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5日 佛学研究网
2007年,酷暑时节,我到南疆克孜尔千佛洞去拜谒。
克孜尔千佛洞就凿挖在茫茫戈壁中,濯濯童山之间,石壁之上。
进到为僧侣居住和坐禅的毗诃罗石窟内,发现窟深大都不足五米,左右仅容六七人并肩而立,空间极其狭小。粗糙的石床,光秃的石壁,石壁上间或还依稀看到当年灯烛燃烧熏黑的痕迹。
就想,在这样的石窟中居住,夏天还好一些,冬天一定是奇冷难耐。如此艰苦的生存环境下,那些僧侣们,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坐禅念经,修性养志,能不“饿其体肤,苦其心志”乎?白天还好过一些,每到夜晚,大漠狂风,如虎啸鬼唳;石窟凄冷,刺袭脊髓;残灯冷烛,昏昧飘摇;其孤独寂寞,定然如幽灵一般,啮噬心灵!如此环境之下,定然彻夜难眠!他们是如何熬过一个个凄苦漫长的夜晚的?只靠捻珠诵经,倘若没有异乎寻常的毅力和定力,没有一颗超越人间一切苦难之上的柔韧而又刚毅的修佛净心——似我等凡夫俗子——又有谁能坚持下来,又有谁不败下阵来?
到此一游,似乎明白了什么叫苦修行。
佛在心中,万难皆空!
曾读过读星云大师的一本书,名叫《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其中有一句话,很有感触,“其实‘戒’是‘自由’的意思,不守法,不守戒,才会失去自由,守法、守戒的人,多么逍遥自在啊!”
读佛一句话,胜念十年书。星云大师的一句话,又让我从更深的层次觉悟了修行之人澄明无为的崇高境界。
在他们心里,哪里什么有孤独和寂寞,哪里有什么凄苦?世俗所谓清规戒律,孤独寂寞,在守法守戒的人看来,却是自由,却是逍遥自在。世俗以为的修行苦地,在守法守戒的人看来,却是悠然自处,清净修为之境。守法守戒,心中自有一盏灯,这盏灯,烛照天地,足以驱逐外宇宙的一切黑暗和沉重,让世间光明无限;足以照耀内宇宙的一切精气神,让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通透清净。这便是自得。
我国古代有名的高僧——鸩摩罗什出生在龟兹。而克孜尔千佛洞就在龟兹古国境内。鸠摩罗什铜像,至今仍以坐禅的姿势,矗立在克孜尔石窟前。他当年就是在这里清静修为,学佛入禅,不但修炼成一代高僧,而且成为中国三大佛经翻译家之一。
在毗诃罗石窟内这样的环境中,能修炼出鸠摩罗什这样的高僧,不正是守持戒律,自在自得的最好例证吗?
是不是只有鸠摩罗什那样的人,才能修炼成佛!在星云大师看来,非也!
星云大师极力弘扬“人间佛教”,他认为凡世间人,能以佛光宗风自律,能止恶行善,自他两利,恪行戒定慧,即可修炼入禅。当然,这样的人,首先就要向佛向善,无贪无邪,内心清净,禅定如一,世俗之孤独寂寞,便可升华为清净澄澈之境界。
如此,则任何人,皆可守持戒律自在自得。任何人,一旦达到这样的境界,世俗之孤独寂寞的感觉自会烟消云散。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