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6日 佛学研究网
“我说,好吧,我错了……我的同事立刻原谅了我,我亲眼看见他阴沉和痛苦的表情立刻变的容光焕发,反过来宽慰我,告诉我,谁都有错的时候,没关系……其实,认错就是解脱……”
五十岁了,真是虚度半百。
这虚度的五十年,懂得了认错,也算是没有彻底白过,可是为什么年轻的时候就是不知道呢?为什么呢?这是为什么呢?
我这个人性格挺倔的,就是不认错,不过也是命大,跌跌撞撞地就成年了,直到自己创业,这个问题才越来越凸显,虽然我比较勤快,不怕累,但就是不肯认错这个毛病,害惨了我。
一个人做事情,不能总对,错了,身边就会有朋友提醒我,但是我不愿意承认,心里很别扭,很难受,我不想让别人要求我,不想当面接受我不对。
慢慢的,劝我的朋友越来越少。
其实就是面子。尤其是自己在那个位置上的时候,承认自己错了,真的不是一般人做的到的,因为,我担心承认错了,别人会看不起我,只能将错就错。
如果,当年创业,我懂得这些道理,一定能把日子过得拽上天。当初,确实有很多机会,我都没有把握好。主要是刚愎自用,固执己见。
有的时候,涉及到同事利益的,我们之间发生了分歧,同事们也急了,一条条地数落我的错,直到把我逼到绝路,实在没办法了,我就说:好吧,你对,你们对,全都是你们对,好了吧。
大家不欢而散。
这个恶习一直保持到出家。
有一次,关于戒律上的一个问题,我的老毛病又犯了,信口开河,一位非常要好的同修,他也是跟我较真了,告诉我,错了。我坚决不认,他就拿出戒本,白纸黑字地指给我看。
确实是我错了。
那一刻,我的心就像是掉进了深渊,难受得要死。想辩解又没有理由,沉默了很久,内心就如同被堵死在一个死胡同里,左右前后都是死路。
其实,认错就是解脱,这个体验我在出家前是有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小小的一个觉悟,竟然如此的艰难。
当年,我做了一个错误的决策,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但是不想承认,我的同事很痛心地指出来,我脱口而出,不是我的错,不是这样的,是这样的……
我的同事很难过地说,那好吧……可能是他的难过引发我的一点点觉悟,我说,好吧,我错了。
我的同事立刻原谅了我,我亲眼看见他阴沉和痛苦的表情立刻变的容光焕发,反过来宽慰我,告诉我,谁都有错的时候,没关系,我们可以再来。
那一次,我看到了认错竟然有如此神奇的力量。
出家之后,发现认错不仅能让自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还是很好的自省方法,还有安抚别人的痛苦的作用。
认错的背后,事实上是有慈悲和智慧做为支撑,它需要认识到破除我执的必要性,和调伏自己的经验,是非常好的法门。
只是,很长一段时间,这个法门我使用得并不娴熟,甚至很蹩脚,常常弄巧成拙。
有一次,我又犯了一个很糟糕的错误,决定向别人认错,鼓足了勇气,说,我错了,对不起,以后一定努力改善,希望你原谅我。
果然,对方紧绷的情绪开始舒缓,眼瞅着矛盾就要化解了,结果,我又来了一句,但是……但是,虽然我有错,错也是有原因的,主要是因为当时你……
“但是”,这两个字,实实在在地害了我。说着说着,这次认错还是夹杂着对方的指责和不满,让对方很恼火,最后的结果又是不欢而散。
慢慢才意识到,“我执”这个东西坚如磐石,绝对不是懂得了一点道理就能搞定的,确实要反反复复敲打它,如刮骨疗毒一样毫不吝啬地去处理它。
认错就是认错,应该爷们一点,彻底的认账,直说,就是我错了,不要“但是”。
我们坚持的无非是个“观念”,意见不同,被别人怼了,产生痛苦,事实上是观念被否定或者轻视了,根本还是触碰了我执,于是就很苦。
不肯认错,或者说不肯老实认错,本质上还是修行不够,或者修行没有对路,观念放不下。
这个观念不是我,也不是我的,它们是后天教育的结果,是很多知识的累积,是意识作用而已,根本不值得去捍卫,不值得去愤怒,不值得为它们两肋插刀。
彻底放下自己的观念,真的是不容易,放着放着,那个“但是”就出来了。
我心里就有无数个“但是”在等着,需要时间,需要继续用功。终会有彻底放下的那一天。
■ 《吴言生讲佛经》在喜马拉雅开播,讲解《金刚经》等六部佛经的精华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