chengshangyun

     

    2021年2月6日  佛学研究网

        现在网络学佛很方便,有很大的好处,这个好处我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有体会。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产生了另外的风险。这个风险在哪里?

        1、只学不修不证:

        网络上关于佛法的知识、见闻很多,有些人贪多嚼不烂,只学知识,而且多数是学二手知识(什么是二手知识,就是看人家经过几道手转贴的,而不去查证佛经原文。事实上,网络上查找佛经原文,这可以说是末法时代学佛的最大好处。可惜很多人不会用)。佛法是要修证的,很多人把网上学佛当做自己的主要学佛方式,而没有时间实修实证,更不去找善智识学习真正的实修窍诀,不懂实修,没有实证,只是口头理论上的学佛者。

        2、传播邪法外道:

        网络传播很快,传播的同时也带来名声的扩大。所以很多人乐于传播有关佛法的东东。但是,很危险的是:网络是双刃剑。正法也是如此传播,邪法外道也是如此传播。如果你缺乏择法眼,随意传播。一不小心就传播了邪法。现在的附佛外道很厉害,很多看起来比佛法还象佛法,比佛陀说的还吸引人,比佛陀说的还神奇。其实佛法本身是很平实的。所以,大家对于那些看起来很神奇的事情,一定要小心。因为末法时代,妖魔外道吸引人的方法,就是用这些所谓的“神奇事迹”。因为末法时代,人心不古,都普遍地有猎奇心理,这就中了邪法外道的圈套。

        3、妄建“道场”:

        在古时候要建个道场是很困难的。但是在网络时代,这就很容易了。其实,建道场是个中性词,大家一定要明白这点。不要以为建道场就一定有功德。为什么?因为道场的核心是传播法义。如果传播的法义不正确,那么建道场反而成罪业。当然,如果你传播的法义是对的,那么建道场就很好了。

        网络道场普遍有几种形式:一是网络QQ群,二是微信群。有的人不仅建了群,而且以群主自居,在群里广说“佛法”,吸引了不少跟随者。这个本身不能说是好坏。但问题是有的人自己对佛法的见解其实很差,或者误入邪法而不自知。因此,建这样的所谓道场,无疑是自招罪业。本来自己有邪见,罪过还小。现在建了群,把自己的邪见到处传播,误人慧命,以善良愿望而做广大恶业,悲乎!!!

        另外一种形式就是建网络论坛。作为坛主斑竹,权力很大,但同样也很危险。关键还是在于坛主斑竹自身的见地水平问题。因为坛主斑竹可以删贴封号,如果你封的是邪说之人,当然有功德。如果是封的正法道理,那你的罪过就大了。或许有的人又说:那我不删也不封。这样呢,还是有可能放纵邪说。岂不是违背了传播正法的初衷?而且,随顺放纵邪说,还是有一些过失的。

        所以,作为群主、斑竹、坛主,提倡或限制某一种说法,风险都是很大的。限制正法和提倡邪说,是一样的地狱重罪,都相当于谤法毁法之罪。限制对邪法邪说的破斥,同样也是毁坏正法和助长邪法之罪。

        因此,办网络学佛道场,风险很大。不要以为自己建了个道场,帮助很多人学佛就有大功德?错!!!功德与否,在于你有无正知正见,是否是正法。若是你自己知见有问题,那就惨了。

        4、随意“护法”,随意供养:

        网络上要“护持”某一法门是很容易的,发个贴就行了。但是,这个‘法门“真的是佛法正法么?很难说的。虽然佛陀说了八万四千法门, 但这世界上还是有更多的非佛法、非正法的法门存在。特别是末法时代,魔作沙门,附佛外道非常之多。某个法门,是不是可以列入八万四千佛法法门之一,真的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特别是有一些看起来非常神奇的、非常玄、非常炫的”法门“,很吸引人,很让人动心,但是很可怕的是,这样的”法门“,往往是附佛外道诱人之说。

        网上供养,虽然方便,但同样如此,风险很大。佛说供养有功德,但要看你供养的对象。最大的风险在于,你供养了一个身穿僧衣之人,但这个人却是附佛外道!!!你供养了一个所谓的道场,但很可能这个道场所宣传的,却是附佛的外道邪说。这两种情况下,你都是以供养之心,而随顺助长了邪说外道。好心办坏事,造下恶业,这不是非常悲哀的事情么?

        说了很多风险,来说说预防的方法吧:

        1、不要贪功德:

        佛法是无所得法。不要以为自己能够做什么功德。梁武帝建了千万座寺院,达摩祖师仍然说他没有功德。这个道理是很深的。所以,不要以为自己建道场、供养法师、供养道场,就有很大的功德。若有功德之心,就难以生起法眼,难以鉴别那些附佛外道。

        2、不要贪“护法”之“功德”:

        很多人喜欢维护自己的法门,特别喜欢维护自己的师门。而且把这个当作”护法“。这其实是一种世俗的心理。是很危险的。护法一词,其实应该叫”护持正法“,才算护法。如果你学的那个法门有问题,或者你跟的师父的见解有问题,你因为世俗之见而去维护,这不叫护法,这叫护持邪法,是和邪说外道一样的罪业!

        学佛不是凭借世俗人情的见解就能够学好的。囿于师门,也是一种风险。古代为什么那么多人去行脚参访?就是要通过对不同大德的说法进行对比验证,最后找到正确的东东。一昧地维护所谓”自家法门“,要当心啊!!!

        3、多读经典,少说话:

        很多人喜欢人云亦云,喜欢随大流。但是,很可惜的是,随大流的东西,往往是有问题的。即使佛陀在世时,也不能让所有的人都信仰真正的佛法;更何况现在是末法时代,那些人很多的法门,那些很热闹的法门,搞不好很可能是附佛外道的法门。所以,不要以人多人少来判断。要依照法义来判断。

        依照法义的根本就是要依照经典。明显违背经典的,当然是错误的。最大的风险在于有一些人似是而非地理解经典,如果你偷懒,只听他讲,不去查看原典,不去思维分析阅读原文,那你就很危险了。

        4,多读佛教界认可的法师和居士的文章:

        佛教界认可的法师和居士基本上都有正知正见,即使他们没开悟,也不会胡说八道,不会有邪知邪见,只是说不出佛法的深层次的含义而以。说些简单的佛理也不会误导信众,不会像那些邪师,尤其是佛教界公认的邪师,邪知邪见,信口开河,胡说八道,毒害众生,毁掉众生的法身慧命。

        所以,末法时代,能够静下心来阅读经典原文,看一些佛教界认可的法师和居士的文章是很难得的。因为快餐文化、速食文化的影响,很多人已经没有耐心去读经典原文了,更不了解哪些是有正知正见的善知识,最后人云亦云,跟着邪师上了魔船,成为魔子魔孙。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福报从哪里来?高僧们这样回答[686]

  • 佛教常识: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2005]

  • 走上坡路的能力[1650]

  • 论大乘瑜伽止观的修证[2015]

  • 百丈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条条藏智慧![3981]

  • 什么样的心态才能感召到财富?有人得到后又破产,为什么?[2015]

  • 庚子农历九月初九,恭迎摩利支天菩萨圣诞日[2577]

  • 可以用“梨”供养佛菩萨吗?师父教你如何以“果”供佛[5065]

  • 为什么要浴佛?浴佛出生十五种殊胜功德,你知道几种?[2964]

  • 注意自己的心,莫要再折自己的福分了!![4384]

  • 广结善缘[3659]

  • 佛教故事丨如何才能改变命运[2522]

  • 佛教中的供养到底怎么做?[2863]

  • 二月二 龙抬头丨说一说佛教中的龙族[4145]

  • 佛教故事|一把石头换富贵[2590]

  • 春节期间如何上香才会得到菩萨保佑?正确方法看这里[2677]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翻掌接佛?[1790]

  • 禅香是对佛菩萨的供养之一[3647]

  • 总说“吃亏是福”,“福”到底在哪?[2223]

  • 护国佑民的佛教经典 使一切世间有情安稳康乐[5229]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