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改变认知、改变圈子、改变人生[101]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昙无竭[125]

  • 认知不足,智慧不够,生活就难[181]

  • 生命中没有巧合!你经历了什么[147]

  • 短短五句话,把人生说透了![124]

  • 为什么做人那么难?是有原因的[126]

  • 看清一个人,无需日久,只要三[136]

  • 抱怨,会错过你的善法因缘[145]

  • 六祖惠能与曹溪禅[169]

  • “慈悲者之城”与“涅槃城”[110]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②[179]

  • 礼佛的这几个方式,你选择哪一[138]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这5种人不用拜佛,却离佛最近,有你吗?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2694   时间:2020-1-21   录入:wangwencui


    2020年1月21日    佛学研究网

        每逢初一十五或者佛教重大节日,我们可以发现寺院里总是人满为患、香客不断,信众无比虔诚地在佛前磕头礼拜许愿,甚至有些人为了抢到头香、高香,早早就来到寺院等候,大把大把烧香,仿佛觉得香烧得越多越贵,佛菩萨就有更大的可能性加持自己。这种思想是严重愚痴迷信的,以功利之心求佛,只会让自己离佛越来越远。

        拜佛千万不要走形式,更不要以世俗间庸俗的交易、贿赂来揣度佛意,那是极大的不恭敬。佛菩萨福慧圆满具足,无二无分别,清净不染,又怎会缺你的那根香呢?更不会因为你供养得多,功德就越大。《六祖坛经》中说道: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信佛不如学佛,学佛不如成佛,与其苦苦求佛,不如学习佛菩萨的慈悲智慧,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

        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佛菩萨再慈悲伟大,也不可能替你修行,“万般皆苦,只可自渡”,自己的人生终究要靠自己,谁也替代不了你。“佛说一切法,为渡一切心”,佛菩萨渡人在渡心,心好命就好。人心存良善,事事便无忧。以戒为师、断恶修善,福气自来!这5种人不用拜佛,却离佛最近,看看有你吗?

        一、不“贪”之人

        这里的不贪,主要指酒色财气,佛门中讲“地火水风”,也是佛教出家人常说的“四大皆空”。修行要戒贪,不饮酒、不邪淫、不贪他人之利、不盛气凌人。酒喝多了既伤肝伤身,又容易生出事故祸乱,害人害己。“万恶淫为首”,邪淫是最重的恶行之一,最断人的善根慧命,导致障深慧浅,福报浅薄。

        不是自己的财不要妄想得到,贪图不属于自己的钱权利益,带来的不是福,而是祸。不要将自己的情绪发泄给他人,越是盛气凌人、尖酸刻薄,越是折损自己的阴德。真正的“气”应该是有骨气、气节,而不是有情绪、盛气,这些负能量只会消耗人生的福报。

        心若不能安住,时刻起心动念,动辄贪恋,那只会让自己离真正的修行越来越远。“贪心不足蛇吞象”,戒酒、戒色、戒贪财、戒盛气,以此一心持清净戒,会离佛心越来越近。

        二、不“嗔”之人

        “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一个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懂得修忍辱的人,也必定是最有福报的那种人。爱生嗔恨心,易怒易暴之人都不是有福之征兆。比风水更重要的是人心,心平一切平,心乱一切乱。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境遇,我们若能安心不乱,不埋怨、指责他人,多反思自我,这样必然能成就大事。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忍辱波罗蜜,便是妙中宝”,戒娇嗔,不用拜佛,离佛会更近。

        三、不“痴”之人

        “痴”指“愚痴、蒙昧”,愚痴不明事理,没有智慧,没有正知正见,以自我为中心,固执己见,迷信顽固。愚痴是没有智慧、慧根浅薄的表现。远离愚痴,学习佛菩萨的智慧,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践行菩萨道,才是一名正信的佛弟子。

        四、不“慢”之人

        做人要懂得包容,不傲慢、不自大,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要轻易瞧不起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比我们优秀的人多了去了,不要把自己摆在过高的位置,不懂得谦卑的人,必然也难以受到他人的尊重和喜欢。对这种人,佛菩萨也不欢喜。

        “饱谷总弯腰,智者常温和,做人与做事,低调总没错”,真正有智慧有福报的人都是低调谦卑的,更不会看不起他人。我们对他人所作的,其实就是对自己所作的,目中无人、不可一世,也是愚痴,愚痴而不自知,更可怕。

        五、不“疑”之人

        “疑”就是怀疑,疑心太重的人,不信任任何人,担惊受怕,前怕狼后怕虎,往往什么事都做不成。疑心太重的人往往活得很累,心中颠倒妄想太多,常伴有惊怖不安,不是有福的表现。有这样习气的人,时间久了,往往闭塞视听,障碍本性,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生活会陷入慌乱之中。

        以上这5种类型的人,其实也是佛教所说的五毒心,五种烦恼心、五种恶习,它们像毒药一样妨碍我们的修行,一定要戒之,才能让自己的修行更进一步。愿大家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拥有吉祥人生。南无阿弥陀佛。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拜佛与信佛,一字之差相隔千里[369]

  • 白居易的一生佛缘[1177]

  • 九句话告诉你什么是佛缘,看看你符合几点[1431]

  • 佛度有缘人,师父9句话告诉你什么是佛缘[1646]

  • 鲁迅先生的佛缘[2223]

  • 佛缘深厚的人有这两个特征,你有吗?[2132]

  • 烧香拜佛时,记得要跟佛菩萨说这两个字![2098]

  • 苏东坡的三世佛缘[2034]

  • 拜佛的意义[1677]

  • 经常拜佛佛为什么不帮你?[1804]

  • 拜了一辈子佛,还差了一炷香![1998]

  • 信佛、求佛、拜佛、念佛、学佛、行佛,你走到哪一步了?[2254]

  • 为什么拜佛求佛,佛陀却没有保佑我?[1805]

  • 这三种人拜佛越多,离佛就越远,有你吗?[2191]

  • 素食 佛缘[2406]

  • 念佛,更要拜佛[2649]

  • 什么是佛缘?怎么看出来?[2637]

  • 烧香拜佛时,记得要跟佛菩萨说这两个字![2123]

  • 九句话,告诉你什么是佛缘[2659]

  • 烧香的真实意义是什么呢?[258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