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7日 佛学研究网
在杭州灵隐寺寻踪问迹,寻觅诸佛菩萨的微笑,给人印象深刻的应该是弥勒之笑。为什么弥勒笑的如此深入人心,看他一眼,就会心平气和,不再有心理的窠臼,就会超然出世,会心一笑呢?
据佛经记载,弥勒是继释迦牟尼之后出世的未来佛,他象征着未来世界的光明和幸福。弥勒佛出世时,土地平整,七宝充满,花香浓郁,果味甘美,国土丰乐,人民善良,人能益寿延年。弥勒佛出身高贵,降生人间之后,在龙华树下坐禅成道。
在宁波奉化,弥勒以布袋和尚的化身现世,逢人便笑,言语无常,却多灵验,不几年,人们便都认识了他。他常袒胸露腹、喜喜哈哈,逗小儿逐之,同时也就把自己那个布袋里化缘来的甜点干果分与周围的孩子。
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布袋和尚端坐在岳林寺的一块盘石上,口中念了一个偈子: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
时时示世人,世人皆不识。
说完微微一笑,泊然而逝。布袋和尚圆寂后,人们才忽然明白他就是弥勒的化身,不过是“世人不识”罢了。于是,许多寺院在塑弥勒佛时便按布袋和尚的形象塑造弥勒佛。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这幅对联是他真实的写照。弥勒的笑,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弥勒是未来佛,面向未来,更多的是一种期许。有向往,有期待,美好的境界真的就在未来吗?其实,就在当下开阔的笑,从容的笑,豁达的笑,开心的笑。
宽却肚皮需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
若逢知己需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
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
——布袋和尚《忍辱偈》
弥勒菩萨的化身布袋和尚作此《忍辱偈》,以教化我们不管遇到世间再多的是非与爱憎,都要不以为意,不让烦恼扰乱自己的心智,而要以忍辱、宽容和接纳的心态来应对。只要我们能心无挂碍、心无所住,就能证得圆满,一身轻安。
人的成熟就是会笑,懂得笑,懂得用你慈悲的笑容去感染他人、帮助他人。读文至此,你我不妨歇歇,忙碌之余,看看眼前,把握当下,如有所悟,舒然一笑。
微笑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智慧。佛菩萨的微笑,让我们“无畏”。
微笑是你的权力,可以成为你的资本。你我一起向佛菩萨学习,做快乐的传递者,永不停息……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