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103]

  • 人生要自在,四在四不在![115]

  • 你的情绪,就是你的能量![115]

  • 当你经历后才明白的6个道理[106]

  • “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105]

  • 《柱间史》中的五台山信仰——[123]

  • 菩提达摩所传的禅学和在中国的[131]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①[123]

  •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三候:海棠[144]

  • 格局大了,你就顺了[131]

  • 如果事与愿违,等一等也没关系[124]

  • 思维的宽度,决定人生的高度![13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2佛教文学 >> [专题]d2佛教文学 >> 正文


    林清玄:先学看花,再学看牛粪!
     
    [ 作者: 林清玄   来自:网络   已阅:2266   时间:2019-5-6   录入:chengshangyun

     

    2019年5月6日  佛学研究网

        现代通南怀瑾居士,有一次谈到他少年时代,一心想学剑的故事。

      他听说杭州西湖有一个道人是剑仙,就千里迢迢跑去求道学剑,经过很多次拜访,才见到那位仙风道骨的老人。老人先是不承认有道,更不承认是剑仙,后来禁不起恳求,才对南先生说:“欲要学剑,先回家去练手腕劈刺一百天,练好后再在一间黑屋中,点一枝香,用手执剑以腕力将香劈开成两片,香头不熄,然后再......”

      老人说了许多学剑的方法,南先生听了吓了一跳,心想劈一辈子也不一定能学会剑,更别说当剑仙了,只好向老人表示放弃不学。这时,老人反过来问他,“会不会看花?”“当然会看。”南先生答曰,心想,这不是多此一问吗?

      “不然,”老人说:“普通人看花,聚精会神,将自己的精气神,都倾泻到花上去了,会看花的人,只是半觑着眼,似似乎乎的,反将花的精气神,吸收到自己身中来了。”

      南先生从此悟到,一个人看花正如庄子所说:“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不只是看花,乃至看树、看草、看虚无的天空,甚至看一堆牛粪,都是借助天地间的光能,关键不在看什么,而在于怎么看。

      所以,南先生常对跟他学道的人说:先学会看花吧!

      我们常说修习菩萨道,要对生活中的一切小事都不可空忽,知道一切的语默动静都有深切的意义。顾全细行,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从前,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天到忉利天宫,帝释设宴供养,佛陀即把帝释也化成佛的形相,佛陀的弟子目连、舍利佛、迦叶、须菩提等人随后到了利忉天,看到两个佛陀坐在里面,不知道哪一位才是佛陀,难以向前问礼,目连尊者心惊发竖,赶紧飞身到梵天上,也分不清哪一个是佛,又远飞九百九十恒河沙佛土之上,还是分不清。

      目连尊者急急忙忙又飞身回来,找舍利佛商量要怎么办?舍利佛说:“诸罗汉请看座上哪个有细行?眼晴不乱翻,即是世尊。”

      佛陀的弟子这时才从细行分出真假佛陀,齐向佛前问礼,佛陀对他们说:“神通不如智慧,目连粗心,不如舍利佛细行。”(目连是佛弟子中神通第一,舍利佛则是智慧第一。)

      佛陀的意思是智慧是从细行中生出,只有细行的人才能观到最细微深刻的事物。

      细行,包括行、住、坐、卧、言语、行事、威仪等等一切生活的细微末节,来果禅师就说一个人能细行,到最微细处,能听到蚂蚁喊救命而前去救护,他曾说到自已的经验:“余一日睡广单(即通铺),闻声哭喊,下单寻觅,见无脚虱子,在地乱碰乱滚。”心如果能细致到这步田地,还有什么不能办呢?

      民国时律宗高僧弘一大师,是南山律宗的传人,持戒最为精严,平时走路都怕踩到虫蚁,因此常目视地上而行。弘一大师的事迹大家在《弘一大师年谱》、《弘一大师传》中都很熟悉,但有一件事大家比较不知道的:

      弘一大师晚年受至友夏丐尊先生之托,为开明书局书写字典的铜模字体,已经写了一千多字,后来不得不停止,停止的原因,弘一大师在写给夏丐尊的信中曾详细述及,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他写道:“去年应允此事之时,未经详细考虑,今既书写之时,乃知其中有种种之字,为出家人书写甚不合宜者。如刀部中残酷凶恶之字甚多。又女部中更不堪言。尸部中更有极秽之字。余殊不愿执笔书写。”最后,弘一大师无可奈何地写道:“余素重然诺,绝不愿食言,今此事有不得已之种种苦衷,务乞仁者向开明主人之前瓦为求其宽恕谅解,至为感祷。”

      我读《弘一大师书简》到这一段时,曾合书三叹,这是极精微的细行,光是书写秽陋的字就觉得污染了自己的身心,我近年来也颇有这样的体会,对我们靠文字吃饭的人,读到弘一大师的这段话,能不惭愧忏悔吗?

      当然,我们凡夫要做到高僧一样的细行,非常困难,不过从俗世的观点看来,要使自己的人格身心健全,细行仍然是必要的,怎么样学细行呢?

      先学看花,再学看牛粪!

      学看花固然是不因花香花美而贪着,学看牛粪则也不因粪恶而被转动,这样细行才守得住。正是佛陀在《杂阿含经》中说的:“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实观察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如是观察,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着,无所着故,自觉涅槃。”

      佛经里常以莲花喻人,若我们以细行观莲花,一朵莲花的香不是花瓣香,或花蕊香,或花茎香,或花根香,而是整株花都香,如果莲花上有一部份是臭秽的,就不能开出清净香洁的莲花了。此所以有人把戒德称为“戒香”,只有一个人在小节小行上守清规,才能使人放出人格的馨香,注意规范的本身就是一种香洁的行为。

      会看花的人,就会看云、看月、看星辰,并且在人世中的一切看到智慧。

      “会看”就要先有细致的人,细微的心从细行开始,细行犹如划起一枝火柴,细致的心犹如被点燃的火炬,火炬不管走进多么黑暗的地方,非但和黑暗同其黑暗,反而能照破黑暗,带来光明!火炬不但为自己照亮,也可以分燃给别人,让别人也有火炬,也照亮黑暗。

      细行能成万法,所以不能小看看花,不能明知而走错一步,万一走错了要赶紧忏悔回头,就像花谢还会再开!就像把坏的枝芽剪去,是为了开最美丽的花。

      那么,让我们走进花园,学看花吧!

     

        ■吴言生《长安与中国佛教》于世界读书日在两大慕课平台同时上线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守好自己的心,走好自己的路[870]

  • 把烦恼写在沙滩上[3062]

  • 别拿修行装样子!有没有“道”你自己知道[2241]

  • 细行能成万法 从看花开始学佛[1851]

  • 谦卑,比慈悲更难[2348]

  • 林清玄:生命的化妆[2289]

  • 林清玄:抽到了最上的“下下签”[2632]

  • 常怀悲悯心,感同身受众生之苦乐[2544]

  • 来果禅师:“我见”不舍,你不是宗门的材料[2017]

  • 林清玄:人生最大的“爱别离”[3056]

  • 林清玄:如果没有明天[9044]

  • 禅师的从容不迫是怎么炼成的?林清玄的这个解读让人幡然有悟[2428]

  • 你的修行,就藏在这些细节里![2213]

  • 先学看花 再学看牛粪 [林清玄][1928]

  • 从细行中觉醒 [见穑法师][2101]

  • 一切细行都是修心[2448]

  • 细行与觉醒[2264]

  • 林清玄谈茶道[4285]

  • 从看花开始学佛 [林清玄][4066]

  • 学看花 [林清玄][272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