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0日 佛学研究网
大约在10年前到南华寺参加过禅七活动后,回家练习打坐,有段时间很是精进。偶尔也能双盘,但是只能坚持10秒,而且盘得不规范。
今天上午,单盘了约有半小时。准备起来时,忽然想着要不双盘试一试。没想到一试就成。真是一个标准的双盘。
我不禁思考这是为什么。因为前段时间因为感冒,长时间没有练习打坐。而现在忽然一下能双盘,令人不得其解。
双腿、身体怎么就调柔了呢?我想可能和这一周以来的诵经持咒有关。
一周之前,忽然觉得接触佛教也有10余年了。但总难以进入佛教的修心的状态,具体来说,难以调伏自己这颗心。于是就练习如何调伏这颗心。
不关注不知道,一关注吓一跳。自己这颗心还是很散乱、散漫的。
你不想着调伏它,它也就那样按部就班的随着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而起起伏伏。但你要想着调伏它,它就没有那么听话了。它不愿意被调伏,自然带来的就是烦恼。烦恼加重,便是痛苦。
怎么办呢?佛教不是有很多方法吗,诵经,持咒,都可以嘛!
于是在这一周的时间里,集中精力诵《心经》《金刚经》《吉祥经》《坛经》《普贤行愿品》《普门品》《文殊菩萨十大愿》以及加倍咒、文殊咒、准提咒、金刚萨埵咒、缘起咒等。单提这一念精进诵持,无有松懈。
诵持过程中,忽然又对《文殊般若经》颇感兴趣,于是拿来诵持。寻找《文殊般若经》的过程中,又看到了梦老讲解的《华严经·明法品》,诵了一遍又想诵,于是连诵两遍。
诵经过程中,不时的感觉法喜连连。
尤其读《明法品》的时候,其中的“心住菩提集众福,常不放逸植坚慧。正念其意恒不忘,十方诸佛皆欢喜”、“进止安徐如象王,勇猛无畏犹师子,不动如山智如海,亦如大雨除众热”等都是非常入心的偈子。
《明法品》也要求“住不放逸,发大精进,起于正念,生胜欲乐,所行不息。于一切法,心无依处,于甚深法,能勤修习,入无诤门,增广大心”,这其实都是对修行方法的指导。
佛教的修行,就是来对治这一颗心的。如果不去关注,这颗心就是散乱的。可能是诵经持咒精进专注,以往被习气杂染的坚硬心起了变化,心一步步被调柔了。
高度的精进和专注力是能够调伏以“我执”为根基的坚硬心的。被调柔的心,是可以在身体上起变化的。心调柔了,身体自然也就调柔了,自然也就能双盘了。相应地,整个世界也就被调柔了。
佛教中有八万四千法门,方法不一样,但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让人最终走向觉悟,一颗觉悟的心,就是一颗被调柔的心。心被调柔了,觉悟到的大千就是都是柔的。
所以,在平时,我们要有意识的调伏、训练并觉照这颗心。
《长安与中国佛教》(41集)讲座(吴言生主讲)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