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学佛之人如何修学念佛,才不走[133]

  • 人与人之间,有“因”必有“缘[123]

  • 失而不怒、得而不骄、静而不争[114]

  • 佛菩萨只用了这九句话,就破解[170]

  • 做人,不能太飘[114]

  • 禅门公案:从心流出[106]

  • 你怎么穿鞋,就怎么做人[188]

  • 影响命运的"种子法则",竟如此[174]

  • 学会哄自己开心[154]

  • 李泽厚:“闲愁最苦”与“何时[173]

  • 千万别低估,一个独来独往的人[171]

  • 上、止、正,老祖宗三种大智慧[194]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大别山:一座得“山水”名扬天下的自然与文化复合型博览园
     
    [ 作者: 纪宏   来自:本站原创   已阅:9235   时间:2020-9-16   录入:chengshangyun

     

    2020年9月16日  佛学研究网

    大别山:一座得“山水”名扬天下的自然与文化复合型博览园
    文/纪宏

        大别山,相传当年司马迁登上了大别山最高峰(主峰)白马尖(海拔1777米),观赏了南北二侧的景色后,发现山南山北二侧景色截然不同,不禁赞叹道:“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相传汉武帝刘彻封禅南岳天柱,途经大别山境内一座高山。因皇帝不走回头路,竟两个月未走出此山,惊呼感慨曰:“此山之大,别于天下。”李白曾登上大别山主峰感叹:“此山大别于他山也”。“大别山”,因此而得名。早在3000多年前战国时史书,即我国第一部地理著作《尚书·禹贡》两次提及大别(大别山),主峰如:导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译文:开通嶓冢山到达荆山。开通内方山到达大别山)......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 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译文:从嶓冢山开始疏导漾水,向东流成为汉水;又向东流,成为沧浪水;经过三澨水,到达大别山,向南流进长江。)大别山脉与西部的秦岭【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山脉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秦岭位于北纬32°—34°之间,东西绵延400—500千米,南北宽达100—150千米】横亘于我国中部【桐柏山(河南)为秦岭向大别山的过渡地带,属淮阳山脉西段,西北-东南走向。东与大别山相接。山脉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长达120余公里,海拔高度多在400~800米。在地理上,桐柏山(昆仑山脉(即中国中龙),中龙经祁连、秦岭后分为两支:北支为太行山,南支为桐柏山、大别山。昆仑又为中龙,居天下之中,入于中国。天下之中在中国大唐西域旧地。中国为天下之中,大唐中土。昆仑主脉经祁连、秦岭后分为两支,北支太行山为青龙,南支桐柏山大别山为白虎)是淮河与长江流域的分界】,连绵千余公里,是中国南北水系的分水岭。由于它分开了长江、淮河两大水系,也分开了吴国、楚国两地,从而使得南北两地的气候环境和风俗民情截然有别,故称大别山。大别山,地理(缘)学界称之为"东秦岭″(广义的秦岭,西起昆仑,中经陇南、陕南,东至鄂豫皖-大别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张八岭,是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大别山是一座正处于东方中国大自然经纬与华夏文明史坐标核心方位,并拥有中华五千年的厚重历史,灿烂辉煌与亘古深厚文化底蕴和天然丰盈的自然生态景观的大观园,走进这座大别山自然与文化大观园,方可阅读到大别山演绎着独有地理单元现象,聆听到催生与成就一篇篇地域性神秘、神奇、神话的故事与传说。

        大别山是一座地理“地标”博览园

        “大别”是指气候之大别、物产之大别、文化之大别。从地理空间来侃,大别山黄冈是东西南北的交汇之地;从从水系来看,南北以长江为界,东西以巴河为界,交点在巴河的长江口,既是文化的交汇点、又是军事的交汇点,所以大别山黄冈是兵家必争之地和重要的军事屏障。大别山是中部地区南北两大流域的分脊线与分水岭。从地进分界线来说,大别山将中原与华中地区一字分开,就有我国南北地域风情大别之山之说。因大别山是长江和淮河的地理分界线。大别山南岸的水流进长江,属于长江流域。大别山北岸的水流向淮河,属于淮河流域。

        大别山地处北纬30°纬线上,北纬30°10′~32°30′,东经112°40′~117°10′.西接桐柏山,东延为霍山(也称皖山)和张八岭,西段作西北—东南走向,东段作东北—西南走向.一般海拔500米。500里素有“中原第一峰”的大别山蜿蜒于此。也是长江与淮河地理分界线,天然绿色屏障,高度从400多米至1700多米,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雄踞大别山麓,俯卧长江之滨。北接河南信阳、东连安徽六安、南与本省黄石、鄂州,江西九江隔江相望。

        “宝”文化。宝库文化。华中最后一块植物宝库。华中药库(谷)。截至2012年,大别山地质公园有高等维管束植物1465种,珍稀植物40余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9种,其中Ⅰ级2种,Ⅱ级17种。龟峰山园区内生长着世界上种群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群落结构最纯、树龄最古老、株型最优美、景观最壮丽的原生态古杜鹃植物群落,生长周期长达百万年以上,现存树龄均在百年以上,总面积达10万多亩。被上海世界基尼斯总部评为“中国面积最大的古杜鹃群落”。低海拔杉木、柳杉、马尾松等人工林成片分布,浑厚辽阔。林中杉木、柳杉主干挺拔,生长茂盛;马尾松枝干苍劲,郁郁葱葱。栓皮栎、青冈栎、枫香、黄檀等生机盎然。上苍对黄冈人厚爱、眷顾馈赠给能防风抵御自然灾害的绿色天然屏障一座山脉大别山,能集防洪排涝一体天然巨型水利工程长江。

        “塞”文化,要塞文化。太平军炮台遗址、遗迹长江中下游要塞之地。田家镇。楚江锁月。太平军与湘军之战,武汉保卫战广济阻击战。

        “湿”文化,湿地文化。建立了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9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和13个省级湿地公园,湿地公园数量暂列全省首位。黄冈市不遗余力维护大别山地区生态环保安全,打造大别山区绿色生态屏障。先后建立了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9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和13个省级湿地公园,湿地公园数量暂列全省首位。按照"山青、水净、天蓝、地 绿”宜居城市目标作出新的贡献。黄冈遗爱湖国家湿地公园`黄冈天堂湖国家湿地公园、武穴武山湖国家湿地公园、.蕲春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红安金沙湖国家湿地公园`.罗田天堂湖国家湿地公园、龙感湖湖国家湿地公园、浠水县策湖国家湿地公园、黄冈白莲河国家湿地公园。

        “寨”文化。山寨文化。四十八寨。大别山蕲黄四十余座,皆建寨城,寨堡。其中最名寨四十八,称为“蕲黄四十八寨”。罗田有天堂寨、石柱山寨、鹤皋寨、乌云寨、黄狮寨、仙女岩寨、韭菜岩寨、李蟒岩寨、周家山寨、扬旗寨、古(鼓)羊寨、薄金寨、富主(亦名“富猪”)寨、大垴寨、大龙寨、白马寨、尖峰寨、观音山寨、大罗寨、独龙井寨。黄冈有金盆寨、响水潭寨、天马山寨、淋山河寨、桃花洞寨、马家潭寨、白云山寨、何家山寨、寨云垴寨、大崎山寨、小崎山寨、保安寨。麻城有东山寨、石马(亦名什子)寨、云雾山寨、塔子山寨、东义洲寨、朱山寨。黄梅有鼓角寨、挪步园寨、卓壁寨、红花寨。其他有蕲水三角山寨、斗方山寨、石门山寨,黄安天台山寨、大腾堡寨,蕲州大桴山寨,广济四望山寨。(英山三角尖寨不在其列)。以广济县为例:展旗寨、凹儿寨、后湖寨、新金寨、赤〈茨)寨、王家寨、田家寨、大佛寨、独山寨、鹅峰寨、龙神(大圣山寨)、龙顶寨、观山寨、后峰寨、廉贞寨、观音寨、雨山寨、雷家寨。广济县治北部的 “九龙寨”,九龙寨是由求雨垴、大斫山、细斫山、帅印峦、武寨房、黄义山、大洼山、妈尔柴、兔尔望月九座巅连起伏的山峦组成,连绵十余里,形成“九龙参顶” 之势,故曰“九龙” 。若人间四月天,登山望远,别有一番景至,云雾绕顶,脚下全是白茫茫一片,似乎坠入了人间仙境,愈发生出“云昏不见寺,依约但闻钟” 的禅境惊叹。此地民间关于风水等众多美丽民俗传说,譬如此九龙寨(大别山南麓)一支龙脉由北再向西由小金冲(因廿世纪修水渠拦腰被切断)延伸到塔水桥(“神秘的3 0°线″上)下林(学者水扬家乡)牛头山(牛背(山)上大约2米长石头的脊背,山脊左右两边牛角眼长着两棵银粗很粗的数百年古枫树(学者水扬高祖阴宅地)家乡,山脊左右两边牛角的长着牛角状很粗很粗两棵数百年古枞树,山脊左右两边牛鼻子眼长着两棵很粗很粗数百年古麻栎树,此树果子制作豆腐),后因上世纪六十年代人为毁掉;牛头山脚有一张牛嘴即一口水塘(后被毁),正前方一个稻场草堆(后被毁),左前方有一个谷堆山(俗称半边月),上林与下林之间有一牛肛门眼(水井)(后被毁),在九龙寨余脉的另一支脉细凹尔山脚的一条港渠中有一副牛阳具(即一囗水井【后被毁】,泉水常年不断,冬暖夏凉,水质味道甘甜),空中腑瞰像一条鲜活的绿龙向梅川河飞奔。 罗田县天堂寨有小华山、九道箍、弥勒显圣、群仙聚会、哲人峰等景观。

        “园”文化。森林公园文化。湖北黄冈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森林景观资源,多数森林公园的森林覆盖率接近或达到90%,成为湖北省内外少有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基因库。截至2012年,公园内有森林公园4家,其中国家森林公园3家,即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吴家山国家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1家,即龟峰山森林公园。

        “江”文化。长江文化。大江(长江【秀水):长江主江岸线黄冈段全长212.9公里,洲滩岸线68.3公里;连缀近100个湖泊和1000座水库,发源于大别山脉的举水、倒水、巴水、浠水、蕲水、华阳河等六大水系,汇合成3700多条支流, 215.5公里长江均自北向东南环绕流经本市市域注入素有 “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 目前发现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是黄梅县张山遗址,境内出土了大约距今6000年前的“东方流域第一龙”——(黄梅)卵石摆塑龙。螺蛳山遗址等。据考古发现,早在旧石器时代即有人类栖息。这里是中华民族文明发祥地之一,地处东西南北原生态文化的交汇处,兼有大溪文化、仰韶文化(黄河中游)、青莲文化、良渚文化(长江下游)、屈家岭文化(长江中游)、薛家岗文化、吴越文化(长江下游)、荆楚文化(本土文化)都在这里交汇、碰撞、沉淀形成了黄河流域的北方文化南下,长江下游的文化西进,从文化交界点而看,鄂东地区是古代东西南北文化荟萃之地,不仅因为蕲黄地处长江中游,海洋文化与内陆文化水乳交融,而且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也在这里交汇。蕲黄文化不仅具有东西两重性,而且具有南北两重性,即东西两重性是指荆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的交汇,南北两重性是指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的融合。蕲黄地域兼收并蓄、复杂多元的文化元素,并有独自特色地域文化。

        “泽”文化。大泽(湖泊)文化:先秦时代,名震天下的彭蠡泽位于大别山东南麓、是与长江主河道完全融为一体的过水性湖泊,彭蠡泽与云梦泽、震泽(太湖)齐名的长江中下游大湖。在西汉以前,彭蠡泽的湖面非常广阔。湖面上起武穴,下至安庆,东西绵延两百多公里、南北纵深最宽超过五十公里。构建了江北湖群,以及上游的武山湖(广济县)、太白湖(湖北广济、黄梅县(今龙感湖),安徽宿松、望江等),下游的望江武昌湖、安庆石门湖(七里湖),江西德安等县都是古彭蠡泽的组成部分; 汉高祖初年,彭蠡地区人烟渐渐稠密,战略位置也得到中央政权的重视。高祖在这里设立了四个县级行政区,即东南岸的彭泽县、西南岸的柴桑县、西岸的蕲春县和北岸的松兹侯国。古永宁县(广济县)正处在古彭蠡四县的核心区内。蕲黄境内连缀近100个湖泊和1000座水库,境内有23处名胜载入《中国名胜词典》。

        大别山是一座世界“地质”遗产博览园

        黄冈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北接河南省信阳市,东连安徽省六安市,南与江西省九江市、湖北省黄石市、鄂州市隔江相望,西邻武汉市、孝感市。湖北黄冈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4°36′00″—115°21′44″、北纬31°00′00″—31°40′00″之间。天台山园区、龟峰山园区,大别山主峰园区。规划总面积为409.22平方千米。2009年8月14日,湖北大别山(黄冈)国家地质公园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第五批国家地质公园之一;2018年4月17日,时任黄冈市长刘雪荣主政,湖北黄冈大别山地质公园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

        岩文化。大别山主峰园区及周边地区地质遗迹十分丰富,在黄土岭发现的大于28亿年的木子店组麻粒岩相紫苏黑云石榴片麻岩,是大别山地区最早古陆核的残留物。主峰园区内外还分布着新太古代深成花岗侵入岩——古老的“TTG”岩系,它们与木子店组共同组成了大别山的根带物质,有“大别山之根”之称。此外,罗田县的朱家河和英山县的陶家山,都发育有典型的高压、超高压榴辉岩,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研究价值。天堂寨石燕岩。

        泉文化。三里畈温泉度假区。位于罗田三里畈镇,泉水分布区总面积 0.78km2。温泉井深在500米以内,在出井温度最高为 77摄氏度,是湖北省境内温度较高、出水量较大的热水泉。温泉富含多种矿物质,还含有微量具有医疗价值的放射元素—镭、铀、氡,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

        溪文化。桃花溪游览区。位于英山县东北角桃花冲一带,十里桃花溪被誉为“华中九寨沟,中原第一溪”,全长5 km。桃花溪中所发育的断层、岩脉穿插现象及象形石等,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科普价值。

        峰文化。薄刀峰景区规划面积为51.76km。薄刀峰,又名鹤嗥峰、卧龙岗,位于大别山主峰南麓,由数十个群体山峰组成,主峰海拔1404米,以峰险、石怪、松奇而见长。山势近南北走向,侧看形如薄刀刺天,横看如蛟龙盘卧。峰顶怪石嶙峋,千姿百态。峰脊裸岩地貌是奇松生长之地,由于长期受风力的影响,使之形成独特的形态。著名景点有金蝉戏凤、雄鹰觅食、卧龙岗、天子弯腰、锡锅顶等。

        笔文化。青苔关景区规划面积为21.24 km。笔架山因山体顶部有三个并列的巨峰,峰顶圆润,酷似一座高耸云天的笔架,故名。笔架山终年云雾环绕,虽晴不散,谓之“笔架晴岚”。该山四周陡峭,上下如削,沟深壑幽。主峰崖壁石隙中长有迎风摇曳、高仅数尺的岩松。笔架山造峰岩石系江家湾单元中粒黑云二长花岗岩。笔架山景区内桃园、迭书岩、南山仙翁、瓮门关等景点。

        谷文化。吴家山景区规划面积为53.53km,包含大别山主峰南武当景群和龙潭河景群。坐拥大别山主峰的南武当道观,气势恢宏,为弘扬道教文化和武当武术的基地,是景区内重要的人文景观。龙潭河峡谷号称“华中第一胜景”。

        龟文化。龟峰山园区规划面积为140.86km,分为龟峰山景区和九龙山景区。龟峰山园区拥有北东向和北西向两套韧性剪切系统,其中北东向韧性剪切带即麻城-团风韧性剪切带,该韧性剪切带分带性明显,地表岩石类型各异,形态万千。在白果镇北东约5km的地方,还发育有一条脆性断裂带——麻城团风断裂带,该断裂带叠加在麻-团韧性剪切带之上,是分划桐柏块体与大别块体并切割莫氏面的超深大断裂带。龟峰山园区拥有如此丰富而又典型的地质构造现象,是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的理想场所,是研究构造应力的天然实验室。龟峰山景区规划面积114.58km,主峰高程1300余米,由龟头、龟腰、龟尾等九座山峰组成,形如昂首翘尾的巨龟。山顶怪石嶙峋,雄伟绮丽,系经多期的构造运动和长期的物理风化、崩塌和地应力作用形成,其中,龟峰旭日、冲担石、险八脚、升了井、观音崖、合掌石、喷雪崖等著名景点。

        龙文化。九龙山景区规划面积26.28km,系九条由白垩系紫红色砂砾岩组成的红色山岗组成,九条山岗由中心向四周弯曲蜿蜒,好似九条巨龙盘旋环绕,民间俗称“九龙缠顶”。景区内的柏子塔已有1300年的历史,塔旁有“唐王洞”、“龙井”、“寺院”等。明代思想家李贽讲学、著述的龙潭寺、钓鱼台遗址,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台文化。天台山园区天台山景区规划面积约55.86km,景区内广泛发育的中元古代西张店基性火山岩组、武当群等典型的地质遗迹景观。其主要景点有文脉、告天炉、卧龙洞、坐忘台、作霖池、息缘门、达天门、天台寺等。    

        大别山是一座中国华中地域“文化”博览园

        地域文化,是一种地理标志文化产品,也是地域文化产品标志。更思一种文化基因传承,还是一种文化力量传播。大别山腹地文化呈多元化、富有创造力、创新力,驱动力,并极具生命力、活力、张力、爆发力、持续力。

        中医药文化:这里诞生了蕲春李时珍、罗田万密斋、广济杨济泰、浠水庞安时鄂东四大名医。产生了鄂东四大名医的“医药地理”。 史载黄冈由宋至清,有名垂青史的鄂东“四大名医”现象:北宋蕲水人庞安时被称之为“德公”、“医王”,所著《伤寒总病论》收入《四库全书》;明代罗田人万密斋被康熙追封为“医圣”,著书《万氏全书》凡二十余种,其妇、幼两科为后世医家之宗;蕲州人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被达尔文称之为“中国十六世纪以前的百科全书”,为联合国纪念的世界十大杰出科学家之一医圣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纵观世界医药史上长河,李时珍医药健康文化开历史之先河。健康文化是全人类所共有的文化遗产,《本草纲目》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广泛传播,李时珍是蕲春、黄冈一座地标文化名片和中国文化符号,《本草纲目》更是一座中国的、世界的文化遗产宝库;清末广济人杨际泰广搜验方,妙手解毒,以至民间流传“南有林则徐断绝毒源,北有杨际泰解除病根”之说。是全国闻名的 “板栗之乡” , “药材之乡” , 野生兰花之原生地、“甜柿之乡” , 罗田的板栗、茯苓,蕲春四宝(蕲龟、蕲蛇、蕲竹、蕲艾) , 英山的云雾绿茶和桔梗、麻城“福田白菊” 、团风的苦荆茶 等特产闻名中外。在1800多种中药材里,大别山地区就有1600种。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是中国古典医药学集大成之作。大别山主峰天堂寨是海拔1729.13米,被誉为“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

        佛教文化:地处北纬30°(北纬29°45`至31°35')东西贯穿全境。地处在九华山、天柱山、庐山“名山”佛教圈;江苏南京栖霞寺、湖北当阳玉泉寺、浙江天台国清寺并称“江南三绝”佛教丛林“名刹”圈。相传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汉明帝刘庄为铭记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到中国传播佛教,在黄河流域的洛阳兴建了白马寺,为了在长江淮河流域也宏扬佛法,又命名长江淮河分岭的大别山主峰为白马尖,此后就有了“北有白马寺,南有白马尖”一说。我国著名的旅行家、地理学家、散文家徐霞客游历广济横岗山后,写下了“巍然不亚武当风”的赞美诗篇。

        佛县现象:广济县地处神秘北纬30°(北纬29°30′至30°13′,东经115°22′至115°49′)线上。广济县位于长江中扬子江段。地处神秘北纬30°(北纬29°30′至30°13′,东经115°22′至115°49′)线上。与普佗山、九华山、武当山、峨眉山、西藏布达拉宫佛教圣地都处在同一纬度线上。因广济地图酷似一朵含花待放的莲苞莲花形态,天然与佛结缘,苞尖朝西北,苞底坐东南的,好似浮在”大江”上一朵,流向东海。其苞尖上有横岗上,一群寺庙,右花蕊有素有”小天竺“的36座寺庙梅川灵山。自北向有一叶庵,头陀寺、四祖寺〈双峰山属蕲州府齐昌),东南禅居寺、江心寺(蔡山属寻阳郡柴桑县),龙坪斗母庵、万寿宫,五里庙,正南有武穴仰山寺、东岳庙、栖贤寺、龙矶寺(龙隐寺),苞底左上方有花蕊。午山湖有”一湖二十庙”佛寺庙景观。西南有田镇象山寺,吴王庙、马祖寺、附近大法寺,向西北梅川南泉观山庙。故称”莲苞佛国”。广济版图"莲苞″景观。水流东去永归江海,扬笔西行兴起顿生。从中发现永宁县与佛结缘,永宁县地图上酷似一朵莲花待开的“自然莲苞”,全域寺庙群分布呈莲苞状,被称之为“莲苞佛国”。被当代历史文化学者水扬兴作楹联一幅:“莲苞佛国,天生图案莲苞画 ,地吟净土佛国诗”。并还再赋一幅楹联:“千寺佛乡,大江东去涤尽广尘埃,莲苞待开弘旷济佛国”。广济县有两条“禅宗寺庙”景观线,一条是陆线,自西向东,横岗山林隐寺、万民寺(又名城皇庙)、南山寺、灵山“小西天”、 幽居寺、头陀寺,继宗寺【又名之字庵】大藏寺)等禅寺宗禅庙,与黄梅四祖寺、老祖寺,小池妙乐、五祖寺寺联在一起,与北纬30°呈吻合线,另一条是沿水(江)线(即长江线),由西向东,有马口寺、吴王庙、象山寺、龙隐寺、栖贤寺、仰山寺等寺庙。古广济县地处在九华山、天柱山、庐山(东林寺)“名山”佛教圈;江苏南京栖霞寺、湖北当阳玉泉寺、浙江天台国清寺并称“江南三绝”佛教丛林“名刹”圈;地处大别山南,幕阜山北大山,云梦、洞庭、鄱阳水泽等泽泊之间,这里寺庙林立,广济因寺庙众多被誉为“千寺佛国”,又因古时广济,“《禹贡》载:“广济有三江即北江、中江、南江”:"北江",北江故道。 据2015年2月1日颁行的《湖北省湖泊志·武山湖》著载:属于古北江遗址武穴“连通太白湖,经梅济港、龙感湖,再经安徽省华阳闸(“史称三省七县[湖北广济、黄梅;安徽宿忪、望江、怀宁;江西德安等七县])”入长江;“中江”由盘塘(田镇)、马口湖(大法寺)、黄泥湖、挂玉湖、武穴青林嘴发源,经武山湖、观音湖、连城湖、沉塘湖、西沙湖、万丈湖、东沙湖、龙坪直泻黄梅胡世柏、蔡山、龙感湖,北池口、吴河墩、王家埠、小池口,蔡山在中江江心(今淤)再至安徽望江分两支,然后从华阳和安庆入长江;“南江”:是 长江主泓即今长江主航道上。古长江以北,也有一汪巨水。外江是横江山(今横岗山),是古广济抵御徒外江水的一道天然拦水巨型大坝。 被称之为“大江佛国”。广济县因佛教名扬天下,被学者水扬誉为“大江佛国,广种福田出自大别山南麓,济耕善地源于扬子江北岸”之说。广济县被本焕大师称之为“中国禅宗源道信,东方顿渐起黄梅”美誉。古时全国有三个冠名“永宁县”,唯一是古时蕲州辖区的鄂东“永宁县”被皇上赐名其佛名禅意县名即广济县。广济高僧、法尊云集而至,且一叫一千年(1366年),素有“千年佛县”。广济高僧、法尊云集而至,净土宗(莲宗)慧远法师(唐宣宗谥大觉法师)(山西崞县[原平市]人)、禅宗四祖道信(大医禅师)、禅宗五祖弘忍(大满禅师)(黄梅)、禅宗六祖慧能( 大鉴禅师) (广东新兴县)、头陀祖师、詹祖(法号弘简、谥号大德)禅师、存奘大和尚(韩国)、马祖道一禅师(四川什邡)、慧普禅师(蕲春县)、泓灿法师、悟一和尚(宁波)、顺光和尚、俊空和尚(广济大金幽居寺)、法幢(四祖寺)、小颠和尚、绿雨和尚等。小沙弥道信14岁离开出生地永宁县(曾广济,今武穴),远赴安徽天柱山拜师禅宗三祖僧璨,被受戒,10年后僧璨传衣钵于道信,随后离开了天柱山,去往南下罗浮山,一年后,离开了罗浮山,到了吉州东山寺(今江西吉安)卓锡,回广济县,在大金舒家冲营建幽居寺丛林、横江(今岗)山、大法寺等传经,再去双峰山(汉代为广济县域,今黄梅县)创建四祖寺丛林(祖庭)。广济县佛教发展为五大丛林:东边大藏寺、西边马口寺,北边南山寺、南边栖贤寺、中间幽居寺;东晋时有慧远【(334年-416年),法名。即慧远大师,又作释惠远。俗姓贾氏,山西雁门郡楼烦县人(原崞县,今山西原平大芳乡茹岳村人)人,历史上著名高僧之一,是佛教宗派(净土宗)的开山祖师、创始人之一、庐山白莲社创始者】。慧远在襄阳弘传圣教。晋孝武帝太元三年(西元378年),前秦兵围襄阳,道安法师为免徒众遭受战祸,于是分遣大众往各地布教,莲宗初祖慧远大师亦率弟子数十人南下,客居于荆州上明寺。西元381年,欲往罗浮山(今广东境内)静修弘教,路经永宁县〈今广济县〉路过蕲州府广济,见这里民风纯朴,先后于东晋太和[丙寅年(虎年)]元年,即公元366年,在广济县治梅川东南部的九龙寨(正宗北纬30°线上)创立云峰寺。据寺碑志记载,“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卓锡于此,7载有余。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主持一进三重,砖木建筑结构,其两侧,左为膳堂,右为方丈殿。辛酉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大德禅师卓锡于此,寺名为云峰,开设道场,讲经弘法。唐高宗武德二年(公元618),大德禅师(头佗祖师)募资重修此寺,相传并在寺前栽下了由大藏寺存奘和尚从暹罗(泰国的古称)引进赠于‘云峰寺’ 的两棵银杏。”据史志记载距今1300余年,因岁月久远,不知何故,寺右边的那棵银杏已枯毁;左边的那棵银杏历经一千三百多年沧桑岁月,依然屹立在寺门口,树高约200米,树干四人合抱不成,树冠如参天大伞,荫蔽达两百多平方米,此树堪称国宝。云峰寺前另有一株银杏树,后被人为毁掉。慧远大师后于东晋太元四年(公元379年)见蓝杰村(太白湖地区)老虎垅的地方清净,在此结庐,并建立黄牙寺。在广济两地,弘扬佛法,弘法利生,为广济县域乃至鄂东地区的佛教鼻祖,后去江南的江西九江庐山,驻锡九江庐山的龙泉精舍,在九江庐山西林寺东面,建立东林寺,慧远大师自此以东林为道场,修身弘道,著书立说。东晋时古刹黄牙寺,位于广济蓝杰村河西岸边。地处太白湖,因水得利。而据清《广济县志》乾隆癸丑版载:黄牙寺背平坡,西泽、左河、右涧。远公卓锡寺。后毁于兵,至正间法昙重建。天顺间寿师无盖自金台五华寺游此,爱其寂静遂新之如五华,制正德末,僧宏明募修,邑人程瀚勒石。清《广济县志》乾隆辛未版载;太平山,县东南六十里,傍有炼丹邱,慧远大师卓锡于此,后入庐山(庐山龙泉精舍,后创东林寺),去时笑露黄牙,民间因寺名“黄牙寺”。慧远大师欲南下广东罗浮山传法,路经江西省浔阳【汉代江北为阳,江南为阴】(今九江)“见庐山,庐山结庐,建精舍龙泉寺,开启定居修禅、拜佛、接待僧友生活,遂驻足弘法,创建东林寺(佛教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发源地。唐代,在古蕲州郡(设置了永宁县)诞生了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禅宗五祖弘忍。小沙弥道信14岁离开出生地永宁县(县治梅川),远赴安徽天柱山拜师禅宗三祖僧璨,被受戒,10年后僧璨传衣钵于道信,随后离开了天柱山,去往南下罗浮山,一年后,离开了罗浮山,到了吉州东山寺(今江西吉安)卓锡,回广济县,在大金舒家冲营建幽居寺(净玉居士祖籍腹地所在地)丛林、横江(今岗)山、大法寺等传经,再去双峰山(汉代为广济县域,今黄梅县)创建四祖寺丛林。唐僧存装即陈玄装远游暹逻(今泰国),来到广济县廉贞山建大藏寺居之,创立禅宗(临济宗),并建大藏寺丛林。道教、佛教熔汇于横岗山真武殿。广济禅宗临济宗有渚山门户、察山门户、南山门户、高山门户、庐山门户,四大禅宗门户均在广济县开坛传戒。这里出现诞生和走出了禅宗“两大祖师”的“地理佛教” ,佛教禅宗被唐代宗李豫追封“大医禅师”的大师、宗教哲学家禅宗四祖道信(开创了农禅双修、农禅并重的新风),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神秀北宗渐悟,慧能南宗是顿悟)。广济县因佛教名扬天下,被学者水扬誉为“广种福田出自大别山南麓,济耕善地源于杨子江北岸,大江(天)佛国”之说。大别山广济县佛教发展为五大丛林:东边大藏寺、西边马口寺,北边南山寺、南边栖贤寺、中间幽居寺,被称之为”佛开一叶五莲花”。蕲州广济版"灵鹭山"景观。蕲州广济县衙梅川出城往东五里,经五里坡前三里有一山,名曰出世间佛名“灵鹭山”,入世间美称"灵山"。相传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诚心于佛,全国上下广修寺院,"灵山″上寺庙遍布,据说"灵山"一带,大小寺庙有三十六座、僧尼七十余人。史称广济县十景之一的“灵山浮渡”就在此处。广济梅川石船、石牛,广济余川石猴、劈山石。

        佛号(地形)现象:佛符(“万字”符号)。早期地方佛教研究老者原广济县王筱春,曾只身徒步登临过鄂东名山广济县双峰山,于一尖二尖山中的二尖之巅现场找到天然八卦顶,旋即拜访了道教圣地白云洞,火焰洞,黄龙潭,清凉山古洞,牧石庵数位道长,异口同声称“道教天生八卦顶在一尖。” 在倍受鼓舞之余,绘制山形脉络,发现以一尖山为轴心,东西走势是东向东冲山、西向蕲春县八斗峰连接太平桥山;南北走势是南向游鸿寨、向北到蕲春南灵寺及黄梅县的紫云山道人屏山,恰为东西垂直于南北,完全吻合卐图形,真正自然天成。卐山形 :东山折南,景有东冲积雪,余脉到猪头山马干山有唐朝八大教主之一的高山派教主所建筑的一枝庵,长驱直下有四祖寺和九龙缠绕地牧石庵,向南最后折出五峰山头陀大德祖师寺。卐山形 :南山折西即游鸿寨西折有六祖打坐的地方,折出横江山有横岗耸翠景点。卐山形 :西山折北一尖到八尖,出出凤凰山。卐山形 :北山折东;即蕲春南灵寺道人屏山,折东火焰山,挪步园山,引出白云洞,火焰洞,落下黄龙潭。春夏雨过初晴或秋高气爽时可以登山四顾,欣赏到奇妙的卐山形脉络 ;不愧为鄂东罕见的神奇的自然奇观,与佛教素缘的神秘的天然景观。

        佛名现象:大别山广济佛“寺(庙)”景观:梅川灵山一带,有大小庙宇:醉颠寺、万寿庵、灵堂寺、竹影寺、罗山寺、多罗寺、静心庵、得失寺、临济寺、行山寺、白马寺、白云庵、玉鹤庙、杨四庙、仙洞庵、谛信庵、大王庙、德云庵、杨家庵、仰山寺、孝禅寺、天台寺、摩诃庵、龙华寺、兴化寺、永丰寺、观音庵、浮渡庵、碓舂庵、静闲庵、龙门寺、碓舂庵、静闲庵、龙门寺、迥龙庵、太子庙、福主庙、马祖寺、净仁庵、山关庙、 真人愚庵、昙林寺座庙(素有美丽传说,点数庙宇只有35座),僧尼70余人,时人称其为释门“小西天”。广济佛“山”(民俗)景观:灵山、老虎山、狮子山、灵龟山(天津湖)、大圣山(龙神寨)、乌龟腰、九龙寨(云峰寺)、察山、马鞍山、折磨(双峰)山、母狮子山、烈马山、玉屏、凤凰山、象山、九牛山、仙姑山、困龙山。广济佛“湖”景观:以武山湖为中心,形成佛教辐射半径圈。武山寨庙、七乡寺、金陵祖庙、插山庙(山上)、祖爷洞、凤陵祖、药王庙、朱其武回龙湾(庵)、马口寺、石陵祖庙。广济佛“镇(群)”景观:在县域内,历史上曾以佛教禅宗冠名,深深烙在佛教文化印记。梅川的南山寺、城隍庙、武圣宫、一字庵、济北寺、四祖庙、报国寺、梅川栖贤寺、梅川公园吕祖寺、吴家庙、清浊寺、铜鼓庙、观音庙、益智庙、杨泗庙、金沙寺、梅川龙王庙、八溪寺、大同寺、九龙城云峰寺(吕祖寺)等25座寺庙。广济佛镇(乡)”景观:从乡冠名来说,据志书记载,有灵泉东乡,灵泉西乡,后改为灵东乡,灵西乡。觉生乡等;从镇冠名而言,有石佛寺镇、大法寺镇等;广济佛“村(垸)”景观。从村冠名言说:(四望)新庙村,观音湖村,观音寨村、双庙村、灵山村、仙人口、石船等;从垸冠名而论,香炉山垸等;佛山(湖、桥)”景观从山冠名而讲,观音寨、骆庵山、灵山、大佛寨、龙神山、大圣山、灵龟山、化子仙山、仙姑山、九龙桥柳家垸(坐南朝北为学者吕水扬太祖等阴宅地)等;从水库冠名来侃,仙人湖等,这些深深打上了佛教文化印记,孕育了佛教文化的人文含量。据民国二十三年《湖北县政概况》记载:“广济县境内,大小寺庙达三百余所,倍于小学之多,故有”佛国之称”。据志书记载,1949年初,全县有寺庙247座,僧尼586人,皈弟子曰5805人,庙产5000余亩,山林区7000余亩。由此可见禅林寺庙分布之广,时值大别山广济县历史上禅宗之兴盛。大藏寺(今余川镇砌石村辖区即后峰寨东或仙人坝水库西)有住庙僧执20余人,由此,时下宗教极为盛行,已成为佛事盛世人文奇观。广济佛“丛”现象:头陀寺,继宗寺(又名之字庵),万民寺(又名城皇庙)、大藏寺、马口寺,南山寺、栖贤寺、 幽居寺七座丛林。大别山广济县出现了”名山寺尽享,圣水佛爽饮”,“ 一山二十寺(横岗山),一村六庙堂(余川镇),一里一寺庙,二里一庵堂”的佛教文化生态景观。

        佛寺(寺庙、祖庭)现象:    大别山黄冈这里出现诞生了禅宗“两大祖庭(四祖寺、五祖寺)”、天台宗祖庭(天台寺)、净土宗道场(云峰寺)的“地理佛教” ,佛教禅宗被唐代宗李豫追封“大医禅师”的大师、宗教哲学家禅宗四祖道信(开创了农禅双修、农禅并重的新风),禅宗五祖弘忍,禅宗六祖慧能(神秀北宗渐悟,慧能南宗是顿悟)。近代禅宗史学家认为“道信禅师是中国禅宗实际的创始人”。 印顺法师在《中国禅宗史》中对道信禅师的禅法归纳为:戒禅合一、《楞伽》与《般若》合一、念佛与成佛合一。

        黄梅四祖寺。四祖寺原广济县(汉代),今黄梅。开庭鼻祖禅宗四祖道信创建。黄梅四祖寺位于黄梅县城西北15公里的双峰山之中。黄梅四祖寺古称幽居寺,原名正觉寺,又名双峰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第四代祖师道信大师的道场。寺庙始建于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距今已有1370年的历史,是"中国化″禅宗第一所寺院。明正德、万历、清同治年间多次重建,终毁于兵燹。现存毗卢塔、众生塔、衣钵塔、灵润桥、四祖殿、蕉云阁及多方摩崖石刻。黄梅四祖寺不但在我国佛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国际上,特别是在日本、印度、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享有盛誉,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黄梅五祖寺。五祖寺位于黄梅县,禅宗五祖弘忍开创。五祖寺,原名东山寺,或东禅寺,后世改称五祖寺,位于湖北省黄梅县五祖镇东山之上,地处大别山主脉东端南沿,与九江隔江而望。建于唐永徽五年(654年),是中国禅宗第五代祖师弘忍大师的道场,也是六祖慧能大师得法受衣钵之圣地,被御赐为“天下祖庭”。五祖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又为旅游胜地。1985年,列为中国开放的重点寺院之一。2006年05月25日,五祖寺作为唐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马尖”。白马尖,位于罗田县境內,山峰海拔1777米。相传佛教传入中国后,永平十一年,汉明帝为纪念天竺高僧摄摩腾、 竺法兰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到中国传播佛教,于是在洛阳兴建了白马寺,这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都说“山无寺则无名,寺无山则不灵”,自古以来,寺庙的选址通常都喜欢建在人烟稀少的山林深处,以此来表达僧人远离尘世、养心修行的精神追求。可是白马寺却根据谕旨建在闹市之中,并未遵循依山而建的常规,无奈之下,印度高僧只好设想在中华大地上寻一座山,作为理想中和白马寺相依而建的山,以便于更好的弘扬佛法。高僧认为,中华民族起源于两河流域,既然白马寺建在黄河流域,那么理想中的白马山就该在长江流域寻找,于是印度高僧以金瓶掣签的方式,甑选出了符合条件的大别山,并命名大别山主峰为白马尖,之所以称为“尖”而不是“山”也不是“峰”,是因为叫白马山怕乱了主次,而叫白马峰又显得俗气与白马寺不相配,此外叫“尖”还可表达佛教对造物上苍造物的膜拜,因此就取名为“白马尖”,自那以后就有了“北有白马寺,南有白马尖”一说。

        “天台寺”。天台寺位于红安天台山园区天台山景区,海拔806m,面积600㎡。中国佛教八大宗之一的“天台宗”起源地,现恢复重建,已初具规模。中国佛教八大宗之一的“天台宗”起源地,早在1400年前,天台山就有佛教踪迹,隋唐时有庙宇建筑。“天台山”名源于佛教天台宗,其创立人是中国历史上名声显赫的智者大师。达摩道场。天台寺寺内有国内最高的一尊室内汉白玉佛像。

        “九龙寺”。九龙寺位于黄冈市麻城市闫家河镇钓鱼台村陈家河,龟峰山园区九龙山景区,海拔71m,面积400㎡。佛教圣地,寺内建有古色古香的天王殿、大雄宝殿等,与柏子塔相互映衬。

        “(禅宗)四祖广济禅院”。"四祖广济禅院″,位于广济横岗山低山区,为禅宗四祖道信弘扬佛法、修持之地。道信禅师,道信(580年4月3日-651年),生于蕲州永宁县县治,隋唐高僧,佛教禅宗四祖。公元580年4月3日,道信出生。公元592年(开皇十二年),向禅宗三祖僧璨求法,后在吉州符寺受戒,26岁时被三祖授以衣钵。公元625年(武德八年)于黄梅破额山正觉寺传经讲法,唐太宗李世民慕其名,多次派使者迎其入宫,坚辞不去,被赐以紫衣。公元644年(贞观十八年)道信传法于弘忍(禅宗五祖),于公元651年(永徽二年)坐化,后被唐代宗谥为“大医禅师”。公元1324年(泰定元年)时加号“妙智正觉禅师”。  贞观年间,太宗皇帝慕四祖的道风,想看一看他的风采,三次下诏,四祖三次推辞。太宗第三次下诏时曾对使者说:“人不来,就把头取来。”使者上了山,宣布了圣旨,四祖便引颈就刃,神色不变。使者非常惊讶,回去报告了皇帝,皇帝更加钦慕,厚加赏赐。

        “(禅宗)四祖广济禅寺”。“四祖广济禅寺”,位于禅宗四祖道信诞生地原广济县治惠山之上,这里有四祖道信佛祖的历史遗址和活动踪影,是一座供养道信佛祖和瞻仰禅宗文化为一体的佛教丛林。

        “云峰寺”。净土宗道场。位于广济九龙寨。云峰寺”始建于东晋太和[丙寅年(虎年)]元年,即公元366年,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卓锡于此。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主持一进三重,砖木建筑结构,其两侧,左为膳堂,右为方丈殿。辛酉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大德禅师卓锡于此,寺名为云峰,开设道场,讲经弘法。唐高宗武德二年(公地处北纬 30°05’18"-30°09’13",东经115°34’4 "-115°37’18",海拔276米。广济县治东北部。据云峰寺碑志记载,“唐高宗武德二年(公元618),大德禅师(头佗祖师)募资重修此寺,相传并在寺前栽下了由大藏寺存奘和尚从暹罗(泰国的古称)引进赠于“云峰寺” 的两棵银杏。据史志记载距今1300余年,因岁月久远,不知何故,寺右边的那棵银杏已枯毁;左边的那棵银杏历经一千三百多年沧桑岁月,依然屹立在寺门口,树高约200米,树干四人合抱不了,树冠如参天大伞,荫蔽达两百多平方米,此树堪称国宝。云峰寺前另有一株菩提树,后被人为毁掉。

        东坡文化:在谪居黄州的苏轼(苏东坡),留下了千古绝唱的《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一词二赋”(文学),《寒食诗帖》(书法)等作品,故有“东坡居士”、“东坡赤壁”、“东坡文化”、“遗爱湖文化”,又称“赤壁文化(诗词,文赋:赋、考、辨、序、跋、记、书、启、赞等,楹联、小说、书法、绘画、杂剧、碑刻、石、建筑等)”,当今文学界有“苏东坡成全了黄州(今黄冈),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 黄冈拯救了苏东坡,成就了苏东坡”之说。苏东坡谪居黄州四年多的时间里,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创作了753篇传世作品。一词二赋和黄州寒食帖代表着其文学、书法成就的最高峰。东坡这个比他名字还要响亮的称号就诞生在黄州。黄冈市委书记刘雪荣曾跟眉山市长说“苏轼是你们的,苏东坡是我们的”。黄冈获“中国东坡文化之乡”称号。930多年来,苏东坡对黄冈的影响历久弥新,近年来,黄冈、惠州、儋州、眉山四市轮流举办“东坡文化节”、研讨会,遗爱湖公园牌匾和黄梅戏大剧院用的都是苏体;东坡文化旅游节,将东坡的精神不断传承和发扬。

        儒学文化:李贽在此讲学16年,创立了文艺理论的经典学说“童心说”。二程(程颐、程颢)和三梅(梅之焕、梅国祯、梅国楼)均诞生于此,吴承恩的《西游记》和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许多章节写作于此。当代,这里还走出了熊十力、徐复观等“大儒”。中华诗词之市、中国书法城,中国楹联之乡等响当当的招牌就是儒家文化的烙印。 两宋时期的理学奠基 人程颐、程颢出生于今红安县, 二程镇因程氏兄弟在此办学而得名。明代理学家耿定向、耿定理兄弟 为鄂东黄安 (今红安) 曾在天台山讲学授徒,著名学者方学渐为其弟子, 经史子集无所不通, 影响很大。清代以来鄂东人文最盛, 诞生了王葆心、熊十力、徐复观、黄侃等儒学大师。

        书院文化:教育之乡。自古鄂东大地,随处可见"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的崇文尚书的文化景象,终于成就了"黄冈进士冠荆楚"令人称道的人文景观。书院文化:自宋、元、明、清、近代以来,黄冈的书院以其数量之多、发展之盛、影响之深远,尚在长江沿线各地区都有着巨大的影响。黄冈地处全国南北东西“自然地理”交往的汇聚点,各派学术的“学术地理”方位的交融点,这既是客观地致使当地的教育水平得以显著的提高得天独“钟”,更是黄冈人崇尚读书风气的民俗传统的得中独“厚”缘由。鄂东书院文化发达。鄂东最早的书院要算北宋时设于黄州的东坡书院, 大学者潘大临曾讲学于此。继之有建于南宋初年的黄州河东书院和新洲(今武汉市)问津书院, 宋代龙仁夫、明代耿定向曾讲学于此。黄冈最早的书院是雪堂书院。据今《蕲春教育志》记载: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问东书院 是当时全国增建的185所著名书院之一 ,据今《黄冈市志》记载,黄冈境内共设书院多达305余所。其中以黄州的问津书院最为知名。问津书院(新洲区今武汉),问津书院在一时之间成为了泰州学派的聚居地,其中又以耿定理、耿定向、萧继忠和焦竑为学派领袖,对整个黄冈地区的儒学发展影响深远。到清朝,黄州府所属八州县问津书院(今属武汉市新洲区)、黄州古都书院、东坡书院、河东书院、阳明书院;孔子书院(今团风县);阿南书院(今属武汉市黄陂区)【《路史国名记》载:黄帝元妃嫘姓故国地,含今黄冈、新洲、黄陂、红安、麻城境 】;薪水县(今浠水)的蕲阳书院、南门书院、孙公书院、宋公书院、南齐书院、云路书院、大成书院;罗田县的义川书院、老塔书院、白公书院、古塔书院;麻城县的万松书院、龙蘸书院、道峰书院、龙池书院、芝佛书院;黄安县的天台书院、萃英书院、洞龙书院、天窝书院、云台书院、桃花书院;蕲州的凤麓书院、阳明书院、崇正书院;蕲春金陵书院、麟山书院;广济县的文明书院、江汉书院、梅川书院、沧浪书院、大经书院;黄梅调梅书院等225所外,又建书院297所。 庆历四年(1044年),蕲州、黄州始有教授办学,训导生徒。明万历年间,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作者,明末著名文学家冯梦龙在麻城讲释《春秋》,在此著有《春秋衡库》等书36种 .在麻城组织了芝佛书院。明代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李贽剃发出家移居龙潭湖旁边的芝佛书院 。苏轼谪居黄州, 黄庭坚、秦观、张耒、晁无咎相继来黄, 与本地名士李委、潘大临等论学讲诗。 明代大思想家李贽曾客居麻城十三年, 在那里著书讲学, 影响一代风气 。

        教育文化: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朱理学的奠基人大理学家、思想家程颢、程颐。北宋庆历四年(1044),蕲州、黄州始有教授,办学训导生徒。明清两代,州、府、县均建有学宫,并建有书院50多所。李贽在黄安麻城两地讲学,著书达十八年。有声名远播的全国三大“教授县”之一的蕲春县、“博士街”。 蕲春县不仅是享誉海内外的《教授县》,《教授村》更是层出不穷,有十名以上的教授村达三十二个,其中一村二十名以上教授的村有七个,张榜镇汪瓢铺村走出专家学者教授二十七人。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这条五百米长的街道,竟走出了一百二十六名博士,多半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甚至很多父子、兄弟皆为博士。如李宝珍女士一家五名博士,分别为美国一些著名大学生化、物理、医学博士,被传为佳话。还有李国宏女士,获美国伯明翰大学微生物学博士,曾为美籍华人中最年青的教授。曾历届国际中学生学科竟赛中荣获8金5银2铜共18枚奖牌的著名学府 “黄冈中学”(电影 《全城高考》该剧在著名的湖北黄冈中学以及黄冈师范学院拍摄),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学子摇篮。“黄冈试卷”誉满全国、“黄冈高考神话”、“ 黄冈教育现象”,形成了“教育文化”。 "高考神话"和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获奖众多而声名远播。

        进士文化:自古鄂东大地,随处可见"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的崇文尚书的文化景象,终于成就了"黄冈进士冠荆楚"令人称道的人文景观。这里自古崇文重教,科举年代产生了944位进士。清乾嘉陈诗所著《湖北通志·人物志序》中说:“唯楚有才,黄郡实当其半。”,据史料记载,黄冈历代名人有1600多位,其中古代1134人、近现代466人。一共1600余人。其中进士944人(5名状元,61人官至二品以上);举人中的杰出者192人(举人3985人);近现代名人466人。据史书记载,隋唐至明清,共产生进士944人,举人3985人,被誉为“黄冈进士冠荆楚”文化现象。清朝湖北三大状元之一的刘子壮。明朝黄冈进士占湖北的39%,清朝时占35%。若以州府为单位排名,明清两代黄冈进士总量在全国排第五位,仅次于杭州、福州、苏州和北京。黄冈自古崇文重教,人才辈出,明、清两朝,黄冈的进士人数居全省第一,成为湖北的科举中心、人才中心。清代黄州知府于成龙政绩卓著,居官清廉,百姓拥戴,被朝庭嘉誉“清官第一”。清代科举湖北共中得三名状元,有两名是黄冈人。刘子壮(1609-1652年),字克猷,清代开科状元湖北黄冈堵城人,是清代湖北的第一个状元;另一个是清代状元,陈沆(1785-1826年),字太初,号秋舫,湖北浠水下巴河人。陈銮中探花,帅承瀛一甲三名进士,金德嘉中会元。仅嘉庆至咸丰三朝65年中,黄州府即考中进士86人,举人466名。《中国名人之市探源》(2011年3月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载进士:有抗蒙治蜀的封疆大吏余玠、明代文坛领袖何景明、天台一派的创立者耿定向、楚地第一才子王廷陈、天下清廉第一汪可受、一代良臣铁汉子梅之焕、清朝开代大文豪刘子壮、 “儒林”完人金德嘉、主审和坤的重臣金光悌、著述千卷的大儒陈诗、一代名臣帅承瀛、一代文宗陈沆、中国海运的开创者陈銮、敢与慈禧叫板的谏臣吴兆泰、维新大志之士周锡恩、中国近代立宪派首领汤化龙、从“工科进士”到地质科学巨人李四光。世家风流:有轻仕而重学文友是苏黄宋代黄冈潘氏世家、元魁十世胄宫保大名家明代麻城刘氏世家、一方大郡望名贤气节佳明代麻城李氏世家、联绵科甲榜清风满门盈明代麻城董氏世家、一门十进士人文夸劲节明清黄州王氏世家、著述超千卷两学五代传明清蕲州顾氏世家、东西巨族起簪缨冠鄂东明清麻城周氏世家、科甲传百年诗书泽后世清代浠水陈氏世家、文章宗汉魏诗歌比盛唐清代黄梅喻氏世家。书中(朝代)收录:隋代进士名录、唐代进士名录、五代进士名录、宋代进士名录、元代进士名录、明代进士名录、清代进士名录、明清武进士名录。《中国文化世家丛书•荆楚卷》中,湖北省32家,而黄冈就占15家。

        院士文化:“院士之乡”。自1949年成立中国科学院、1994年成立中国工程院以来,黄冈累计走出13位两院院士,在我省总数仅次于武汉。可赞道:“吾黄人文,号为冠楚”。

        名人文化(教授县、将军县):指人文厚重。黄冈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名人文化:黄冈的名人举不胜举,据《湖北历史人物辞典》记载,明代鄂东黄冈名人占湖北历史名人的30%,清代占36%,近现代占43%。据《中国文化世家丛书。荆楚卷》中,湖北省32家,其中黄冈15家。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毕昇。中华世纪坛有40为科技文化名人雕塑,黄冈有三位:毕昇、李时珍、李四光。清代经学家刘醇骥、被称为“楚栋之杰”清初诗人张仁熙、著名音韵训诂学家、经学家、文学家国学大师黄侃,地质力学理论创始人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第四纪冰川活化石古老树种中国水杉发现者林业专家干铎,著名爱国民主斗士、诗人、学者闻一多,著名文艺理论家胡风,著名作家冯文炳、著名国学家汤用彤、徐复观,废名、著名翻译家、作家叶君健,著名作家、评论家秦兆阳,著名哲学家及新儒学派创始人熊十力,著名方志学家王葆心,《资本论》第一个中译者、著名经济学家王亚南,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对中国第一代原子弹和氢弹的研究和理论设计作出了杰出贡献即“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著名新闻记者郭超人,著名表演艺术家方掬芬,新中国广播电影事业奠基人陈播等一大批先贤圣哲、科学巨人、文化名家(本籍、客籍)。中华世纪坛收录了文化名人40位,黄冈独占3位;毕昇、李时珍、李四光。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昇,《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地质学家李四光等1600多位历史名人都诞生于黄冈。毕昇(972年-1051年),生于淮南路蕲州蕲水县(今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为北宋发明家,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昇初为杭州书肆刻工,专事手工印刷,在印刷实践中,毕昇认真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于北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发明活字印刷术,其法未及推行即卒。毕昇事迹仅见于沈括《梦溪笔谈》。[毕昇创造发明的胶泥活字、木活字排版,是中国印刷术发展中的一个根本性的改革,是对中国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对中国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伟大贡献。   

        老区文化:黄冈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这里革命重要发源地。黄冈市奇特地理现象,产生了军(战)事效应的“革命地理”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全国红色旅游重点线路,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黄冈市荣获“全省地名公共服务示范市”荣誉称号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叠加区。是大别山革命老区,铸造了大别山老区精神。先后有44万黄冈儿女为国捐躯,铸就了“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老区精神。黄冈是中国共产党较早活动的地区之一,“黄麻起义”大革命时期,这里是“八七”会议之后爆发了著名的“黄麻起义”,打响了长江以北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这里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根据地,“红军”在这里得名,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十五军、第四军、第四方面军、第二十五军、第二十七军、第二十八军。即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部队之一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这里是打响了解放战争第一枪的“中原突围”战役发生地,这里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著名战役的发生地,曾是进行著名高山铺战斗,胜利拉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大反攻的序幕发生地。鄂东解放及渡江战(渡江战役在全国有两个战场,一个是从江西的湖口至江苏的江阴,另一个是从鄂东的团风到广济)发生地。从这里走出了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3位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黄冈籍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代表(当时有13位),“一大”13位代表中,始终坚持共产主义信仰,从未动摇,从未脱离党组织,一直到人生最后一刻有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邓恩铭、王尽美等6人,其中黄冈有董必武、陈潭秋两人;“一大”13位代表中,最终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开国大典的有2人:毛泽东、董必武;黄冈广济籍周越华是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30名女战士之一。这里产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任共和国主席、2位党中央副主席、3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6位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等13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及17位大军区司令员(政委),造就了230多位功勋卓著、彪炳青史的开国军事将领,1位元帅(林彪)。1989年中央军委确定全国33位军事家中,有黄冈籍林彪、李先念、王树生等3位。两百多位将军同一故乡的“将军县” 红安县有董必武、李先念两任共和国主席、有2人任过全国人大副员长,4人任过国务院副总理,10人任过国家正副部长,12人任过大军区司令员或政委,17人任过大军区副司令员或副政委、顾问,还有24位兵团职干部、130多位省军级干部。在新民主革命时期,贺龙、徐向前、张国焘、刘伯承、邓小平、张体学、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此运筹帷幄。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历来十分关注老区,毛泽东在(武汉)武昌接见了黄冈籍红麻两县干部代表,周恩来、陈毅、董必武、胡耀邦、万里、李先念、习近平、江泽民、乔石、李鹏、朱镕基、李瑞环、吴邦国、温家宝、李德生、宋平、刘华清、方毅、秦基伟、吴学谦、王震、徐向前、陈锡联、邹家华、王兆国、俞正声等政坛风云人物,指导和视察黄冈大别山老区,留下了足迹和墨宝。

        将军文化:是指将军辈出。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诞生了200多名开国将帅。“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写的就是黄冈故事。1985年,这里红安县被徐向前题名“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有闻名于世的 “将军县”。麻城乘马岗乡有2万多人参加了长征,锻造了32位将军。其中大将1人、上将3人、中将7人、少将21人。一个乡镇走出了32位红色将军,其人数之多,军衔之高,出生地之集中,全国绝无仅有,成为名副其实的“将军之乡”。红色文化。这里为共和国的诞生牺牲了四十四万英雄儿女。红色革命遗址和革命文物和红色景点遍布全境。境内有八斗湾的共存社、红四方面军成立旧址、红二十五军北上长征旧址,中原突围遗址、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和高山铺大捷遗址,七里坪革命纪念遗址群、红十五军诞生地纪念遗址、黄麻起义纪念馆、董必武故居纪念馆、李先念故居纪念馆、闻一多纪念馆、李四光纪念馆等,这里被誉为是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博物馆。以黄冈为中心的大别山革命老区,更是全国12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是湖北红色旅游的主体。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其中就有武汉——麻城——红安——新县——信阳线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景点经典景区,麻城市革命烈士陵园、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英山县革命烈士陵园、罗田县胜利烈士陵园名列其中。红安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冈拍摄了电影《黎明行动》,《大别山红军》等影视片。    

        英雄文化:在由中央宣传部、组织部、统战部等11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黄冈籍就有7人入围4人当选,当选的是:吴焕先、陈潭秋、闻一多、李四光。被搬上银幕英雄人物,有《沙家浜》中郭建光原型人物黄冈籍刘飞;《亮剑》中李云龙原型人物黄冈籍王近山将军;《铁血红安》中原型人物黄冈籍刘福胜。黄冈舰,2015年1月16日,以“黄冈”命名的舷号577的054A型导弹护卫舰,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编队区域防空作战能力、对海超视距打击能力、水下反潜功能的新一代新型054护卫舰,被入列东海舰队,这是湖北省继武汉、黄石、宜昌、襄阳后,第5个被我军战舰命名的城市。

        军事文化:这里曾发生了吴楚柏举之战、赤壁之战、南宋抗金、罗州城抗金保卫战、抗御蒙军、李自成挥师蕲黄、张献忠进驻蕲黄、太平军捻军、黄安战役、武汉保卫战田镇阻击战、中原突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和高山铺大捷、渡江战役(解放武汉)等。以广济县为例,在黄埔军校参加学习的广济籍18位人士:第一期学生有张其雄、刘赤忱;第二期学生有张锦堂;第四期学生有舒振世、许楚才、郭英英、伍昌续、干秀峰、吴志勋、何文俊、郭典威、胡希华;第五期学生有干国勋;第七期学生有吕中良、胡素平、向必达;第八期学生有周起烈;第十一期学生有陈俊。      

        诗文文化。诗文文化:古往今来,引发无数文人先贤流连忘返,吟咏颂叹,留下了一批流传千古的绝妙诗章。其中有鲍照、萧纲、萧绎、李世民、王粲、阮籍、庾信、李白、杜甫、赵佶、柳宗元、韩愈、刘禹锡、贾岛、白居易、杜牧、裴度、王禹偁、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晁补之、苏辙、秦观、陈师道、杨万里、辛弃疾、朱熹、陆游、张孝祥、张耒、戴复古、元好问、方孝孺、文天祥、赵秉文、赵孟頫、唐寅、李贽、汪可受、汤显祖、吴承恩、徐霞客、王鼎、解缙、李梦阳、何景明、王世贞、袁宏道、罗贯中、王士禛、赵翼、张问陶、刘子壮、顾景星、于成龙、爱新觉罗。载淳、梁启超、秋瑾、康有为、何绍基、郭沫若、黄炎培、茅盾、冯梦龙、林语堂等客籍名家巨子、文人墨客,留下了不朽的诗作等等名流,都游历过黄冈,并留下了不朽的诗作。据不完全统计,从晋代至今,吟咏黄冈的诗词达1.6万余首(阕),以独特的艺术形象,再现了黄冈的名山名水、名人名事和名产名物,不仅是一座艺术的丰碑,而且是一座文化的“富矿”,把黄冈提上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王禹偁《黄冈竹楼记》,已被收入中学生教科书。荆楚文 荆楚文库清代收入文库,全省共有279人〈外省籍)黄冈籍72人 居各府〈今市州)之首,占总数 26 %。苏东坡在此创作了“一词二赋”,成就其文学巅峰。黄冈是著名的佛教胜地,黄梅戏的发源地,著名的诗词之乡、楹联之乡。 

        戏剧文化:据专家考证,吴、楚、汉等古老文化在这里相互交汇融合,其文化面貌颇具特色,带有浓厚的“巴水蛮族”遗风。戏曲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显著的标志之一,是一门涵盖文学、音乐、美术、舞蹈、武术等艺术门类的综合性艺术。黄冈“四戏同源”,京剧、汉剧、楚剧、黄梅戏在此发源,其中京剧和黄梅戏位居中国五大剧种之列。走出了“京剧鼻祖”余三胜、“黄梅戏宗师”邢绣娘等戏剧奠基人物。至今,京剧的念白目前还有一些罗田口音。黄梅戏在这里得到长足发展,形成了与安徽平分秋色的局面,诞生了两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多云山区及太白湖畔的田歌、畈腔采茶调,现发展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995年黄梅县被文化部授予全国“黄梅戏之乡”的称号。东腔戏,俗称“哦嗬腔”,又名“东路花鼓”,清朝时期发源于鄂东的麻城、罗田、英山等县,其声腔高亢,为群众喜闻乐见,广为流传。该剧种已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保护项目。 “黄冈印”文化(楚剧、汉剧、京剧和黄梅戏四种戏的源头都在黄冈,形成了”四戏同源”的独特文化景观和文化生态和业态)、黄冈是京剧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黄梅戏发源于黄冈,并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诗人毛泽东戏称:“黄梅戏是被大水冲到安徽去的”。

        非遗文化:有黄梅戏、黄梅挑花、红安绣活、东路花鼓戏、湖北大鼓等8个项目已被国家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负盛名有黄梅桃花、红安绣活、英山缠花和蕲春管窑陶艺制作技艺。有的市县还被省级以上授予 “挑花之乡”等称号。有国家命名的“中华诗词之市”;市辖县市还获“中华诗词之乡”或“中华诗教先进单位”。黄冈市“荆楚诗词之市”,市辖县“荆楚诗词之县”,中国“武术之乡”。 2011 年黄冈市先后成功申报 《黄梅禅宗祖师》 、 《李时珍传说》 2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东坡传说》等 6 项省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 《本草纲目》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黄冈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增至 8 项(“黄梅禅宗祖师传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之乡”、“民间绘画之乡”、“黄梅戏之乡”、“刺绣艺术之乡”、“中国东坡美食文化之乡” 荣誉称号。黄冈是《西游记》成书之地。黄冈市武穴是岳家拳传承发展地。宋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岳飞蒙难后,其子岳震、岳霆和部分将士隐居广济县(今武穴市)养马岭村,与遗留下来的岳家军将士一起研习岳家拳术,岳家拳自此得以发展,并散播民间,至今已860余年。2008年,广济岳家拳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迹(遗址)文化:东坡文化、赤壁文化(胜迹、人文、诗文、艺术)。有8个项目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境内已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有6个县(市)均为“千年古县”。黄冈现有遗址遗迹5768处,文物11.7万件,文物保护单位675处,排全省第一。

        参考资料
        1.《佛教福地蕲州广济县与禅宗四祖道信大师禅缘“四缘"》   纪宏  佛教在线   2020年5月29日 
        2.《慧远大师与“江天佛国”广济佛缘》   中国文化复兴网、中国文化网   2018年4月1日
        3.《"双千"佛名与"双苞"佛国寻秘》  中国文化复兴网 中华文化大使  2018年3月24日
        4.《“黄冈学”与黄冈文化》  民族复兴网    2019年10月9日
        5.《"观音学"与观音信仰中国"本土化、民间化、世俗化″》佛教在线  2020年5月8日  
        6.《"莲苞佛国"广济与禅宗四祖道信大师禅缘“四缘"》  纪宏  华夏寺庙文化网  2020年5月31日   
        7.《莲苞佛国"广济与禅宗四祖道信大师禅缘“四缘"  纪宏  传统文化网  2020年5月29日
        8.《从“莲苞佛国”圈“四缘”看东土禅宗四祖道信的信仰文化意蕴》  纪宏  国智网   2018年8月14日
        9.《黄梅四祖寺》石,百度百科。
        10.《五祖寺》,百度百科。
        11.《“神秘的30°线”》中国(在陆地上的经纬整交点所在地)唯一一个经纬度(东经120° 北纬30°)整数点标志(经纬)塔浙江省富阳市大源镇西南岩山脚下。三面环山,坐南朝北,一方水泥墩上嵌有圆形的铜质标志,上面凸镌一个相交的“十”字,正是东经120°、北纬30°经纬线的交点。交点处于与城市接近的人口密集地带。东经120°,这是“北京时间”标准线。北纬30°是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分界线,,又是北半球信风带的最北界线,素有“神秘的30°线”之称。
        12.《大别山: 一座享誉海内外的自然与文化复合型大观园》纪宏  国家旅游地理  2020年9月16日
        13.网上众多资料被釆用一并鸣谢!
        14.大别山图片均为来自网络,仅供辅助阅读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人生要自在,四在四不在![28]

  • 中国十二时辰,诠释了我们的一生[183]

  • 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刻,都是水到渠成的[278]

  • 以天之道做事,以地之道处世,以人之道律心[448]

  • 克服焦虑,五种不为人知的自然方式[897]

  • 惊人的四大定律[1097]

  • 髡残说:我这辈子有“三大惭愧”[1188]

  • “一丝不挂、想入非非”竟源于佛教,人人都会说,真正含义却很少人知道[1678]

  • 万行法师:中国文化的四个阶段:层层递进,找到自己[1360]

  • 生活不顺时,牢记这四句天规,福报自然来[1711]

  • 佛教故事:心境还须自己开[1602]

  • 美从自然得,佛由心中生[1765]

  • 顺其自然,是最高级的养生[1502]

  • 人生的三次觉醒[2471]

  • 对拥有的一切心怀感恩![4260]

  • 从北纬3O°纬线上走来的"大别"山南江北"葫芦村落"[3880]

  • 宗白华:中国艺术中禅境的表现[2957]

  • 神秘三十度纬线与大别山塔水桥村落文化[3619]

  • 人生是一场放过、前看勿回头![2112]

  • 佛教中国漫谈之1.一句阿弥陀佛传承的是文化[2248]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