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105]

  • 太虚大师: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佛[104]

  • 时间看人品,小事见人心![121]

  • 福报从哪里来?高僧们这样回答[119]

  • 人生如水,修行为境![123]

  • 深种善根,用心经营[144]

  • 从虚云老和尚的“持戒”日常,[106]

  • 阿罗汉内心的境界[12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道安(4)[179]

  • 找寻年轻人“挤爆”寺院的答案[154]

  • “生性凉薄”的人,请深交一辈[137]

  • 中国人8大忌讳:​大喜易[118]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2佛教文学 >> [专题]d2佛教文学 >> 正文


    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2254   时间:2020-9-10   录入:chengshangyun

     

    2020年9月10日  佛学研究网

        一个人心中有多少恩,就有多少福;一个人心中有多少怨,就有多少苦。

        人,空手而来,空手而回,一切都是世界的恩赐。

        这些恩赐没有一样是坏的,所以,待人处世,我们该常怀感激。

        有人会问:为什么要对别人那么好?

        其实是对自己好,常怀感恩,自然少抱怨与嗔恨,心存正念,往往快乐的多。

        1 感恩,人生所有的相遇

        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份。

        每一个出现在你生命里的人,都有原因,都有使命。没有人是无缘无故出现在你生命里的,每一个人的出现都是缘份,都有原因,都值得感恩。

        一个生活贫困的男孩为了积攒自己的学费,正挨家挨户的推销商品。

        可是男孩的推销一直不是很顺利,人们似乎对他的产品不感兴趣。就这样到了傍晚,男孩依然没有卖出一件商品。

        一整天没有吃饭喝水的男孩,此时十分疲惫和饥饿,他绝望的想放弃。

        走投无路的他敲开一户人家,希望主人能施舍给他一杯水。

        开门的是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看到男孩的样子,也许是猜到了他很饥饿,便走进家中,拿了满满一大杯牛奶出来,递到了男孩的手上。

        男孩和着泪水喝下了牛奶,此时他,不仅感到自己浑身是劲儿,对生活也重新有了信心。

        许多年以后,当初的那位年轻女子已变成妇人,因为病情严重,便被转到了大医院。

        而当年那个贫穷的小男孩如今已是著名的大夫。令人惊喜的是,在巡查病房时,他一眼就认出床上躺着的病人就是当初曾经帮助过他的恩人。

        后来,他回到办公室,下定决心要竭尽全力治好恩人的病。在经过了精心的准备和不懈的努力之后,手术取得了成功。

        但昂贵的医药费很让妇人发愁,一场手术之后她几乎要变得一无所有。她硬着头皮办出院手续的时候,费用通知单上的一行字引起了她的注意,手术费=一杯牛奶。

        她看着这行字不禁流下了眼泪,好像看到了多年以前,那个傍晚,一个贫穷的小男孩,和他那颗念念不忘的感恩的心。

        我们生命中的所有遇见,是因缘相遇,因情生暖。

        要相信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原因,并有助于你。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心怀感恩,施人以爱,最终爱与福报都会返回到你身上。

        感恩,每一次遇见,无论,你遇见谁,都是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那都是我们该去的地方,经历了一些我们该经历的事,遇见了我们该遇见的人,感恩今生彼此的相遇。

        懂得感恩,幸福就会不请自来。

        2 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忘报亲恩

        《心地观经》中讲:“世间一切善男女,恩重父母如丘山,应当孝敬恒在心,知恩报恩是圣道。”

        世上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懂得感恩父母。

        古德有云:“堂上有佛二尊,恼恨世人不识,不用金彩装成,非是?檀雕刻,即今现在双亲,就是释迦弥勒,若能诚敬得他,何用别求功德。”

        古时候有个名叫杨黼[fǔ]的人,他感觉人生无常,立志修道,听说无际大师的道行很高,为了要亲近明师,他就辞别双亲,离开故乡,去访师求道。

        路途中,遇到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和尚,他向老和尚很恭敬的顶了一个礼。

        老和尚问他:“你从哪里来?到这里来做什么?”

        他答道:“我从外地来,想拜访无际大师,修学佛法的大道。”

        老和尚听后又说:“你要见无际大师,那不如见佛。”

        杨黼问:“我很想见佛,但不知佛在哪里,请您指点我。”

        老和尚又说:“你赶快回家去,看到肩上披着大被,脚上倒穿鞋子的,那便是佛了。”说完老和尚就离开了。

        杨黼听了老和尚的话,深信不疑,立马整理行装,雇舟返乡,在路上跋涉了一个多月。

        到家的那天,已是黄昏,他敲着家中的大门,呼唤母亲开门。

        母亲一听是自己的儿子回来了,欢喜得从床上跳起来,来不及穿衣服,把棉被披在肩上,倒拖了鞋子,就匆匆忙忙的迎接自己的儿子。

        杨黼看到披衾倒屣的母亲,顿然觉悟老和尚的话,世人只知哪里有高人,殊不知真正的活佛时时在我们的左右啊!

        从此,杨黼竭力孝顺双亲,在物质上,尽量使父母满足,在精神上,尽量使父母快乐。后来,杨黼享八十岁的高寿,临终时,诵金刚经的四句偈,安详而逝。

        孝是百善之首。如果连对自己恩德最大的父母都不能供养,那拜佛供神都是无益。

        人们总是到处祈求福报,却不知一个人最大的福报,就在自己的身边。

        佛陀说:海水可斗量,父母恩重无法斗量。孝顺供养父母的福德太大了,就算是苦厄命运,也挡不住福德。

        若一个人说话不顶撞父母,和父母说话柔声软语,供养父母,那么,无论是谁都会非常尊敬你,都敢信任你,帮助你,你身边的贵人多了,福报自然也会多。

        要知道,父母是世间最大的福田,孝顺父母,是一个人最大的福报。

        3 感恩,可以改变命运

         《正法念处经》:“若人少恩常念不忘,知恩、报恩,得大功德。”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个老人,他有五个孩子,但是个个都不愿意养他,老人走投无路,只好沿街乞讨。他觉得人生充满了痛苦,也怨恨子女的不孝。

        一天,老人遇到了佛陀,便问道:"慈悲伟大的佛陀啊,您能改变我这悲惨的命运吗?"

        佛陀听后就问他:"你知道感恩吗?"

        老人回答:"我不懂什么叫感恩,还请佛陀开示。"

        佛就指着他要饭的拐棍说:"你对你手上的这根拐杖感恩吗?"

        老人听了这话,想想说:"我当然感恩这根拐杖了!我出去要饭,遇到了凶狗,它是我的打狗棒。在崎岖的道上行走,上坡下坡,他是我安全的支撑。我累了的时候,就枕着它睡觉。对于这根拐杖,我真正要千感恩、万感谢啊!"

        佛陀听后很是高兴,说:"那你从今以后,就天天拿着这根拐杖,不停的去说感恩,说到一定的时候,你的命运就会改变了!"

        老人听了佛的教诲,深信不疑,此后不但对拐杖说感恩,也感恩施舍给他的一切好心人,以及伤害他、欺骗他的人。感恩让老人的心中再无一丝怨恨。久而久之,他就契入了一种三昧,名叫"感恩拐棍三昧。"

        有一天,佛陀在讲经。老人心想:我现在的幸福全是佛陀赐予的,我要去感恩!于是他便向佛陀讲经的地方而去。

        佛陀见到他来了,对大众说:"我们今天请一位老修行来讲讲他的感恩三昧。"

        于是佛陀把他请上台,请他讲述他感恩的故事。

        刚好老人的五个孩子也在下面听经,他们听到自己的父亲说,对一根拐杖都要至诚感恩,更何况对于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如果都不知道去感恩、报恩,这样的人是无法成佛的!

        老人五个孩子良心发现,听完经后,都争先恐后跑上台去,争着要孝养自己的父亲。

        这时佛陀对老人说:"你的命运现在已经改变了!一个有感恩心的人,他便什么都有;一个没有感恩心的人,他便什么都得不到。"

        一个人心中有多少恩,就有多少福;一个人心中有多少怨,就有多少苦。

        老人的幸福从感恩一根拐杖开始,再到感恩父母、亲人、朋友、社会甚至感恩伤害自己的人,心中的怨早已不见,这样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是满满的幸福。

        一念之慈,万物皆善;一心之慈,万物皆庆。心怀感恩,是度人也是度己。心怀感恩做善事,必能改命,修福避祸。

        利益众生终利己,感恩众生终利己,感恩的力量与天地人息息相通,通则达,达则大成!

        感恩,不只是感恩大恩大德,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良的人性美。

        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即使家财万贯,他仍是个贫穷的人;懂得感恩并知恩报恩,才是天下最富有和最快乐的人。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好习惯的力量[203]

  • 念别人的好,修自己的心[264]

  • 生命中没有巧合!你经历了什么,代表你的能量频率在哪里共振[490]

  • 自我提升的10个好习惯,受益一生![467]

  • 当自己无路可走时,请信任你的感觉和直觉[760]

  • 真正改变命运的不是道理,而是习惯[468]

  • 新的一年,谢谢生命中的贵人[531]

  • 据说嫉妒心最怕随喜修法,不信你试试[736]

  • 凡是发生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641]

  • 每个人自带能量:让自己拥有强大能量场的五大秘密[1060]

  • 后疫情时代,一定要改变的7种生活习惯[738]

  • 人生,是个还债的旅程![751]

  • 很多朋友都是从此绝交的,故事很短,却说穿了人性![806]

  • 4个简单技巧,改写潜意识里的消极程序[795]

  • 让人心情变好6个习惯,请逼自己养成![770]

  • 人生过半,关好心里的“门”[885]

  • 人与人之间最长久的关系:相互麻烦,彼此感恩[988]

  • 佛说:生命中每个人,所遇到的事情,都早有安排[844]

  • 语言背后的潜意识,正在影响你生命中的一切[869]

  • 人贵知恩,贵在感恩[90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