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143]

  •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103]

  • 过好每一个当下[158]

  • 负起100%的责任,你就自由了[112]

  • 有关人生真相的8句话,哪个戳中[139]

  • 成年人相处最舒服的五种状态[118]

  • 焦虑了吗?这份焦虑拯救指南,[185]

  • 所谓的善恶,都不是本来面目[218]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66]

  • 人这一生,只欠自己[166]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147]

  •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149]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不要在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上纠缠
     
    [ 作者: 星云大师   来自:网络   已阅:2061   时间:2019-4-30   录入:chengshangyun

     

    2019年4月30日  佛学研究网

        一样东西是否值得拥有,不在于其本身的价值,而在于你是否需要。只有你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不要在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上纠缠,在那上面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越多,损失的就越多。找准自己想要的,才最有意义。

        有人认为,受了冤屈,最应该做的就是辩解。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也不是任何时候都适用。

        当我们所受的冤屈辐射到别人的时候,我们要出声辩解。如果那冤屈只与我们自己有关,辩解反而不是最好的办法。因为你出声为此辩解,说明你的心还不够静,甚至还会因别人的些许举动而发怒。

        松云禅师出家学禅以后,因为挂念年老的母亲无人照顾,特地亲建一座禅舍,带着母亲同住。每天除了参禅打坐,还帮人抄写佛经,借此赚些费用供养母亲。有时上街为母亲买些鱼肉,街上人总指着他叫酒肉和尚,松云禅师也不去解释。但他的母亲受不了别人的批评,因此,也跟着松云禅师吃素了。

        有一天,一位美丽的姑娘被松云禅师庄严的仪表、安详的风度所感动,就请他到家中说法。有人便借此散布谣言,说看见松云禅师到妓院里去嫖妓。

        街坊的人不辨真伪,认为他不守清规,去捣毁他的禅舍,赶他离开。松云禅师不得已只好将母亲托人代养,自己出外云游参访。

        不料母亲因思儿成疾,未几去世。乡邻不知松云何去,只得草草收殓,等松云禅师回来后再行安葬。

        不久,松云禅师回来了,在母亲灵棺前站了许久,然后用手杖敲打棺木说:“慈爱的母亲,孩儿回来了。”接着学母亲的口气说,“松云,看你完成禅道回来,母亲很高兴。”

        松云又说:“是的,母亲!孩儿以此禅道祝愿您上升佛国,不要再来人间受苦受气,我也和您一样高兴。”说罢便对众人说道,“丧礼已毕,可以安葬。”

        松云禅师五十六岁时预知死至,召集弟子辞别,并在母亲遗像前上香,写下一首偈语:“人间逆旅,五十六年,雨过天晴,一轮月圆。”写完后安详而逝。

        世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与好坏,就有黑暗与光明;说好的未必好,说坏的未必坏。如果一味去在意这些好与坏,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别无他益。

        松云禅师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从不去跟人争辩什么。他明白,那些好与坏,虽然是加在自己身上的,但其实与自己无关。

        就像另一位禅师的故事。禅师跟小徒弟出行,中途找不到路,便问一个路人。路人不知为何正在苦恼,虽然给他们指了路,但态度十分不好,话语中带着厌嫌的口气。禅师听了路人的指引,道声谢,继续带着徒弟前行。

        没走几步,徒弟忍不住了,问禅师:“师父,那个人如此蛮横无理,您为什么不生气?我们应该告诉他,做人要懂礼貌。”

        禅师反问:“为什么我要让他决定我的情绪?”徒弟顿时释然。

        别人对你诽谤,只能说明那人是野蛮、无礼的,是需要你去拯救的对象。你面对他们时,应该做的不是因为他们的行为而改变自己的做法,去跟他们争辩,而是做好自己的事,用自己的行为影响他们。

        生活是你自己的,你所有的苦难、欢乐,都应该由你自己去体会,别人代替不了。

        同样,别人的苦难和欢乐,你也无法真正体会。做回自己,不要让别人的行为影响到你的情绪,这才是幸福安乐的泉源。

     

        ■《吴言生讲佛经》在喜马拉雅开播,讲解《金刚经》等六部佛经的精华要义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负起100%的责任,你就自由了[112]

  • 感恩法则:感恩疗愈贫困,越感恩越拥有[303]

  • 两个和尚的对话,渡了无数人![757]

  • 不在乎别人眼光,活得到底有多爽[573]

  • 不和别人比,好好做自己[628]

  • 越活越通透的人,都不做这三件事[848]

  • 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767]

  • 及时止损,才是成年人的最高配[703]

  • 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814]

  • 念《心经》的九个层次[1234]

  • 星云大师圆寂,千字遗嘱表达一生志愿![983]

  • 从无杂物到无杂念:简朴生活中的真趣在哪?[880]

  • 这就是爱的利息[967]

  • 人间,那些不值得[1021]

  • 看淡无常,珍惜拥有![1247]

  • 停止精神内耗,学会不在意[1457]

  • ​原来,这就是“不值得定律”[1093]

  • 别在意他人,别委屈自己[1288]

  • 如果觉得人生很难,不妨进来看看[1341]

  • 为人生做减法,不过一个字[150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