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2日 佛学研究网
新年时,很多人都给自己立了2019年的新目标,然而复工第一天,总有一点懒洋洋,面临快节奏的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积极生活和工作,并不意味着每天要匆匆忙忙急着完成进度,学会放松自己紧绷的情绪和压力,才能让职场更轻松。一起看看圣严法师如何看待积极工作。
“积极”这两个字,我们通常都会把它和乐观、开朗、进取连在一起。既然积极是这么正面的,如果我说太积极也不好,可能会有人不以为然了!
事实上,积极到了某一个程度,是会形成压力的。很多人虽然做事很积极,可是却积极得很紧张、积极得很忧愁、积极得很痛苦,不管到最后是失败还是成功,过得都不是很快乐。
这都是因为得失心太重的缘故,本来只希望工作完成就好的,接着又要求更好,等到达顶峰了,又担心会有不好的情况发生,随时随地都在担忧、忧虑。即使成功了,也还是在紧张的情绪和紧绷的压力下,当然不会快乐,也称不上乐观或开朗。
所以,积极虽然会带来事业的成功,但成功以后呢?如果不懂得保持平常心,反而会失去快乐和应有的开朗。
01 少一些得失心
想要积极而不紧张,或是没有压力的唯一办法,就是得失心少一些。少一些得失心的意思并不是不进取,而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把耕耘当作自己的责任,尽责任去播种、施肥、浇水,该做的工作不断去做;以乐观的态度期许未来,相信一定会有好收成,其他的就顺其自然了,不需要太忧虑、太难过。即使收成不好,也要告诉自己:“大环境不是我所能掌控的,我只要努力就好了。”欣赏自己努力的这一份精神,而不要把心思放在对结果的斤斤计较。
试着欣赏积极付出的自己,曾经努力过的,无论结果是什么,都不会白费,也都会很值得。因为用了心,就不会浪费生命,即使不成功,也换取了经验,得到了自我的成长。
还有一种过度积极的人,因为希望在短时间内做很多事,所以就会很心急,而这种心急,不但不是积极,还会妨碍积极。所以我常常说:“对工作,应该要赶,但不要急。”只要把工作的顺序安排好,好好地运用时间,按部就班去做,一定能做得完。
工作要赶,因为一个人的时间就那么多,如果想多做一点事,就一定要赶,可是一定不要急。能够赶而不急,虽然睡眠时间少一些、累一点,因为不急就能够心平气和,不会心浮气躁,身体并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否则一急、一紧张,就会心浮气躁,血压跟着升高,对身体反而是种消耗。
“工作要赶,不要急”,很多人一时间没有办法接受这样的观念,这需要一些时间的体会和练习。每当心里急的时候,就提醒自己:“我这是‘赶’,我不要‘急’。”
02 活在当下最积极
我有个弟子曾经跟我说:我很积极,可是我也很急,因为我总是想用很短的时间做很多事。每次做这件事,就老想着下面那件事。”
我说:“你做着这个,又想着下面那个,当然急了。因为你的心根本没有放在你正在做的事上,这样子很可能连手边的事都做不好!”
他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过了一段时间后,他跟我说:“师父,原来真的可以赶而不急!”他告诉我,他学会了把握当下,当下只努力做眼前的事,下面的事等一下再去想。他说:“自从我不急了以后,不但能享受做事的乐趣,而且也做得比较快一点。”
只求好好地、实实在在地活在当下的这一秒钟,不担心下一秒钟会怎么样,像这种活在当下的心理,才是最积极的态度。
03 在不完美的工作环境里训练自己
问:上班族必须听命于老板、司,但如果你觉得老板并不高明,心里骂他‘猪头’,对他的意见却还点头称是,那不是很虚伪吗?
圣严法师答:人生有许多事,是不服气也得服气呀!不必偷骂老板,但你也可以有其它的选择。孔子说:‘危邦不居,乱邦不入。’他懂得明哲保身,也不轻易为昏庸的君王所用。所以,如果组织的领导人太无能、太腐败,看起来真是没有希望了,这时如果你能够向更高层的人反应,就努力试试,看能不能改变现状,也许这正是调整组织的好机会。
反过来想,或许主管坚持你看来并不高明的决策,那是因为他看到你并没有看到的层面,他自有道理。可以退一步想想,是不是有这样的可能?
另一种想法是,或者你真的看出主管的无能为力,唯唯诺诺的做事方式,并不适合你的性情,这样的组织再留下去也没有希望,就看你有多需要这份工作,否则大可另找可栖的良枝。有时候,我觉得现代人工作的流动率太大了。个人意识太强,一点不称心如意,就拍拍屁股走人,一点都不给自己或对方留转圜余地。有人一年换好几个工作,这样对人生的历练并不好。
如果你的工作,可以让你学到经验,你不妨安定地做一段时间,累积一点经验,在不完美的工作环境里,试试自己有多少能耐,能够扭转情势,真的势不可为了,再决定换另一个工作,这样可能是比较负责任的作法。
否则,当你再去找新的工作,拿出履历表时,若是一年到头都在换工作,别人可能对你会不太放心,觉得你的稳定度不够,担心会不会只要有压力,又立刻跑掉,会不会大的任务,就不能交给你,薪水也不敢给你太高的承诺。
当你的主管一点都不含糊,而是十分精明,事事都想得比你远、看得比你清楚,点子多、反应快,那在他的眼里,你也可能成了“低能属下”了,或许那个时候,你更痛苦呢!因为永远跟不上主管的变化。也或者,主管的反应是因为他必须听命更高层的决定,但在下位的人看不到前面的决定,反而误会了主管,让他枉做‘猪头’。
有时,主管的‘稳重’,并不是‘无能’,不妨试着去欣赏他的优点。毕竟训练自己的适应力,是职场的必修课。
《长安与中国佛教》(41集)讲座(吴言生主讲)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