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从佛教心理学看汉字中的智慧[100]

  • 芒种:心是一亩田,苦乐自己种[144]

  • 疗愈自己的6种方式,迷茫时看一[107]

  •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143]

  • 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134]

  • 这是禅师,为你洒下的一片月光[107]

  • 清茶饮语[121]

  • 《心经》与宋代文人创作[122]

  • 琴与禅的“无言”之美[128]

  • 对松悟禅[142]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59]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70]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2佛教文学 >> [专题]d2佛教文学 >> 正文


    修行:有心与无心,一字之差,两种境界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2791   时间:2019-11-16   录入:chengshangyun

     

    2019年11月16日  佛学研究网

        道家说:“无心便近道。”佛家说:“无心境自空。”

        苏轼为官登州时,有个下属每次汇报工作时都是事无巨细没完没了,听得苏轼很倒胃口。那天,下属又来汇报,苏轼就敷衍他说:“我现在没时间,你晚上再来吧。”这要按一般人,可能马上就能意识到,领导这是推辞,实际是让我别再给他添乱了。可是他不,晚上果真又来了。

        夜晚,苏轼正在灯下静静地看杜甫的诗呢,心里虽一百个不情愿,但是却没有不见的道理。还没等这个下属开口,苏轼便先开口:“江湖多白鸟,天地有青蝇”。

        这句诗中的“白鸟”指什么?是指鸥鹭一类的鸟儿吗?他的本意是想借用嗡嗡不止让人厌烦的“白鸟”来指代和嘲讽下属不受欢迎。

        不想下属想都没想,径直答道:“白鸟”,并非指鸥鹭,而是指蚊蚋之类的虫儿,这个东西又脏又闹腾,特别讨厌,以此暗喻那些缺乏君子风范从而不受欢迎的人!”下属一席话不由得让苏轼刮目相看。显然,这是个有学问的人,更是一个正直的老实人,不会或不屑弄巧使诈玩心眼儿,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肚子里有啥就说啥。相反,倒显得苏轼有些俗了。

        苏轼是有心而问,而下属却是无心而答。

        前者问得巧,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信手拈来,游刃有余,真不愧是大手笔;后者答得拙,直来直去,循规蹈矩,不假修饰,自然坦荡,拿得出,立得住。前者奇,奇思妙想,出其不意;后者正,君子正道,一身正气。正,可终身持之;而奇只能偶尔用之。守正,虽常常吃亏,但终可积小胜为大胜,“日日新,又日新”,步步为营,笑到最后;用奇,可能暂时能够取得兵不厌诈、出其不意之效,但一味用之,则必然沦入机巧一流,机深祸亦深。

        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才强调说:“大巧若拙。”曾国藩也坚信:“天下之至拙,可破天下之至巧。”

        有心,无心,一字之差,两种境界。

        清代大臣毕秋帆状元及第之前,以举人身份担任军机处中书,职责为拟定谕旨、记录档案、查核奏章。就在会试的前一天,他和另外两个同僚在西苑值班。

        三个人第二天都要参试、取功名。为了这一天,三人都等了许多年了。可是,作为国家中枢的军机处,值班是丝毫马虎不得的,若无人值班,有可能耽误大事。那两个同僚想回寓所准备考试,就编了个堂皇的理由,说:“我俩书法好,有望夺魁。你书法不好,别作非分之想了。”

        将值班的任务一股脑儿地推给了毕秋帆。毕秋帆心胸豁达,恪尽职守。第二天,这两个人全都如愿以偿。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毕秋帆也榜上有名。

        最令读书人激动的殿试来临了,可是谁也想不到,这次的题目根本不像以往那样从四书五经上出,而是关于在新疆垦荒之事。结果,全场考生张口结舌,无从入题。唯独毕秋帆思路清晰,有根有据,条分缕析,胸有成竹,俨然一篇精心准备的《筹边策》。乾隆皇帝极为满意,认为毕秋帆乃栋梁之材,遂朱笔一挥,点为头名状元。

        事后,两人才知道,并不是毕秋帆有什么过人的智慧,而是在他考前值班的那天,百无聊赖之余,正好遇到某大臣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奏折下转军机处。毕秋帆在查核之余,仔细阅读了此篇奏章。

        毕秋帆也确实是个留心国家大事的人,觉得这个奏折写得好,便把自己明天要考试的事情给忘了,也把值班的孤独冷清忘了,边看边思索,仿佛他正在筹划新疆垦荒这个事情。不想,那几天,皇帝满脑子想的也全是这件事。因此,毕秋帆便在无意之中蟾宫折桂。他的那两个同事知道原委之后,懊悔不已。这个正应了《增广贤文》中的那句话:“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无心是自然流露,就像云在飘,水在流,鸟在叫,鱼在游,是习惯成自然,是纯粹的大道。而很多时候,有心则充满了功利性和目的性,隐真示假,患得患失,甚至执迷不悟,陷入歧途。现实生活中,人们也大多不喜欢与心眼太多、心机太深之人打交道,因为你根本琢磨不透他心里在想什么,他究竟要干什么。

        道家说:“无心便近道。”佛家说:“无心境自空。”无心状态,恰是一种本真状态,美丑善恶,天地乾坤俱在其中了。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到喜马拉雅,听《吴言生讲佛经》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阿罗汉内心的境界[210]

  • 《道德经》:真正牛逼的人,一般都是“雌雄同体”[362]

  • 《六祖坛经》四大名句,句句开悟,让你从迷失中找到方向![355]

  • 学佛者如何在生活与工作中提升自己的境界[427]

  • 人生需要沉淀,生活要懂取舍![413]

  • 庄子三条鱼,人生三境界[588]

  • 当你开始欣赏自己,所有的美好都会回到你的身上![765]

  • 李泽厚:“闲愁最苦”与“何时忘却营营”[502]

  • ​说话的最高境界[554]

  • 有心世道之人,咸皆提倡佛学[671]

  • 遇事向内找,是一个人极高的境界[688]

  • 生命的最高境界,那么,境界究竟为何物?[880]

  • 为什么我们见不到佛菩萨的境界——道宣律师朝礼五台[1040]

  • 生命的最高境界![944]

  • 修行九重境界,看看修到哪[1352]

  • 开悟前“我在活着”,开悟后“我看着我在活着”[1160]

  • 大处难处看境界,小处细处看修养[879]

  • 真正的强大,是从独来独往开始的[984]

  • 别让无意的话,毁了你的善意[855]

  • 相处的三种境界:向上社交、向下兼容、向内安放[104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