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学佛之人如何修学念佛,才不走[146]

  • 人与人之间,有“因”必有“缘[132]

  • 失而不怒、得而不骄、静而不争[128]

  • 佛菩萨只用了这九句话,就破解[190]

  • 做人,不能太飘[126]

  • 原来随和,是一种能力[103]

  • 禅门公案:从心流出[118]

  • 你怎么穿鞋,就怎么做人[203]

  • 影响命运的"种子法则",竟如此[181]

  • 学会哄自己开心[167]

  • 李泽厚:“闲愁最苦”与“何时[185]

  • 千万别低估,一个独来独往的人[183]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3思想哲学 >> [专题]d3思想哲学 >> 正文


    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2309   时间:2021-1-5   录入:wangwencui


    2021年1月5日    佛学研究网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工作,就难免会犯错误,知错能改才是最重要的;当别人犯了错误,要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给他反省改过的机会。修行学佛之人主张发菩提之心,心胸宽广,以慈悲济世救人,以行善为根本,使众生从生死苦海之中得以超脱。

        唐代的智舜禅师一向在外云游参禅。有一天,在山上林中打坐,忽然看见一个猎人,打中了一只野鸡,野鸡受伤逃到禅师座前,禅师以衣袖掩护着这只虎口逃生的小生命。不一会儿,猎人跑来向禅师索要野鸡:“请将我射中的野鸡还给我!”智舜禅师耐心地开导猎人:“它也是一条生命,放过它吧。”猎人说:“你要知道,那只野鸡可以当我的一盘菜哩!”猎人一直和智舜禅师纠缠,禅师没有办法,立即拿起行脚时防身的戒刀,把自己的耳朵割下来,送给贪婪的猎人,并且说:“这两只耳朵够不够抵你的野鸡,你可以拿去做一盘菜了。”

        猎人大惊,终于觉悟到打猎杀生是残忍的事情。为了救护生灵,不惜割舍自己的身体,这种“但为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德性,正是禅师慈悲的具体表现。禅者不单纯是逃避社会,远离人群,禅者更要具有舍己救人的精神,从智舜禅师割耳救野鸡的行为可见一斑。

        有位信徒前来拜访赵州禅师,由于没有准备供养他的礼品,就带着歉意地说:“我空手而来!”赵州禅师望着信徒说:“既是空手而来,那就请放下来吧!”信徒不解他的意思,反问说:“禅师!我没有带礼品来,你要我放下什么啊?”“那么,你就带着回去好了。”赵州禅师回答说。信徒更是疑惑了,问:“我什么都没有,带什么回去啊?”赵州禅师说:“你就带那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回去好了。”信徒不解赵州禅师话语中的禅机,满腹疑惑,不禁自言自语:“没有的东西怎么好带啊?赵州禅师这才开示信徒:“你不缺少的东西,那就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没有的东西,那就是你不缺少的东西!”“禅师!就请您明白告诉我吧!”信徒仍然疑惑不解。

        赵州禅师说:“和你饶舌多言,可惜你没有禅性,但你并不缺禅性。要把去恶行善的心提起,要把争名夺利的心放下:作为一个正常人,最根本的就是要认识到行善是自己份内的事情,止恶是自已应尽的责任,何况你是一个禅者,一个有修行的人啊。”如果世界上只有禅者来行善,那么力量就太小了,乐善好施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

        有许多时候,即使你在做好事,也可能会受到别人的误会,在误会面前,你能够不为所动吗?而白隐禅师却能够做到。白隐禅师一个人过着平静随和的生活,人们都说他为人纯洁,心地善良。有一次,住在白隐家附近的一个女孩还没有结婚就怀孕了。她的父母知道这个事情后非常生气,逼着让她说出孩子的父亲是谁,发誓要严惩那个不知羞耻的人。那个女孩死活也不肯说,在父母的逼迫下,她承认孩子的父亲是白隐。那个女孩的父母怒火中烧,前去找白隐理论,说:“平日里以为你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没想到你居然做出这样的事来!既然做了,就出来承认,收留自己的孩子。”

        白隐只说了一句话:“是这样的吗?”然后就答应收留那个孩子。孩子出生后,白隐负责照顾他。他从邻居那里得到了牛奶、食物和孩子所需要的一切东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照顾那个孩子,不管别人用怎样的眼光来看他。邻居们也都尽全力来帮助他,没有一个人相信白隐是那样的人,但是闲言碎语还是少不了。

        时间已经过去一年,那个孩子的妈妈因为无法忍受思念孩子的苦痛,将实情告诉了她的父母亲——原来孩子真正的父亲是一个贫寒的年轻人,他们相爱已经有多年了,因为害怕父母不承认这个女婿,所以才做出那样的事来。事情发生后,女孩因为害怕而不敢把真相说出来,就欺骗她的父母,说那个孩子的父亲是白隐。女孩的父母知道真相后,痛斥女儿不该做这样毁人名声的事情,然后就去找白隐,并把事实的真相告诉他,向他表示深深的歉意,请求他的宽恕,要求把孩子带回去。白隐把孩子送还给他们说:“是这样的吗?”

        白隐禅师还是只有这样一句简单的话,没有提及这一年来所蒙受的不白之冤和照顾孩子的艰辛。这个世界上能够置个人利害得失于不顾的又有几人?在蒙受不白之冤的时候,你究竟能够沉默多久?这就看你的心胸有多宽广了。人无完人,要善于宽容别人的过失。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观众生苦 发菩提心[600]

  • 嘿,可以把你的微笑布施给我吗?[779]

  • 用念佛来耕耘菩提心[731]

  • 学佛与做人 真正学佛是要学习佛菩萨的行为[1351]

  • 我们想解脱、成佛,必须要过三个关![1669]

  • 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1576]

  • 万魔不退菩提心[1395]

  • 认识什么是魔力,看文殊菩萨如何降伏魔王波旬[3483]

  • 为众生发菩提心,修成的是“自己佛”[2371]

  • 母亲节特辑‖修菩提心,从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开始[1938]

  • 如何才能不忘失菩提心、大悲心?[2132]

  • 修来的是福,贪来的是祸,一定要切记![1995]

  • 一位新时代年轻僧人的学术思考:为什么要进行“心的管理”?[1884]

  • 发菩提心义诀[2025]

  • 达真堪布:菩提心的分类[2552]

  • 四种恶法能够令菩萨忘失菩提心[2539]

  • 遇到逆境就退失菩提心该怎么办 ![2072]

  • 十信十住十行,华严无量,如何回向?[2056]

  • 佛法就是解决“心”的问题![3267]

  • 用这八种方法,激发、巩固自己的菩提心![202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