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101]

  • 人生要自在,四在四不在![114]

  • 你的情绪,就是你的能量![113]

  • 当你经历后才明白的6个道理[104]

  • “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104]

  • 《柱间史》中的五台山信仰——[121]

  • 菩提达摩所传的禅学和在中国的[129]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①[121]

  •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三候:海棠[142]

  • 格局大了,你就顺了[130]

  • 如果事与愿违,等一等也没关系[123]

  • 思维的宽度,决定人生的高度![13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种福啦!三片田让你收获福报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2732   时间:2019-7-30   录入:chengshangyun

     

    2019年7月30日  佛学研究网

        编者按:在佛教圈里,总能听到一句话叫“广种福田”。那么你知道为什么“福”可以种?种的又是哪些“田”?我们怎么种呢?一起来看:

        真正的贫穷不是没钱,而是缺少福报。人天路上,修福为先。缺少福报,即使有财也很难守住。缺少福报,即使有钱依然烦恼重重。那么,福报要如何得来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大家常见到的——广种福田。

        你有没有发现,福报好比土壤,福报好的人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壤,无论种什么都能顺利地丰收。而欠缺福报的人,即使有才华,即使很努力,却不一定有与之相匹配的收获。

        在佛教中,把培植福报称为“种福田”,春天播种,秋天才能收获。福报并不是上天的格外恩赐,而是各人往昔的业力、种下的福田使然。修学佛法需要智慧,但也不能缺少福报。

        福报怎么来?我们要惜福,更要修福

        01 惜福

        说到福报,好比一个账户,开源也要节流。首先,福从惜中来。佛门高僧弘一大师、印光大师那样的惜福节俭,普通居士可能做不到,至少可以做到合理点餐、不浪费粮食、不奢侈铺张、践行环保......尤其是对孩子,提供过多的玩具、过于昂贵的服饰,不仅影响孩子们的注意力、价值观,更是在快速消耗孩子们的福报。

        02 修福

        惜福的同时,福从修中来。释迦牟尼佛曾说,“我圆满的功德,来自于每一个微小福报的聚积”。佛法中所说的福田大致有三种:恩田、悲田和敬田

        恩田 父母是我们最大的福田

        恩田,就是指对有恩于我们的一切,都要怀着感恩的心去报答,包括父母恩、师长恩、国土恩和众生恩。

        父母不仅给予我们生命,并将我们养育成人,为三界中最胜之福因。而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师长的教诲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生存的技能的培养,就来自父母师长的教育。

        国土恩也是我们要铭记在心的,国家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空间,提供了安全和福利的保障。再就是众生恩,世间生活是缘起的,要依赖各种条件,对一切有恩于我们的众生,都要知恩报恩。我们不仅要对人类要怀有感恩之心,对哺育我们的自然也要心怀感恩。

        种恩田的方式就太多了,并不局限于金钱或物质上的回报,例如常常通电话报平安,定期上门探望师长等等更有温暖的情感。带父母亲近三宝、接触到正信的佛法,也是更好的报恩方式。再者,在工作岗位上恪守尽职,出国旅行用言行重塑国人形象,这些都是种恩田。

        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也切勿使自己产生一种高尚的优越感,因为这一切不是自己在施恩于他人,而是报恩、种福田。

        只有心怀感恩的人,看到太阳升起时才会有感激的心情,听到鸟儿鸣叫时才会有欣喜的感受,否则就会忽略这一切的存在,更不会懂得去珍惜,去善加呵护。

        悲田 帮别人,也是在帮自己

        悲田,就是从慈悲心出发,尽自己所能帮助千千万万需要帮助的人。从帮助身边的孤苦老人、失学儿童,到救助贫困病人、受灾难民,再到佛教倡导的茹素戒杀、随缘护生、慈悲放生都是。

        佛法讲福慧双修,做这些事的过程中,也可以修智慧。相比简单粗暴的给钱,运用自己的能力联系医院或学校,或是帮助他们找到一技之长,建立生存能力是更有效、更有智慧的做法。护生放生更要科学合理,切勿好心办坏事,对他人或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在菩萨道的修行中,利他与自利是一体的。当我们帮助他人的时候,其实是在帮助自己,付出的爱心和努力,不仅能使他人获得利益,也能从中升华自己的人格,又为未来培福,可谓一举多得。

        敬田 礼敬供养佛法僧三宝

        敬田,就是恭敬一切应当恭敬的人,这里主要是指佛、法、僧三宝。因为有佛陀作为我们修行的榜样,有佛法作为我们修行的指南,有僧团作为我们修行的依怙,我们才能在生死流转中获得真实的依靠和解脱的途径。因此,我们应当以至诚的心来礼敬三宝、供养三宝,有一分虔诚,就能获得一分佛法的受益。

        所有人都有存钱的意识,而种福田、做供养,其实也是在为自己“存钱”,同时也帮助我们破除自私、悭贪、执著和烦恼。

     

        ■到喜马拉雅,听《吴言生讲佛经》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做人的最高境界:“四不尽”[79]

  • 慈悲心重的人,才有福报和福相[295]

  • 福报藏在这两个字里[488]

  • 当你读懂这3句话,所有苦难都能过去![522]

  • 人贵知恩,贵在感恩[738]

  • 珍惜资源,修福惜福[1043]

  • 奉行惜福节俭的生活[796]

  • 人不施恩,何来福报?人常行善,何来灾殃?[1801]

  • 天天都在等福报,那你永远是苦难者[1434]

  • 你是个有大福报的人吗?[1906]

  • 没有这两块砖的福报,你连站的地方都没有[1340]

  • 增长福报的方法,福报增长了,做事才顺利![1600]

  • 生活不顺时,牢记这四句天规,福报自然来[1714]

  • 把佛法变成自己的福报和智慧[1689]

  • 看不见摸不着的福报是怎么影响我们命运的?[1535]

  • 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1578]

  • “福德”和“福报” 的区别[1815]

  • 平安无事清清净净,就是究竟的福报[1524]

  • 痛苦是自己找的,福报是自己修的[1953]

  • 学佛人遇到霉运该怎么办?如何破解?[154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