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0日 佛学研究网
钵中圣境:五台山竹林寺
今天给大家说一说净土宗的第四代祖师法照大师。凡夫俗子呢,一天无非就是吃喝拉撒。非凡之人,才能经历非凡之事。我们常说的圣僧,圣僧有一个出世的标志,就是他能够见圣人、见圣境。
我们都知道,出家人吃饭用的那个叫钵,又叫应量器。你们看过影视作品里面都有钵,每天在斋堂里过斋的时候,僧人只能用这个钵来吃饭。法照大师出家以后,有一天他的钵里面显现出来一个瑞相,五个字“大圣竹林寺”,这是一个经典事迹。现在我们去到五台山还能看到这个寺院,里面还有一个古老的释迦塔。
当时法照大师,在钵里面就看到了一个五台山圣境,里面诸菩萨围绕、童子供养侍奉,都在那儿讲法。他看到以后觉得不可思议,还问人家说,五台山真有这么一个寺院吗?说确实有一个寺院叫大圣竹林寺,他就发心如果有机会的话,也要去参拜。结果说归说,这事就撂下了。后来又睹了一次胜境以后,旁边一个老者提醒他,说你口口声声说要去五台山去朝圣,怎么到现在还迟迟不走?在这样的一种助缘下,他才踏上了去五台山的朝拜之路。
殊胜因缘,成就净土
我们都知道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常叫“接一千送八百”。法照大师到了五台山,走着走着就出现了钵里面那个境界,一模一样,两个童子把他引到大圣竹林寺的大殿内。他当时感觉到的境界是文殊、普贤菩萨在法座上正在讲法,他还多嘴问了一句,问什么呢?就是问:你们在佛国净土,可是我们这个时代,这个世界的人都是这样的一种情状、习气、毛病、性格,怎么修佛法才容易成就?当时文殊菩萨就给他说了,说这个时代的人,最好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修净土法门。
他记住了以后,终生不懈,成就净土。我们现在,人人都知道念阿弥陀佛,可是大家要知道,我们常说念阿弥陀佛,实际上真正在道场里面共修,这个佛号是唱出来的。你现在去东林寺打佛七,佛号也是唱出来。曾经有一个北京的红螺寺,也是净土宗的祖庭,它的佛号也是唱出来的,都有特色。
什么是“五会念佛法”?
法照大师当时创造了一个“五会念佛法”,现在已经失传了。但是各种各样佛号唱的版本依然很多。我们现在,特别是年轻人喜欢唱流行歌曲、摇滚乐,大家要知道,这是乱心的,而唱佛号是静心的。以后再想唱歌的时候,不妨唱唱佛号吧。
“阿弥陀佛”这四句是一个回合,正好抑扬顿挫,进出呼气,你要自己慢慢品出来,会唱了以后经常练习,比唱歌好,不但能够养生长寿,说不准将来这辈子结束的时候,就不要再轮回受苦了,直接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也是准备到极乐世界,希望会唱阿弥陀佛的,将来能够在极乐世界见。
注:“五会念佛法”为法照大师依《无量寿经》所创之念佛法门,又作五会真声。法照大师模仿无量寿经中风吹宝树,出五音声,而定五会念佛之法,令道俗欣羡净土。此仪式每集合音声佳美之道俗数人,威仪齐肃,分为五会,依五种高低缓急之音调而念佛。
其第一会平声缓念,第二会为平上声,亦缓念,第三会非缓非急念,第四会渐急念,第五会阿弥陀佛四字转为急念。此五会念佛具有除五苦、断五盖、截五趣、净五眼、具五根、成五力、得菩提、具五解脱、能速疾成就五分法身等利益。