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认知不足,智慧不够,生活就难[114]

  • 生命中没有巧合!你经历了什么[106]

  • 抱怨,会错过你的善法因缘[111]

  • 六祖惠能与曹溪禅[115]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②[140]

  • 礼佛的这几个方式,你选择哪一[113]

  • 人生需要五面镜子![162]

  • 当你有这几种征兆的时候,说明[152]

  • 成年人的放下:一半是理解,一[164]

  • 欲为苍鹰,勿与鸟鸣[171]

  • 做人的最高境界:“四不尽”[160]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196]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念佛之人,知道这三种方法,说明走对了路!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2183   时间:2020-3-1   录入:wangwencui


    2020年3月1日    佛学研究网

        我们平时在念佛时,很多人都很难提起恳切的心,口里刚刚念完,等会儿一碰到世间的事,马上又入到红尘里去了,有这种忽上忽下的情况。于是很多人就觉得,如果觉得自己没有得到一心不乱,恐怕不能往生,真的是这样吗?正所谓:“而复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矣。”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一心不乱”。

        有些人会担心,自己念佛没有达到一心不乱,恐怕不能往生。现在这种情况也非常普遍,我们去问一问一般净土的念佛人,十个里面肯定有五双。你去问他,你念佛念了这么久了,相信自己能往生吗?他肯定跟你摇摇头:“这个怎么可以肯定说自己能往生呢?”或者他会反问你:“难道你相信自己能往生吗?你的胆子也太大了,要在最后的时候阿弥陀佛现前,莲花登上去的时候才知道,莲花台没上去之前,还不一定往生的。”他肯定会这样跟你回答。如果你说自己绝对能往生,他觉得你这是打大妄语。但他不知道这不是从我们念佛功夫得一心不乱上讲的,而是从信心的抉择上讲的。

        讲信心的时候,必须没有怀疑,相信自己,绝对不怀疑。这不是谈念佛功夫。如果说念佛功夫,自己绝对有把握往生,那确实说大话,但是从信心上讲是可以的。从信心上不应该有丝毫怀疑。你有怀疑,说明你没有真正信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说十念就能往生,你念了一辈子还要怀疑自己,那你怪谁呢?你不能怪阿弥陀佛的佛力不够,怪就怪你自己信心不够,信不及,你必须信得及。有些人就因为没有念到一心不乱就怀疑自己、担心自己,恐怕不能绝对往生。这样的疑心生起来,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真信切愿是对自己能往生这件事绝对不会怀疑的,你怀疑自己,说明你没有真信切愿,你就不用辩解了,怎么辩解也没有用,这是非常明确的。

        如果觉得自己没有得到一心不乱,恐怕不能往生,所以要赶快念佛,尽量得到一心不乱,如果这样想,确实是是好想念。因为自己没有念到一心不乱,怕没有把握往生,现在赶快用功精进念佛,尽量能得到一心不乱就更好,如果这样想的话,可以。但有些人想过分了,想偏了,因为自己没有得到一心不乱而唉声叹气。我念了多少年,怎么还没有一心不乱呢?看来很难往生,心里怀疑自己,这就是恶念,这是障碍自己往生的。本来你能够往生,就因为怀疑自己往生不了,最后自己障碍了自己,反而往生不了。这就是古人说的“天作孽犹可存,自作孽不可活”,这是自己疑心障碍自己,这叫自作孽。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摄心归一念佛?第一要生死心切。真为生死,真正了解流转痛苦,真想了生脱死。第二要恳切至诚。要在真信切愿上去下手,要在出离心、欣求心上下手。恳切至诚,也就是要在信愿上下手。第三要著实从心中念,勿只滑口读过。行门上要摄心,要有方法,不要散心的边念边打妄想,不摄心念佛是不行的。这三种方法你要是做了,若再不能归一,还不能归一的话,你就要依“十念记数之法”,从一数到十,这样十念记数的方法,“自可易于归一”,你的妄想自然就能消除,就容易得到一心。

        我们在念佛时,要注重信愿。你只要有真信切愿,即使没有念到一心不乱,也可以往生的,而且绝对能往生的。如果没有信愿,即使你念到一心不乱,如铜墙铁壁一般,也没有往生的道理。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学佛之人如何修学念佛,才不走弯路?[229]

  • 禅修的入门实践方法[288]

  • 佛在念我,不是我在念佛[390]

  • 我们念佛为什么不能感应?[378]

  • 念佛的正功夫和助功夫[543]

  • 一心念佛,具足六度[580]

  • 只有放下,才能做回自己找回自己[656]

  • 念佛与修菩萨行[520]

  • 佛说远离贪睡的十种方法:试试看哪种好用[655]

  • 念佛的时候,你有没有做这样的观想[635]

  • 有关念佛的三个困惑,你是否也有呢?[641]

  • 我们为什么念佛?[752]

  • 心量广大,后福无穷,扩大心量的几种方法![784]

  • 念佛的时候,你有没有做这样的观想[800]

  • 用念佛来耕耘菩提心[745]

  • 念佛好还是参禅好,在于个人是否相应[798]

  • 念佛的时候,你有没有做这样的观想[701]

  • 学佛快速入门的方法[1123]

  • 佛陀教导我们理财的方法[932]

  • 每日念佛多少比较好[121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