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09]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26]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38]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50]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43]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164]

  • 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闻法,答案[146]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94]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211]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217]

  • 十问时间[191]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21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4佛教历史 >> [专题]b4佛教历史 >> 正文


    净慧老和尚推荐的十部经典佛经,你读过几部?
     
    [ 作者: 净慧长老   来自:网络   已阅:3545   时间:2019-6-12   录入:chengshangyun

     

    2019年6月12日  佛学研究网

        编者按:人们往往用“浩如烟海”或“汗牛充栋”等词汇来形容佛经数量之多。对于一些想了解佛教的人来说,面对如此浩瀚的经典,难免望洋兴叹,望而却步;那些开始信佛、学佛的人,究竟合适读哪些经典呢?

        净慧长老:

        这几年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编一部供一般在家信佛、学佛的人学习、读诵的书。这个问题一直有人在探索,并且也有不少成果,像《在家学佛要典》、《佛教圣经》等书的问世,都在这方面做了很有益的工作。

        但所有这些工作都还只是一种尝试而已,并没有真正形成一种具有较强适应性的基础佛典汇本读物。

        1988年以来,本人先后为京、津、冀、豫、鲁等地的数千在家信徒传授三皈五戒。通过这些活动,尤其感到选编一部适合在家佛教徒阅读诵持的经典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根据起信、发心、皈依、守戒、自利利他,般若为先导,禅定为根本的修学次第,在汪洋无际的教海中我们选了十种经典,以适应在家教徒读诵受持的需要。这十种经典,除了《随念三宝经》、《吉祥经》是当代人翻译的以外,其余八种都是古德翻译和著述的。

        ■ 《随念三宝经》

        《随念三宝经》是著名译经大师法尊法师1962年4月22日从藏文大藏经中译出。译者在《序言》中说:“凡是佛陀的弟子,当随时忆念三宝功德,培养自己对三宝的虔诚信敬心。”由忆念三宝功德“生善法欲、起精进行故,行者也能如实学习佛陀断除一切过失、证得一切功德,是谓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忆念三宝功德是佛弟子纯洁信仰、修学佛法的基本法门。”序言中还说到此经在藏传佛教中是僧众每天进食前必诵的经典。可见此经重要性的一斑。我们把这部经列在十经之首,其用意即在提醒佛弟子随时忆念三宝的功德,策励自己不断地增强信心,为上求下化而精进修学。

        ■ 《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是我国翻译最早的经典之一,全经虽然只有三百多字,但内容极为重要。经文所列的菩萨八种觉悟,概括了一个佛教徒从初发心直至成佛整个修学过程的要义。这部经不但内容精辟、重要,而且译文典雅通畅,更便于读诵受持。

        ■ 《吉祥经》

        《吉祥经》是著名佛教学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李荣熙居士从南传大藏经中译出。译者在附言中写道:巴利文《吉祥经》“系南传佛教各国及我国云南傣族地区佛教僧俗信徒日常念诵经文之一。”经文列举的十一种吉祥,概括了做人的方方面面,我们依之而行,便无往不胜,无处不安,无时不顺。

        ■ 《善生经》

        《善生经》是一部宣示学佛以提升人伦道德、实践人乘善法为根本的经典。佛法约可分五乘:一、人乘法,二、天乘法,三、声闻乘法,四、缘觉乘法,五、菩萨乘法。人乘法以五戒十善为根本,能修中品十善即得人身,依此善行以保持人格,并使来世不失人身。佛陀应化在人间,所以佛陀说法教化的对象是以人类为根本,佛初成道时即先为提谓长者等说五戒十善等人乘善法。人乘善法上可通于天乘,进而可为声闻、缘觉、菩萨等出世善法的基础。我们学佛的人首先必须把尽职尽责地做人作为修行的起点。假使一个在家修行的佛教徒不能对家庭、社会尽到自己最基本的责任和义务,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在家信徒。

        ■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共有7卷28品,是本书所集十经中文字最多的一部。从本经的名称就可以知道,这是一部以弘扬优婆塞戒为中心的经典。梵语优婆塞,译为清信男,相对还有优婆夷,译为清信女,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在家学佛修行的男居士和女居士。佛教的经典从其性质来分,有经、律、论三藏,本经属于律藏。前面提到的佛教五乘教法,又可约为三大类:一、五乘共法,二、三乘共法,三、大乘不共法。在五乘共法中,人天乘善法为出世三乘共法的。本经弘扬以优婆塞戒为基础的人天善法,所以它在三类法中属五乘共法;但它又鼓励在家学佛者要发菩提心,修学六度,广度众生,故本经又属于大乘不共法。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普贤菩萨行愿品》《金刚经》《心经》

        这些是在家教徒应当经常诵读的四种经典。前二种经以广修福德资粮、成就慈悲观为中心,后二种经以断惑证真、成就般若观为中心。我们能够经常诵习这些经典,日久功深,自然悲心增长,善根纯熟,智慧开朗,烦恼淡化,广修善行,得大轻安。这四种经典均属大乘不共法。

        ■ 《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是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开示、门人法海结集整理的一部禅门圣经。六祖大师把艰深的法义及其自身的深入体悟,用极浅白的语言,宣示大众,令各开悟。此经特别强调:若俗修行,在家亦得。六祖修行悟道、说法度生、立教开宗的功德,极为生动地说明了一个道理:佛法的原则、佛法的精神,只有同学佛者的生命完整地结合起来,佛法才真正有生命力,佛法的慧命才有延续的希望。

        以上,虽选自不同时期、不同语系、不同层次的佛家典籍,但它有完整的系统要求和思想架构。它将在家教徒从初发心,忆念三宝,以戒为师,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到广修福慧二种资粮,不迷生死,不住涅槃,任运教化众生,大作梦中佛事,比较系统地提示了佛教的修学次第。我们每位在家教友,能按此十经信受奉行,则学佛之能事毕矣。

     

        ■到喜马拉雅,听《吴言生讲佛经》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纯一法师:禅的新时代阐释与当代价值[406]

  • “不反弹”,一个人的人生就自然地顺了。[388]

  • 什么是禅?净慧长老:满天星斗、运水搬柴[605]

  • 一语惊醒梦中人!净慧法师谈开悟[630]

  • 佛经里藏着的秘密(二)待人与做事的根本法[511]

  • 佛经里藏着的秘密(一)正当的饮食和作息,是为养生第一诀[651]

  • 发起一个正愿[530]

  •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这样去发心[759]

  • 净慧长老:六祖大师“二种三昧”[1144]

  • 净慧长老说做人最基本的六条准则,无论有没有信仰都该看看[1142]

  • 净慧长老:精神能源的保护与开发[1289]

  • 净慧长老:做人的六条标准[1330]

  • 净慧长老: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为《弓和禅》一书所写序言[1366]

  • 杂花庄严生活禅——净慧长老的华严思想[2335]

  • 净慧长老:四大菩萨的精神[3040]

  • 净慧长老:谨防“三俗” 力戒“四气”[2025]

  • 定心的层次与禅定境界[1824]

  • 这四句话是《心经》的精华要理!见者增福![1995]

  • 净慧长老:空掉自己面对现实[2039]

  • 连“放下”都放下才能提起正念修行[166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