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余生最好的活法:苦而不言,喜[134]

  • 生活是一部难念的经,不懂它的[16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道亮[121]

  • 中国禅学思想史|印度禅及其初传[113]

  • 活明白了,就不会惯着任何人[167]

  • 忏悔,是修行人人生必要的修行[114]

  • 佛学基础:有情之身心[105]

  • 你今生的22个灵魂课题[185]

  • 一个人走上坡路的迹象:藏[158]

  • 秋天可以耕种什么?种福田![144]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愍[155]

  • “道场”略考——以佛教典籍为[110]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聚焦“一带一路”!探寻古代丝绸之路与佛教的不解之缘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3377   时间:2019-4-26   录入:chengshangyun

     

    2019年4月26日  佛学研究网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中方同应邀参会的150多个国家、9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齐聚燕山脚下、雁栖湖边,共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大计。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以两千年前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为背景。此合作项目自从2013年提出以来,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时隔五年,“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取得众多成果,成效明显,参与国家地区高达134个,受益人群众众多。

        自从一带一路战略提出来,佛教界一直十分关注并且积极响应。回望历史,丝绸之路亦是宗教之路、信仰之路。法显南行、玄奘西去、鉴真东渡,莫不例证佛教文化都与丝绸之路的不解之缘!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丝绸之路上都有哪些佛教元素吧!

        丝绸西去,佛法东来

        张骞出使西城,标志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内地与西域的联系,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对于佛教最大的影响莫过于“丝绸西去,佛法东来。”

        佛教虽源于印度,但最初则由印度西北部传到大夏、大月氏、安息、康居,再往东,由逾葱岭传入西域地区,后经天山南路的于阗、龟兹等国,从玉门关、阳关传入中国内地。

        最初来华的传教者是笃信佛教的中亚各国和西域僧人,而不是印度僧。最初的佛教经典也是先传至于阗、龟兹等西域国家,再传入我国的。

        季羡林先生也曾考证,认为汉最早的佛经皆不是直接从梵文译过来的,而是经过中亚古代语言,特别是吐火罗语的媒介。

        是以,中外学者普遍认为,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约为西汉末年到东汉初年。《魏书》有言:“及开西域,遣张骞使大夏还,传其旁有身毒国,一名天竺,始闻浮屠之数。”

        彼时,西域与中国联系密切,佛经传入内地后,又有大部分的僧人因国家内乱移民到中国境内,受到汉朝的封赏,开始传播佛学。

        此后,从西域传入的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在漫长的交融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的佛教,在隋唐之时又开启了西传的传播途径。

        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取经,便是走丝绸之路出玉门关,经过高昌,再沿丝绸中路进入天竺学习游历。

        种种可见,丝绸之路在我国佛教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梵迹流光,佛光普照

        因为丝绸之路的特殊地理形态,加之佛教文化的传播影响,丝绸之路上佛教文化遗产可谓十分丰富,其中以石窟造像尤其得天独厚,是以丝绸之路又有“丝路石窟走廊”的美誉。

        丝路石窟走廊从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自西向东,延绵千里之长。

        从天山南北到河西走廊,再到关陇地区,有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庆阳北石窟寺、武威天梯山、安西榆林窟、张掖马蹄寺等石窟,数量之多,难以数尽。

        大大小小的石窟寺弥山跨谷,星罗棋布,密布于丝绸之路沿线,如同佛陀撒落的串串珍珠,历千年而不毁,既是宗教、文化、艺术的结晶,也是丝路历史的见证。

        其中,最著名的石窟要数敦煌莫高窟,它于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千余年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

        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世人又称其为千佛洞。

        其中,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彩塑主体均以佛教文化为背景,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等。

        最高彩塑34.5米,最小仅2厘米左右,题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

        第17窟是唐代河西都统的肖像塑,塑像身后的壁画还绘有持杖和近侍,惟妙惟肖,是中国最早的高僧写实真像之一。

        而除去众多的石窟,在丝绸之路上的众多考古遗址中出土了许多佛教法器、经卷、石塔等珍贵文物,见证了佛教与丝绸之路的交融之深。

        这形成了独特的丝路佛教文化,成为了丝绸之路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佛教界乃至整个华夏民族的宝贵财富。

        两千年以来,丝绸之路见证了诸多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承载了不同思想的创新与历史进程,逐渐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佛法也借由此得到传播与弘扬,佛光得以普照广阔人间。

        今天,丝绸之路在传播华夏文明过程中再度焕发新机,成为国家战略,必将推动全人类的合作交流,和平发展!中国佛教紧跟“一带一路”倡议步伐,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亦必获得新的力量。

     

      ■吴言生《长安与中国佛教》于世界读书日在两大慕课平台同时上线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南怀瑾先生:内心污染,佛光灌不进来;定慧到了,随时与佛光相接[980]

  • 为何佛光照亮别人,你却诸事不顺?[2607]

  • 丝绸之路上的这些佛教古迹,有机缘一定不能错过[3873]

  • 农历八月廿二,恭迎燃灯古佛圣诞,祈愿佛光注照,心灯长明![2944]

  • 宗教与一带一路的历史关系 [卓新平][3480]

  • 佛教“一带一路”的先行者:历史上来往于南亚与中国的高僧们[4024]

  • 第二届“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宗教与中国周边外交”学术研讨会综述[6092]

  • “‘一带一路’建设与文化遗产研究论坛”举办[2992]

  • “一带一路上南北传佛教研讨会”在香港宝莲寺开幕[4248]

  • 宗教与一带一路建设[3536]

  • 佛教界人士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788]

  • 南传上座部佛教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关系 [马居里][3828]

  •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宗教风险研究”开题报告会顺利召开[3865]

  • 古丝绸之路:人类历史的地理宿命 [张信刚][3824]

  • 第十届寒山寺文化论坛·和合文化与‘一带一路’学术研讨会暨‘和合星’命名仪式[3770]

  • 田青:佛教艺术是促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纽带[2287]

  • “一带一路”中国佛教文化继承与发展高峰论坛在嵩山少林寺举行[3483]

  • 一带一路 信念之旅——2016第二届佛教英语夏令营[3085]

  • 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藏佛传教可发挥积极作用[4939]

  • 佛光佑唐山 纪念大地震40周年全球千寺祈福法会圆满[4589]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