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5日 佛学研究网
通往南投县名间茶区的道路两侧,种着许多油桐树。如果窗外是春天,此刻满眼都是白色的花朵。可惜窗外正处在亚热带之秋。
从福严精舍出来,游教授陪海和尚、基和尚等数人乘另一辆车去拜访隐修者江敏吉居士。其他人去名间茶区。我发现,邻座的明华师兄换了件灰色的上衣。他说:“我不想破坏咱们团队的秩序感。我拍照片,跑前跑后的,如果穿鲜亮的衣服,就不和谐了。所以今天换成灰色了。名人参加活动都带两三套衣服,他们怕自己和别人穿的颜色一样,跳不出来。咱们不,咱们要融进去。”
他在践行净慧长老提出的“家庭是道场,生活作佛事”。
“生活作佛事”,就是在生活中修行。怎么来理解这句话呢?
《维摩诘经》里有个故事。有一天,光严童子在毗耶离大城遇到维摩诘,问:“居士,从何而来?”维摩诘答:“我从道场来。”——道场,本指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处,后泛指修习佛法的场所。光严童子又问:“您从哪个道场来呢?”维摩诘举出许多例子,诸如直心是道场、深心是道场、布施是道场、持戒是道场等说明修行离不开生活,进而总结道:“菩萨教化众生,诸有所作,举足下足,皆从道场来。”
维摩诘菩萨告诉我们,道不远人,道场亦不远人,用心处处皆是。
最初看行程表时,我以为“名间茶区”应为“民间茶区”。来到实地,才知道,名间只是地名,是我弄错了。
名间茶区,是著名的“东方美人茶”的原产地。说起茶,都知道“铁观音”、“金佛手”、“普洱”等,为什么还会有“东方美人”呢?据说这个茶名,是英国女王给起的。有一天,女王有缘品饮此茶,为其透明的汤色、甜美的滋味所倾倒,命名如此。
东方美人茶为什么会有那么美的滋味呢?
诸法因缘生。说起来更是耐人寻味。名间茶区不用农药、化肥,因此会有咬茶叶的小虫子存活。食色性也,小虫子要果腹,于是咬茶叶。不可思议的是,凡是被小虫子咬过的茶叶,特别香甜。为什么会这样呢?发现有叶片被小虫子咬了一口后,茶树会调动应急,最大限度地从大地、空气、阳光、雨水中吸收能量,努力地修复被咬伤的叶片。于是,这受伤的叶片中,就会集中了蜜香、花香、果香、乳香,四香俱全。那没被咬过的叶片,则没有这个滋味。
东方美人茶,是一道现成的公案!生活中的烦恼虫,没有人不想躲开,但总是躲不开,因此往往会被咬一口两口。人是否能像茶叶一样,转逆缘为增上缘呢?
初来台北的雨夜,在食养山房,有个胖胖的黑脸汉陪在游教授左右。认识的都叫他宝哥。后来才知道,宝哥是位茶人,台湾知名茶品牌“一亩田”的老板。
来宝哥茶园的路上,停了一会儿车。原来,崇谛法师把手机忘在了中午用餐的日新茶园。打电话过去,不到半个小时,日新茶园老板开车送了过来。令人想不到的是,不光送回了崇谛法师的手机,还连同一个鼓鼓的钱包。是茶园老板找手机时发现的。芦居士一看,哎哟了一声。
方才闲坐车上没事,你一言我一语地调侃崇谛法师的粗心。此刻,芦师兄替崇谛法师说话了,“谛师为什么会把手机落在那儿?大家想想,还不完全是为了我!”
不是自己的,便不妄取、不苟得。大家感慨,中华民族淳朴的民风,在海峡这边,还完整保留着。
话扯远了,还是说说宝哥吧。宝哥曾到柏林禅寺、四祖禅寺亲近过净慧长老,所以听他说“咱们都是同门”,一下子没有了陌生感。
听宝哥说茶,也是一桩乐事。时有妙语,自他口中流出,“天地有灵,万物都在修行。云南临沧有棵三千年的老茶树,树冠右侧像狮子头,茶启智慧,与文殊菩萨有缘;左侧像一张侧脸,赵州禅师的脸。”真是心里装着什么,眼里就会看到什么。“茶是身心灵的事。做好茶,首先要纯净。茶的能量就来自纯净,可惜现在许多茶是用农药、化肥种出来的,都成了毒药。”宝哥不光事茶,还写茶诗,说着茶,他吟哦起来:“纯净一杯茶,可解千年渴,智观杯中韵,含藏无尽意。”
宝哥说,现在卖茶的人都喜欢讲故事。他不讲故事,先送茶给你喝;如果你觉得好,自然会接着卖。他还教我如何识辨古树茶,“野生的茶树未经驯化,没有尖尖的芽。”说着,他取出一包茶饼,打开指给我看。待我看后,他重新包好,把茶饼塞给我,“结个缘吧。”宝哥说,他的生意经就是以结缘的方式成就事业。我问:“你跟谁学的?”“跟净慧长老。”说着,宝哥将长老的法语随口背出:“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谐自他,以分享的心回报大众,以结缘的心成就事业。”
宝哥泡好茶,请大家品尝。为尊重僧宝,我请明影法师先坐下。他笑着点了点头,告诉我:“出门在外,不讲这么多规矩,大家平等,来来来,你也坐。”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