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2日 佛学研究网
| 中秋佳节 |
—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
中秋要到了,这个传统节日和月亮总是分不开的。我们总是用月亮的阴晴圆缺来映照世间的悲欢离合,用月光的清净反映人心的安宁。
那么月亮在佛教里又有哪些特殊的含义呢?
宝月光佛
宝月光佛是三十五佛之一,其身白色,右手触地印,左手定印,持诵佛号的功德,能消过去生中,一劫的罪业。
月光菩萨
月光菩萨又译作月光遍照菩萨。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这一天,也是月光菩萨圣诞。
月光菩萨是药师如来二肋侍菩萨之一。药师经曰:“于其国中,有二菩萨摩诃萨: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无量无数菩萨之上首。”
指月之指
指月之说在《六祖坛经》中有这样的记载:无尽藏尼对六祖惠能说:“我研读《涅槃经》多年,劫仍有许多不解之处,希望能得到指教。”
惠能对她说:“我不识字,请你把经读给我听,这样我或许可以帮你解决一些问题。”
无尽藏尼笑道:“你连字都不识,怎谈得上解释经典呢?”
惠能对她说:“真理是与文字无关的,真理好象天上的明月,而文字只是指月的手指,手指可以指出明月的所在,但手指并不就是明月,看月也不一定必须透过手指,不是这样吗?”
于是无尽藏尼就把经读给了惠能听,惠能一句一句地给她解释,没有一点不合经文的原义。文字所记载的佛法经文都只是指月的手指,只有佛性才是明月之所在。
水中月
佛教常以“水中月”来譬喻诸法缘起无自性、人生虚妄不实的道理。
《大智度论》卷六云:“解了诸法如幻,如火焰,如水中月。”
意思是佛性如水中月无从可得,只能以心证见。禅宗藉水月意象的反射和象征,把“悟机”呈现在学人眼前,要求学人顺指而见月。
佛性本清净 犹如明月行空
佛教中用月亮比喻自性,自性本来清净圆满,皎洁如明月。一旦自性被迷惑,就好像月亮前面遮住了乌云,月亮也就不见了。因此修行就是要拨开浮云,明月就能当空。
在佛教中有诸多关于月亮的譬喻,核心还是让人更简单而直接了解佛法所表达的意思。
值此中秋佳节,祝各位中秋快乐!
月光藏
月光三昧.普照乾坤.法界众悉永蒙恩。
一点净圆明.性海澄清.随处映禅心。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到喜马拉雅,听《吴言生讲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