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上、止、正,老祖宗三种大智慧[103]

  • 管理健康最好的方式:放下破事[113]

  • 中国十二时辰,诠释了我们的一[124]

  • 渡人是一种格局,渡己是一种智[182]

  • 学会给自己“刹车”[132]

  • 8个心灵成长与自我疗愈法则:我[105]

  • 接纳,是生命最好的温柔[148]

  • 禅宗的起源及其在印度的流传[145]

  • 作为一个修行人,你是否做对了[126]

  • 白话《梁高僧传》丨昙无谶②[110]

  • 去靠近滋养你的人[159]

  • 人性的错误,就是赢了利益,输[146]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佛法是师道,释迦牟尼佛的教育方法是怎样的?
     
    [ 作者: 嘎玛仁波切   来自:网络   已阅:1894   时间:2021-1-23   录入:wangwencui


    2021年1月23日    佛学研究网

      我们说的佛法,是伟大的释迦牟尼佛的教育方法。这个教育的方法,跟世间法不完全一样。它有了脱生死的方法,是一个从世间让我们的生命越来越好,最后走上究竟解脱的一条道路。 

      简单来讲,伟大的释迦牟尼佛之殊胜教法,言教与证教合一。佛讲的关于“诸恶莫做”的部分,是三藏里“律”的部分。约束自己的方法就称为律,戒律,约束我们的身体、语言和行为,更重点的是约束我们的内心,怎么让自己的起心动念,不受贪嗔痴嫉妒傲慢疑心的影响,以及不受五毒等延伸出来的各种情绪干扰。

      “众善奉行”的部分,称为经,经文。大部分的经,主要是在讲释迦牟尼佛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佛陀通过修行证悟的境界。所谓的经,内地信众持诵比较多的,如《地藏经》、《金刚经》、《心经》、《阿弥陀经》等,《地藏经》里,就描述了地藏菩萨的大愿力,怎么度化众生,如何成就的故事等等。

      又比如,像《阿弥陀经》,里面重点是讲佛陀看到的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并告诉大家,所有世间的修行人,只要愿意把自己现在的烦恼情绪一点点减少,虔诚发露忏悔罪业,累积福慧资粮,祈请阿弥陀佛慈悲加持,虽然还没有成就佛、菩萨或罗汉的果位,都有机会带业往生。这有点儿像在说,连凡夫俗子都直接可以去到西方极乐世界,那里的地理环境怎样,那里的佛与菩萨们的生活状态怎样等等,均在描述西方极乐世界的景象。这有些像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回来告诉大家美洲大陆的地理环境、人种及生活状态等。伟大的释迦牟尼佛则讲了西方极乐世界的故事,以及告诉大家要去那边的条件。就像哥伦布告诉大家,去到新大陆要多大的船,船里需要多少船夫,体力要多强,要带多少食物与财物,那边的人喜欢什么等等,告诉想要移民去新大陆的人,有哪些重点与细节。

      释迦牟尼佛对信众也讲了“移民”去西方极乐世界的几个重要条件:第一,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好像很多人讲“我一定要移民”,这是确定自己要移民及移民的地点,总不能说你想要移民去美国,结果却突然跑去澳大利亚;第二,为移民西方极乐世界,往生净土,累积足够的福慧资粮,努力积资净障。就像当时的哥伦布,一定会对想去美洲大陆的人们说,要攒足够的钱买船票,要有体力,身体要好,路上不要生病,不能是罪业深重的犯人等等;第三,要知道移民的目的地是西方极乐世界,再再观想如来身像,熟悉那里的情况,不断强烈祈请忆念阿弥陀佛,让自己能往生到西方净土。种种众多的力量综合起来,才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可能。

      佛陀曾讲了关于西方极乐世界的故事,我们叫经,《阿弥陀经》,更有净土三经,净土五经,如《佛说无量寿经》等,至今影响很大,近2600多年来在华人所在的地方,几乎都有“户户观世音,家家阿弥陀”的概念。

      还有,论,主要是告诉我们如何“自净其意”。约束自己身口意以后,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了脱生死,而这个了脱生死轮回,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好,早日成就罗汉的果位,菩萨的果位,佛的果位也好等等,这些中间过程的方式方法,一般称为论。比如讲佛看到的因果业力是怎么来的,这是非常复杂的,又如六道的状态,你作为一个人,当你有某些状态,可能会投胎到哪一道等等这些的因果细分,真是分得很细。再如杀生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而杀生,是因为嗔恨心杀生,还是因为贪婪杀生,或是因为妒忌杀生,或因为傲慢杀生,还是因疑心杀生……就像法官判案一样,会判断得很细,种种细的因,会导致什么样细微的结果等等,以及所有这一切延伸出来,要破除业力枷锁的解决方法,最主要的还是要靠证悟空性智慧来解决。

      在经律论三藏中,有很多属于诀窍的部分。什么叫诀窍呢?比如,我们刚才讲过,再再观想如来身像,这个观想的方法是什么样的呢?佛又讲了很多。如在密法里,有用清净观把自己观成佛菩萨的方式方法,以及把自己凡夫俗子平时习惯的种种人间凡语,转换成佛语的方式方法等。作为小乘佛教,除了念经,没什么持咒的概念。但大乘佛教,就有念佛的概念了,念观音菩萨的名号,念阿弥陀佛的名号等等,到更深一点的金刚乘密法,就转换成修持佛菩萨的咒语,通过清净见持咒观想的方法,把周边所有一切凡夫的世界,转换成佛的世界,把凡夫的身口意转换成佛的身口意,这种诀窍方法在密续之中有详细的说明。

      综上就是伟大的释迦牟尼佛,宣讲的八万四千法门,听闻佛法之后,要去思考佛说了什么,然后照着佛所讲的去做,就叫闻思修。简而言之,就是一定要愿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613]

  • 佛法是怎样看待“人性”的?[526]

  • 心为何物?心在何处?心有何用?[757]

  • 佛法的根本、核心、精髓是什么?[658]

  • 人生靠什么?[691]

  • 用佛法治愈你的精神内耗[1371]

  • 把佛法灌输到生命中[566]

  • 佛法中的“药”[858]

  • 如何用佛法来提高生活质量?[760]

  • 从佛法中汲取生活智慧——跟工作压力说再见[781]

  • 不要问佛法灵不灵,要问你自己诚不诚[855]

  • 内卷?内耗?佛法教你如何获得“松弛感”[879]

  • 佛教禅宗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759]

  • 滚滚热浪中,共庇佛法之清凉[751]

  • 从佛法的角度看业力与命运[1127]

  • 现实这些难题,佛法给你解答[928]

  • 懂得随身携带佛法[1007]

  • 太虚大师:佛法之真价[1328]

  • 佛法的人间性与现实性[2053]

  • 佛法,一种终极智慧[144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