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中秋,致我最牵挂的人[101]

  • 让你快速获得宇宙能量的修行秘[114]

  • 中国最狠的33个潜规则,醍醐灌[107]

  • 邂逅秋,邂逅美好[100]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慧亮[116]

  • 南北朝唱导与佛教的中国化[122]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22]

  •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154]

  • 学会沉默,懂得取舍![157]

  • 最高级的养生:童心,蚁食,龟[122]

  • 七个方法,让自己安静专注[164]

  • “四书五经”开篇第一句,句句[142]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金刚经》中的“动态美学”特征
     
    [ 作者: 佛慧法师   来自:佛学小Q   已阅:3258   时间:2020-3-6   录入:chengshangyun

     

    2020年3月6日  佛学研究网

        佛教的东传,不仅给当时的中土带来哲学思想的变革,还带来了许多美学、建筑学、文学的新思路。

        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里面认为,人类之所以从哺乳动物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今生灵世界的主宰,与其具备“想象力”的思想有关,这其中包含了暂未实现的计划,也包含了见仁见智的“美”。

        回到佛教的角度,佛教的“美”除了表现在各个公案故事中的极致和充满诗意的想象空间,也在经典的翻译中表现出中国人和印度人作为东方文明的独特审美。

        其中《金刚经》继承了中观学派的思想,将所有的世界观、价值观建立在“空性”基础上。

        不过这里要强调的是,“空性”并不是单纯的“空”,而是对于凡夫认识事物方式的一个反思。所以,《金刚经》的主旨是 “不执取”,而不是把一切都归结到“空”和“虚无”。

        也正是这个原因,《金刚经》中的“美”包含了两个层次——我们眼中经验世界的美和事物本质“法相”世界的美。

        从根本上来看,佛教认为停留在色、声、香 、味等相状上是无法体验到纯粹之美的,只有通过智慧的观照才认识到世界的真实状态——才能观照到纯粹的动态美。

        《金刚经》不排除我们现在的感官美,但是要求我们必须对当下的感官有所超越,因为感官所得到的美,看似真实,但是事物一直在变化当中,无法让人永久保留。

        佛经当中,喜欢以“昙花一现”来形容这种美。一切的事物只会在因缘具足的情况下,显现出特定时刻的美好,而过了这个时刻,美好的东西或是衰败、或是消逝不见,这不仅引发了人们珍惜当下的心境,更加在“感官之美”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丝悲剧的气息——似乎世界上没有什么留得住,也没有谁能永驻青春。

        所以,《金刚经》颇有“虚幻之美”的意味,“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应生无所住心。”

        如同生命必然走向死亡,听上去好像是悲观,但其实是需要我们用动态的眼光去看待,如果我们焦虑地抗拒这种凡生必死的事实,还不如坦然接受事物流转中的成住坏空。   

        《金刚经》所展示的美,将静态的眼耳鼻舌,逐渐由内心的认识,变为时间、空间限制下独特而无可复制的当下,也因此提出了“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 ”这一观点。

        综上,《金刚经》美学思想的核心就是主张通过当前的境界超越得到一种“虚幻之美”,以此达到对当前感官之美的珍惜。所以《金刚经》并不赞叹眼前的感官,也不需求思维中的“空”,而是让我们在世界的“空”、“有”转变的刹中体验不可复制的动态之美。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5000多字的《金刚经》,为什么反复解释这2个字?[562]

  • 心境决定处境,《金刚经》的9个人生真相[663]

  • 金刚经:一生修行,八颗心前行[681]

  • 佛教里的“空”是啥也不干吗?隆相法师:该干嘛干嘛去[853]

  • 不识相!这三个字说到根儿上了[1011]

  • 够得着的幸福,才是你的[927]

  • 太虚大师说梦,看完就明白梦是咋来的了[1082]

  • 南怀瑾:《金刚经》里的三大智慧,让你人生通达[1221]

  • 《金刚经》的智慧:一生的修行,就是修好八颗心[1837]

  • 《金刚经》的生活实践[2116]

  • 5000多字的《金刚经》,为什么反复解释这2个字?[2041]

  • 解读《金刚经》·第六讲[2317]

  • 《金刚经》与真心的妙用[1695]

  • 解读《金刚经》·第四讲[2106]

  • 禅诗:六祖当年不丈夫[2696]

  • 《金刚经》揭秘了八大生命真相!越早知道越好[2702]

  • 金刚经与禅宗[4613]

  • 金刚经解决什么?[3489]

  • 佛学与美学[2727]

  • 禅宗公案:百年一梦[268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