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143]

  •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103]

  • 过好每一个当下[158]

  • 负起100%的责任,你就自由了[112]

  • 有关人生真相的8句话,哪个戳中[139]

  • 成年人相处最舒服的五种状态[118]

  • 焦虑了吗?这份焦虑拯救指南,[185]

  • 所谓的善恶,都不是本来面目[218]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66]

  • 人这一生,只欠自己[166]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147]

  •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149]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这三种人与佛无缘,佛也度不了,看看有你吗?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3401   时间:2020-2-5   录入:wangwencui


    2020年2月5日    佛学研究网

        佛门中有句话,“天雨虽宽,难润无根之草;佛门虽广,不度无缘之人。”尽管诸佛智慧无量,慈悲无量,但是非与佛有缘者,不能得度。因为,即便佛陀本尊现于眼前,与佛无缘者,依然会不为所动。

        譬如,《大智度论》中有这样一则典故,昔日佛陀在王舍城弘法,被度化的众生无量无边。但是,唯独城东有位老妇人,即使别人怎么劝说,她都不去礼拜佛陀。于是,众人又去到精舍,礼请佛陀前往城东,为老妇人讲经说法。但是,佛说并非自己不慈悲,而是与老妇人无缘,没有办法摄受她。果不其然,在众人的礼请之下,佛陀来到城东,老妇却用各种方法回避不见。到此众人方信佛言不虚,若与佛无缘,即使身处佛世,也难以得度。有这样三种人,佛缘浅陋,即便是佛也难以度化,看看有你吗?

        其一,不信正法者。

        《宗镜录》中说:“但遵教行者,依法不依人,无不证果。唯除不信人,千佛不能救。”众所周知,佛法精妙高深,但众生若能遵循佛陀的教导,并且如法践行,必然是可以悟道的。因为众生皆具佛性,都有觉悟成佛的能力,否则,佛陀又何必穷尽毕生精力弘法利生。尽管众生根性高低不同,但佛陀施设八万四千法门,用以作为接引众生的善巧方便。

        佛陀入灭时,曾告诫后世弟子,要严持“四依法”,所谓依法不依人,就是依照佛法经教而修行。深信正法,不落于外道迷信,无不成就。心中不信之人,即使自性中本具如来智慧德相,也难以现前受用,这便是与佛无缘。不信正法之人,一大劫内千佛出世,也无法救度他。

        其二,心无慈悲者。

        “慈悲”二字,来源于梵文意译,经云:“与乐为慈,拔苦为悲。”意思是说,愿意施与众生安乐,就是“慈”;救拔一切痛苦众生,就是“悲”。汉传佛教四大菩萨当中,观世音菩萨即为大悲的象征。为何说心无慈悲者,也与佛无缘呢?

        《管无量寿经》中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也。以无缘慈,摄诸众生。”而《涅槃经》中也说:“大慈大悲,名为佛性。”众所周知,诸佛现世,救拔此间众生,无不是因其慈悲。慈悲心即是佛心,心怀慈悲,即心即佛。

        其三,贡高我慢者。

        究竟何为佛法?《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缘深厚者,视一切法平等,没有高下、优劣、胜负。因为平等,也就没有分别与执著,平等智自然流露。

        净宗印光大师说,佛法自恭敬中求,一分恭敬则一分收获,十分恭敬则十分收获。但是,在我们凡夫俗子心中,分别心却是与生俱来,贡高我慢也难以根除。特别是对三宝的慢心,目空一切,觉得佛法、出家人没什么了不起,甚至出言毁谤。从因果法上来说,此类言行非但自断善根慧命,果报也在恶道,乃至多生多劫不闻正法。

        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文中三种与佛无缘的人,恰如《地藏经》中所说,“性志未定”,内心颠倒执迷。然而,暂时无缘,并非“绝缘”。众生机缘未到,根性不熟之时,很难强迫其皈依正法,而因缘际会,根性成熟之际,自然趋向佛法。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佛救度众生,亦是永无休止的。南无阿弥陀佛。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白居易的一生佛缘[1521]

  • 九句话告诉你什么是佛缘,看看你符合几点[1723]

  • 佛度有缘人,师父9句话告诉你什么是佛缘[1865]

  • 鲁迅先生的佛缘[2467]

  • 佛缘深厚的人有这两个特征,你有吗?[2360]

  • 苏东坡的三世佛缘[2277]

  • 这三种人拜佛越多,离佛就越远,有你吗?[2518]

  • 我们求佛保佑,他们却发心保护佛陀,结局令人惊叹![2581]

  • 素食 佛缘[2761]

  • 什么是佛缘?怎么看出来?[2986]

  • 九句话,告诉你什么是佛缘[2918]

  • 有这四大特征,说明你与佛有缘![2835]

  • 这5种人不用拜佛,却离佛最近,有你吗?[2959]

  • 鲁迅的一段佛缘[3397]

  • 喜欢念《心经》的人有大福报[4216]

  • 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佛缘人生[2867]

  • 佛缘与问禅[2561]

  • 佛菩萨那么多,哪一尊与你最有缘?[2328]

  • 你知道真正的佛缘是什么吗?[1885]

  • 喜乐悲愁,皆归尘土:金庸先生的佛缘[376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